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与应用规划研究报告

2020-03-02 01:06: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进入21世纪,材料科学和材料工业被公认为是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材料技术已经与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技术对工业、农业以及国防和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常州新材料产业,既是打造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常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一、新材料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分类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不具有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材料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它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到材料的组成、材料的结构及材料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新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其新材料的内涵和水平也不尽相同。近阶段虽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材料出现得不是很多,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现有材料进行优化,使其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优异的性能或更多的功能、更宽的应用范围,这类新材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资料表明,新材料的品种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有1.25万种新材料推出,新材料产品的市场迅速扩大,预计2005年将突破5350亿美元。因此材料工业被公认为是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新材料的分类可以多种方法,根据材料属性,可分为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五大领域。上海市有关部门将五大领域细分为35个大类和155个中类。

新型金属材料:纯净度高、组织均匀、尺寸精密、表面与表观质量好是这类新材料的共性。结构类金属新材料除高强高韧化、复合化外,有些还具有耐高温、高压、超低温抗强腐蚀或抗辐射等特性。主要有:高纯金属材料、金属功能材料、贵金属及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耐热和耐蚀材料、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表面技术材料、复合金属材料、超精细加工技术材料、新型模具材料。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采用合成、复合以及对传统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改性,使其更具有优良的耐热性、抗腐蚀性、抗辐射性、抗冲击性、电绝缘性、尺寸稳定性、韧性,以及光、电、磁等特殊功能。主要有:工程塑料及其合金、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改性通用塑料及其专用料、新型合成纤维、新型合成橡胶、新型有机氟和硅材料、新型聚氨酯系列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催化剂和助剂及化学试剂。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这类结构材料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耐腐蚀和抗氧化等特性;功能材料则具有良好的电、热、声、磁、光、化学及生物等功能。主要有:特种玻璃、新型耐火材料、功能涂层、先进陶瓷、人工晶体。

复合材料:由二种以上不同性质或不同形态的原材料,通过复合工艺而组成的一种具有新性能的多相材料。主要有: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新型建筑材料: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的新型建材,不仅具有优良的结构性能,还具备节能、节约资源、可回收利用等特性。主要有:新型墙体材料、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特种水泥及混凝土与外加剂、高新技术玻璃、化学建材、新型建筑金属材料和优质金属门窗及高档建筑五金、高档建筑陶瓷和高级卫浴设备。

进入新世纪,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将是材料性能的持续优化,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一体化,多种材料复合化,材料制备加工智能化及材料设计的超前化,最终达到新一代材料具有的多功能、少污染、低消耗、低成本和长寿命的要求。

二、发展新材料的重要意义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

近代世界工业发展历史充分说明了新材料的先导作用,每项重大新技术的产生,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都有赖于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钢铁工业的发展为十八世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世界工业革命,硅单晶材料则起着先导和核心作用,随后的激光材料和光导纤维的问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新材料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基础

新材料不仅为信息、能源、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涉及到每一个传统产业领域。比如用纳米技术改性的人造纤维,可以使纤维具有抗紫外、保温、抗菌等特殊功能;用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对电子材料、塑料和陶瓷、精细化工产品、建筑材料等的改性可以大大提高基本材料的电学、强度、韧性和抗老化等性能。因此,新材料技术的渗透和新材料的运用,为传统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新材料产业是打造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

常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根据其特点和自身优势,确定了到“十五”期末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经济中心。建立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和关键是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具有竞争实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群。因此从常州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和入世的机遇,在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和新型纺织服装业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重点加快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工业和新型材料工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材料产业,不仅是构建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新材料和新技术对其它产业的渗透及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常州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三、国内外新材料发展的基本情况

鉴于新材料技术和产业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关键所在,因此新材料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发达国家,借助其雄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制定相应的研究开发计划,竭力抢占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如美国政府一直将材料科学与技术列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每年用于材料方面的研究费用高达千亿美元;德国自1994年启动了跨世纪国家级材料研究计划,全称为“用于21世纪关键技术的新材料”,实施周期为1994-2003年,该计划目标是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在材料制备、加工和应用三个方面,确保德国的国际领先地位,确保德国本土的就业机会,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开发新材料和穷尽材料的功能极限,以确保资源和环境;日本视材料技术为科技发展的生命线,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材料研究开发计划,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开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其重点领域包括:新型超导材料、先进功能材料、新一代结构材料、仿生材料和环境保护材料。在“21世纪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的全部12个项目中,新材料占了一半。欧共体各国也广泛开展合作,给于新材料以足够的重视。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在各项国家计划中给予了重点支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期间安排材料领域项目69项,投入经费10亿元。在863计划、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中安排的新材料项目都在25%左右。这些计划的实施,大大推动了我国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各省市也将新材料的发展列入本地区的支柱产业行列,纷纷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在上海、深圳、北京、浙江、江苏和山东,新材料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北京和上海,集聚了强大的科研力量和产业基础,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发展平台,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势能。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区域性的合作进程也将得到有力的推动,江苏、浙江、上海正积极谋划区域合作发展大计。通过加强地区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共创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地区经济发展成本。常州的制造业基地,将不仅是世界跨国公司的加工厂,也将是上海主要工业的后坊。因此上海在新材料产业方面的技术和实力,将有力地推动常州新材料产业的跨跃式发展。

