“微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研究

2020-03-03 15:13: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微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研究

【摘 要】阐述“微时代”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微时代 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C-0053-02

随着新媒介的产生和运用,微媒体、微社区、微信息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形态,构筑了网络生活的新空间。“微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微阅读”、“微消费”、“微创造”等逐渐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微时代”是记录和交流的时代、是关怀和理解的时代,“微时代”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并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微时代”具有信息传播的大众性、信息沟通的交互性、信息交流的便捷性、信息表达的迷你性等特征,这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培育人、完善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文关怀。“微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应注重人文关怀。

一、“微时代”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需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使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只是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就会陷入空洞的说教之中。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于强调教育者主导性、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重视社会性、忽视个体性;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高职学生实际,出现了学生不愿听、听不懂,甚至有逆反心理等现实困境。这与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使教学失去了吸引力。

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的教育活动,承载着传授知识、完善人格、创新文化和树立理想等多种诉求,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微时代”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价值选择和思想观点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呼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尊重大学生话语权。同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所以,要积极探索“微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领域、新方法。通过微平台教育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使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渗透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关注大学生存在和发展,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微时代”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提升教学吸引力。

(二)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它指的是人的活动、人的能力、社会关系、人的素质、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引领作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学生个性、综合能力和价值观念的综合发展,其中价值观念的培养离不开充满人文情怀的情感教育。满足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迫切需要“微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

“微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观念、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都产生了影响。微信、微博等新媒介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微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给大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学习交流的平台,但由于“微时代”信息五花八门,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造成冲击。“微时代”为大学生营造了全新的人际交往环境,能够满足大学生人际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在网络里可以突破陌生感和惧怕感带来的障碍,主动发展人际关系,弥补现实人际交往的不足。“微时代”大学生在各抒己见、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容易走向“微信控”、“微博控”、“机不离手”的极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微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人文关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育人全过程,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是高职院校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时代课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关怀内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以人为发展的根本,是长期以来人们的美好憧憬和价值追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彰显了以人为发展的目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应当追求的理想价值目标;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以人的完善为发展的旨趣,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客观上需要加强人文关怀,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人文关怀,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微平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开展心理引导、情感交流、知识问答、职业规划等活动,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为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基础。

二、“微时代”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的策略

(一)“微时代”下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现实的人、实践的人、追求自由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是为了人、培养人,不仅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也是主体。“微时代”大学生的话语方式由“独奏”向“合唱”转变,他们喜欢在微空间里交流信息、共享时空,渴望被理解、被关注,主体意识空前增强。“微时代”必须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微时代”大学生容易产生微心理、实施微行为、追逐微潮流。他们追求个性释放、价值观念多元。教学必须紧跟“微时代”步伐,在教学设计的制定、教学资源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考核的方式等环节重视大学生主体地位,主动选择和“微时代”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要树立微文化理念,加强心理疏导。开通微信、微博帮助大学生解答恋爱、学习等方面的疑难和困惑,帮助他们树立乐观、进取、自信、健康的心理品质。要树立民主开放理念,关注大学生个性发展。“微时代”每个人都是记者,都有话语权,要为大学生提供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机会,开展师生对话交流,为他们的自主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二)“微时代”下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基,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微时代”大学生在微空间里获取信息多元多样,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甚至出现了信仰迷失、人文知识匮乏、漠视生命等问题。基于对大学生的现实关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使大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的启迪和生活的智慧。要突出时代性。“微时代”信息海量传播、“内容为王”,大学生关注点不断增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考虑大学生接受信息的心理,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在理论知识、教学素材、话题选择等方面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感染力。要丰富人文知识。教学中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的便捷性,在朋友圈和公众平台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经典文学和历史事件等,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趣。要加强生命关怀。利用微平台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微平台发布关于生命教育的文章、图片和案例,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帮助大学生珍爱和善待生命、主动思考生命的意义。

(三)“微时代”下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觉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既是“微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微时代”信息沟通交互性强、信息表达个性化鲜明,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喜欢参与和分享,唱独角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大学生多样化需求。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教师要借助微视频、微故事、微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合理设计参与话题,鼓励大学生发表见解,以大学生中心,把教学的参与权、表达权、选择权归还给大学生。要采用情感教学法。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微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情感沟通的自由,情感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催化剂,情感教学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真挚的情感传授知识。同时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配以音乐、诗朗诵、纪录片等方式引发情感共鸣、增强理论自信。要搭建微平台。利用微信、微博等创新教学载体,以大学生喜欢的话语形式传递教学信息,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严肃、呆板”印象,把微信、微博打造成大学生情感倾诉、思想交流的精神港湾,通过微平台实现课堂教学和课下交流的良性互动。

(四)“微时代”下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微时代”信息的广泛传播,消解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主导权,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微时代”意识,凭借个人微信、微博、QQ群,主动营造主流文化的舆论场,努力成为微空间中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和领军人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者,也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者。“微时代”必须建设一支具有坚定政治信仰、深厚专业素养、现代信息素养、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师德建设,“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率先垂范、立德树人。要提高现代信息素养。“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获取鲜活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方法;主动介入微空间、使用微语言、融入微生活,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要开展教师人文素质培训。通过人文素质网络课堂、专家讲座、微视频、公需科目在线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并把其纳入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2]列宁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55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重点课题(2013MSZ024);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2013A016)

【作者简介】张 俊(1978- ),男,安徽霍邱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硕士。

(责编 黎 原)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院校论文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语文教学人文关怀研究论文

加强人文关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设计探析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微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研究.doc》
“微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