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

2020-03-01 22:51: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二章

毒物: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失的物质。

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毒作用: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

中毒: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增加,对机体的毒效应的程度增加,或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增加。

LD5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毒作用分类

1 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2 局部或全身作用3 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4 超敏反应5 特异质反应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被动转运:1 简单扩散 2 滤过

特殊转运:1 主动转运 2易化扩散3 膜动转运

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首过效应:经胃肠道吸收的外源化学物通过门静脉系统首先到达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再进入体循环,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消除。

血气分配系数: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中的浓度之比。

主动转运的特点

1 载体参加 2 逆浓度梯度 3 消耗能量 4 特异选择性5 饱和性 6 竞争性抑制

贮存库及其毒理学意义

凡是毒物蓄积的部位均可认为是贮存库。

贮存库可使到达毒作用部位的毒物数量减少,毒效应强度降低,对于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 肠肝循环及其毒理学意义

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为肠道菌群水解,脂溶性增强后被重新吸收入肝,形成肝肠循环。 意义:使毒物的生物半减期延长,对机体不利。

生物转化及毒理学意义

生物转化又称代谢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代谢产物的过程。

意义:1 水溶性增加 2 毒性改变(增强或降低) 3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生物转化酶的基本特征

1 广泛的底物特异性 2 某些酶具有多态性 3 有结构酶和诱导酶之分 4 具有立体选择性 细胞色素P450酶系:因细胞色素P450含有的血红素铁在还原态时与CO结合形成的复合体在光谱45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而得名,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或单加氧酶。

Ⅱ相反应类型

1 葡萄糖醛酸结合2 硫酸结合3 谷胱甘肽结合4 甲基化反应5 乙酰化作用6 氨基酸结合

细胞色素P450催化的氧化反应类型

1 脂肪族与芳香族羟化2 环氧化3 杂原子氧化和N-羟化4 杂原子脱烷基

5 氧化基团转移6 酯裂解7 脱氢

毒物代谢酶被诱导或抑制的毒理学意义

当代谢酶被诱导,如该化学物在体内是经代谢活化,则表现出毒性增强,经代谢转化减毒的化学毒物,则表现出毒性降低,当存在抑制剂时,则得到相反的结果。

第四章

终毒物:是指直接与内源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

自由基及其解毒机制

自由基是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

特点:1 具有顺磁性2 性质活泼,反应性极高3 半减期极短4 作用半径短 终毒物与靶分子反应的类型

1 非共价结合2 共价结合3去氢反应4 电子转移5 酶促反应

中毒性细胞死亡的机制

1 危害细胞存活的原发性代谢紊乱 包括ATP耗竭、钙离子蓄积、ROS/RNS生成情况 2原发性代谢紊乱之间的相互影响3 线粒体渗透性转变及其后果

4ATP的利用度决定细胞死亡的形式5 由未知机制诱发细胞死亡

Cyt c释放的意义

1 由于Cyt c处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Cyt c的丢失阻断ATP合成,增加O2形成,导致细胞死亡。

2 释放的Cyt c在ATP的共同作用下,与Apaf-1结合,激活 caspase-9,启动细胞凋亡。 修复障碍的后果

1 炎症2 坏死3 纤维化4致癌作用

细胞内钙离子持续升高的后果

1 能量储备的耗竭2 微丝功能障碍3 水解酶的活化4 ROS和RNS的生成

第五章

毒作用影响因素

1 化学物因素2 机体因素3 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所处的环境条件4 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化学物联合作用的类型

非交互作用1 相加作用2 独立作用

交互作用1 协同作用2 加强作用3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加强作用(potentiation joint action):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joint action):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

第六章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急性毒作用带: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慢性毒作用带: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短期重复剂量毒性:是指实验动物或人连续接触外源化学物14-30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 亚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或人连续较长期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 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长期染毒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

食物利用率:动物每食入100g饲料所增长的体重克数。

脏器系数:指某个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通常是每100g体重中某脏器所占的质量。 蓄积作用:外源化学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LD50毒理学意义

1 LD50标准化药物毒作用强度,评价药物对机体毒性的大小,比较不同药物毒性的大小 2 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药效剂量和毒性剂量的距离

3 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

4 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值,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

5 试验结果可用来推测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为临床毒副反应提供监测参考 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要点(设计主要程序)

1 实验动物的选择2 受试物处理3 染毒途径4 剂量选择5 毒性作用观察6 观察时间和周期7 LD50计算及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方法设计要求(设计主要程序)

1 实验动物的选择2 染毒方式与染毒期限3 剂量选择和分组4 观察指标

第七章

遗传毒理学:研究化学性和放射性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以及人类接触致突变物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

基因突变:基因中DNA序列的变化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

遗传负荷: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外源化学物致突变的类型

1 基因突变2 染色体畸变3非整倍体和多倍体(染色体数目异常)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的结果

1 生殖细胞突变2 体细胞突变

DNA损伤修复机制

1 直接修复2 切除修复3 错配修复4 双链断裂修复5 交联修复

遗传学终点的类型

1 基因突变2 染色体畸变3染色体组畸变4 DNA原始损伤

致突变试验组合的原则

1 一组可靠的试验系统应包括每一类型的遗传学终点

2 通常的实验材料有病毒、细菌、真菌、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植物、昆虫及哺乳动物等 3 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配合

4 包括体细胞试验和生殖细胞试验

Ames试验原理

人工诱变的突变株在组氨酸操纵子中有一个突变,突变的菌株必需依赖外源性组氨酸才能生长,而在无组氨酸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存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它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

微核试验原理

微核与染色体损伤有关,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损伤而失去的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遗留在细胞质中,末期之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包含在子细胞的包质内,因比主核小,故称微核。

第八章

化学致癌作用: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癌基因:指一类在自然或实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

终致癌物:间接致癌物在代谢活化前称为前致癌物,活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称为近致癌物,近致癌物进一步代谢活化生成的产物称终致癌物

为何化学致癌物是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

哺乳动物体内短期致癌试验类型

1 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2 雌性SD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

3 大鼠肝转变灶试验4 小鼠皮肤肿瘤诱发试验

第九章

发育毒理学: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发育毒性及主要表现

发育毒性: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主要表现:1 结构畸形2 生长迟缓3 功能缺陷4 死亡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EED是一大类在环境中天然存在或污染的,可模拟天然激素生理、生化作用,干扰或抑制生物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和生殖系统功能,产生可逆或不可逆性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

发育毒性的剂量——反应模式

1 正常胎、生长迟缓、结构畸形和胚胎死亡可以同时存在,低剂量可先引起生长迟缓、胚胎吸收和畸形,剂量增加,胚胎死亡占优势,甚至整窝胚胎死亡。

2 在远低于胚胎死亡剂量下即可出现致畸,甚至全窝致畸,畸形胎儿常有生长迟缓,生长迟缓曲线常平行于致畸曲线。

3 只有生长迟缓和胚胎死亡,但没有畸形发生。

第十一章

管理毒理学:是将毒理学的原理、技术和研究结果应用于化学物质管理,以保障人类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毒理学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安全剂量(VSD):相应于可接受危险度的外源化学物暴露剂量

基准剂量(BMD):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

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容

1 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 不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项目3 人群暴露资料 危险度评价的步骤

1 危害识别2 危害表征3 暴露评定4 危险性表征

毒理学

毒理学

卫生毒理学

毒理学名词解释

终极版 毒理学

毒理学论文

毒理学练习

毒理学(第一章)

毒理学试题

毒理学复习题

《毒理学.doc》
毒理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