四、常州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

“九五”以来,常州的材料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整个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2001年全部国有及500万元以上统计口径的新材料企业80家,其中国有企业4家,占总数的5%;集体企业8家,占总数的10%;股份制企业14家,占总数的17.5%;股份合作制企业26家,占总数的50%;三资企业13家,占总数的16.25%。2001年完成销售收入44.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总额的4.7%。在全市19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新材料企业36家,占高新技术企业的18.27%,完成工业产值和实现销售收入分别占26.4%和27.0%。

2.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八大产品群

经过多年的发展,常州的传统材料产业正在加速向新材料产业转移和调整,一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正在逐步形成。 一是以瓶级聚酯切片和ABS及塑料合金为主的各种工程塑料。瓶级聚酯切片2001年产量8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61500万元。年产5万吨ABS和1.5万吨塑料合金项目年底将竣工投产,达产后可形成6亿元的销售规模。

二是以纳米氧化钇、纳米氧化铈、纳米氧化钇铕和纳米氧化锌为主的各种稀土纳米材料。2001年稀土氧化物11050吨,稀土金属物100吨,纳米稀土氧化物160吨左右,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三是以增强骨架材料为主的各种土工和复合材料。2001年增强骨架材料1500万平方米,复合材料100万平方米,土工材料2458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

四是以新型高档防火材料、铝板幕墙、陶粒等为主的各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常州建筑装饰新材料具有一定经济规模,产品品种较多,主要有铺地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建筑涂料、防水防火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装饰材料、新型建材机械等200余个品种。其中高档防火壁布、塑铝复合装饰板、高档内墙涂料、PVC卷材地板、半硬质地板、铝合金花格网、薄石板铝板复合幕墙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001年销售收入约5亿元。

五是以不饱和树脂为原料的各种玻纤和玻璃钢材料。

常州地区2001年不饱和树脂生产能力接近11万吨。除常州二五三厂外,常州牛塘地区发展较快,成为不饱和树脂之乡,2001年达9.5万吨能力。2001年不饱和树脂产量7万吨,其中亚邦2.6万吨,常州二五三厂1.5万吨,牛塘天龙、新龙和南方各1万吨。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左右。

玻璃纤维及制品也是常州地区比较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产品之一。主要有两大系列产品,一是玻璃纤维产品,如各种中、无碱玻纤布、纱、短切毡、湿法薄毡等,产量达1万吨;二是大、中、小型玻璃钢制品,如玻钢船、大型雷达罩、飞机付油箱、冷却塔、桌椅等,年生产能力近3万吨。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

六是聚氯乙烯树酯及各种塑料制品。已形成聚氯乙烯树酯14万吨、铝塑复合板120万平方米、PC中空板和耐力板7000吨以及各种PVC、PE、PP等板、管、棒、带材料5万吨的生产能力,汽车塑料配件和新型包装材料,其中无氟冰箱板材、铝塑复合板、中空容器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之首。2001年销售收入8亿元左右。

七是各种医用材料。主要产品有输液器,医用涤纶薄膜、创口贴、医用胶带等。2001销售收入4.3亿元。

八是各种新型金属材料。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和金属制品业是常州的重要行业。2001年有色金属材料中的铝包钢丝及铝包钢绞线5000吨,低氧光亮铜杆12.6万吨,ACR铜管660吨。2001年销售收入20亿元左右。

3.形成了发展新材料产业的一定的技术支撑 一是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一些重点企业拥有了国际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的先进生产设备,掌握了国际一流的生产技术;二是通过自主开发,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三是与国内知名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4.形成了发展新材料的重点骨干企业

一批新材料的重点骨干和行业龙头企业正在逐步形成,重点产品发展势头良好,促进了我市新材料产业的迅速发展。

常州华源雷迪斯目前已形成年产12万吨瓶级聚酯切片生产能力,排名国内第三,市场占有率18%,其中热灌装切片的市场占有率为70%。企业主要竞争对手为远方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其生产能力均为17万吨,并都已取得两乐认证。常州华源雷迪斯目前正在建设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15万吨瓶级聚酯切片生产线,到2003年形成年生产能力27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瓶级聚酯切片生产厂家。

江苏卓群纳米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南方稀土行业的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拥有国内领先的“纳米稀土氧化物规模化制备工艺”和“串级萃取一步法稀土分离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具有年处理南方离子型矿2000吨和年产稀土金属物200吨及纳米稀土氧化物(纳米氧化钇、纳米氧化铈、纳米氧化钇铕等)30吨的生产能力。公司生产的19只微米级产品均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目前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国外主要是日本的索尼(Sony)公司和美国的帕科(Paker)公司,但均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美国的纳米与非晶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但由于成本偏高及质量不稳定,与公司签订了长期采购供货合同。浙江舟山明日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高纳粉体技术有限公司的氧化铈产品,也处于中试阶段。因此企业在纳米氧化物的技术和生产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

江苏五菱常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采用了西北大学的均匀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锌工艺(获国家专利),99年通过中试鉴定,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形成150吨纳米氧化锌的生产能力。

溧阳罗地亚方正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已形成年产10000吨稀土氧化物的生产能力。正在建设年产2000吨铈锆复合氧化物生产线,以生产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稀土超磁致伸缩合金、钕铁硼永磁材料等。

常州市宏发土工复合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经编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生产厂家,目前已形成经编土工格栅2000万平方米、复合材料5000吨的生产能力。企业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德国双轴向和多轴向经编机,产品主要用于基础工程设施及道路交通。经编三维植被网也已形成批量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利护坡和防治土地荒漠化。

江苏常州亚邦集团是常州不饱和树脂的重点企业,全国第二,生产规模已超过二五三厂。2001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今年可达8万吨,品种70个左右。包括其它延伸精细化工产品,企业总销售规模已达11.2亿元。 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九十年代从德国MDM公司全套引进年产10万吨连铸连轧生产线,是目前国内产销量最大的低氧光亮铜杆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30%左右。其产品质量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常州兴荣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ACR铜管,是自行开发、拥有专利的产品,年设计能力1万吨.主要为冷凝器和蒸发器提供材料,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具有相对垄断优势。

常州市塑料集团公司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目前已形成工程塑料、多功能包装基材、新型建材、汽车内装饰件、塑料和建材机械六大系列产品。塑料制品产销量10万吨,实现销售总额15亿元,主要技经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无氟冰箱板材、塑料包装容器、塑料发泡材料、不饱和树脂、铝塑复合板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在国内位居首位,成为我国塑料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八五”和“九五”期间,从世界知名塑料机械制造公司引进了一批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使集团公司的生产设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从意大利COLIINES公司引进七层共挤膜生产线;从德国BRUCKNER公司引进德年产1.5万吨BOPS片材生产线;从德国BRTTENFELD公司引进德大口径塑料管挤出线;从德国BREYER公司引进德共挤板材生产线;从日本BE公司引进的注塑机,从意大利OMIPA公司引进的年产4000吨PC板生产线。先后与国外跨国公司合资建立了几个大型合资企业,如天马集团与日本DIC公司,伊藤忠商社合资的年产3万吨不饱和树脂项目;天马集团公司与美国最大的建材公司J.W公司合资建成的年产1亿平方米玻纤薄毡生产线;集团公司与韩国新湖油化株式会社合资的年产5万吨ABS项目;集团公司与奥地利PIPELIFE公司合资的年产1.5万吨聚烯管材项目等。集团已拥有两家研究所,一家省级技术中心,从事产品开发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87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281人,成为集团公司技术创新方面的骨干力量。目前集团公司的产品正从低档到高档、单件向成套、日用的工程、简单制品加工向复合材料的方向发展。

常州二五三厂(天马集团)是国内树脂行业和玻璃钢制品的主要生产企业,其钮扣树脂、钢琴树脂、水晶树脂、腻子树脂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集团公司合资企业常州舒勒中新天马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从拥有制毡专有技术的德国舒勒公司引进生产设备和“湿法”工艺,生产各种规格的玻璃纤维薄毡,主要产品有8大系列20多个品种,其中缠绕型玻璃钢表面毡、蓄电池隔板毡、管道包覆毡、方块地毯毡和覆铜板毡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各类玻璃纤维薄毡的年生产能力达1亿平方米,产量和质量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集团公司合资企业天马集团常州华碧宝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引进德国九十年代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开发出的玻纤环保防火型壁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生产厂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已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并具有较高的价格竞争优势。目前已形成100万米的生产能力,产品供不应求。

常州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及其应用也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材料整体规模和企业规模偏小,大多数企业销售在1亿元以下;部门分散,产品的集中度不高;传统产品及其传统的生产方式仍占主要地位;技术创新能力还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较少,在某些领域还是空白;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不快,新材料的推广运用不够;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高能耗、低档次和污染重的产品还存在。

五、常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根据常州市“十五”计划的总体框架和思路,从建设特大城市的定位及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出发,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常州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上海、南京及国内大专院校的科技力量,依托上海的经济、金融、商贸优势,追踪当代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扬长避短,加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扩大新材料产业优势,使常州成为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2.总体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到2005年,新材料产业的销售收入在200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新材料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结构调整目标: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配套的新材料,积极发展能替代进口、扩大出口及能吸引外资的新材料,积极发展保护环境的新材料。到“十五”末,形成1-2个新材料产业的全国行业排头兵,形成5个以上超10亿元销售的企业,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技术创新目标: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提升新材料产业的

整体水平。“十五”期间,要建立新材料市级以上技术中心10个以上,新增专利20项以上、产学研成果30个左右,重点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费用达到和超过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3%。

3.主要任务

——加快用新材料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材料在传统产业中的运用,提高传统材料的质量档次和技术水平,扩大产品的应用面,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加快培育在国际国内有竞争地位的优势领域,充分利用常州现有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产品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长产业链,增强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产业的集聚优势。

——加大新材料的开发力度,做大规模并迅速占领市场,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在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新品种开发技术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上,有突破性进展,使重点发展的新材料在品种、质量、工艺技术、经济指标等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基本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并具备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培养一支新材料的高素质和高技术人才,为新材料产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

4.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瓶级聚酯切片及系列产品

加快实施常州华源雷迪斯三期工程,增加二条15万吨生产线,到“十五”末总生产规模达到57万吨,居全国第一。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积极向两头延伸,通过利用外资或其它合资合作方式,在常建立聚酯切片的原料(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基地;利用聚酯切片的原料优势,迅速发展下游产品,如啤酒瓶、薄膜等,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十五”期末,该重点产品的销售规模要达到45亿元以上(上下游产品除外)。

——稀土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常州是江苏纳米材料“十五”规划中三个重点发展城市之一(泰州、常州、扬州)。其中纳米氧化物和纳米碳化物是江苏纳米材料发展的重点。

目前常州在稀土纳米粉体材料(或纳米氧化物)方面已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整个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十五”的总体目标是要把常州建成纳米材料的生产及应用研究基地。“十五”期间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稀土分离技术,借助国内外科技力量,开发具有特殊物理性能(如纲米、亚微米、大颗粒、复合化合物等)的稀土分离产品;加快纳米稀土氧化钇、纳米稀土氧化铈、纳米稀土氧化钇铕的产业化生产,形成单个产品二百吨级的生产能力;加快完成氧化钆、氧化钐、氧化钬、氧化镨、氧化铕、氧化钕、氧化铒、氧化镝、氧化铽等产品的中试;加快纳米二氧化锡规模化进程,积极开发生产氮化硅、氮化钛、碳化钨、碳化钛等超细粉体材料,拓展应用市场。到2005年,形成年产稀土氧化物15000吨(卓群3000吨、罗地亚12000吨)、纳米氧化物1500吨(卓群1000吨、五菱500吨)以及铈锆复合氧化物2000吨的生产能力。总销售规模达到10亿左右。

积极推进纳米稀土材料的应用,开发生产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稀土超磁致伸缩合金柴油机电喷阀门,稀土储能合金、钕铁硼永磁材料、高性能磁瓦和磁环、高性能耐磨材料、密封材料及发光材料等。形成3亿元的销售规模。

利用本地方解石矿产资源,开发1250目以上的重钙超细粉体材料,形成年产10万吨以上规模,并拓展应用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到“十五”末,形成3.5亿元的销售规模。

——以ABS为主的工程塑料

加快ABS一期工程和塑料合金项目建设,到2002年底分别形成5万吨和1万吨的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扩产5万吨ABS和1.5万吨塑料合金,到“十五”末,分别形成10万吨和2.5万吨的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左右。

——有机(塑料)新材料及制品

依托长江三角洲化工原料与化工市场发达的地域优势,以塑料应用领域为发展方向,加快开发抗静电塑料、电磁屏蔽塑料、导电塑料、耐候塑料、耐高温塑料、阻隔塑料、纳米复合型塑料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和高强度复合材料,扩大在建筑、民用装饰、交通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面,提高市场占有率。到“十五”期末,形成20亿元的销售规模。

——增强骨架材料和土工复合材料 充分利用与大专院校合作的有利条件以及目前已初步形成的行业相对垄断优势,扩大经编增强骨架及复合材料生产规模,到“十五”期末,形成4000万平方米经编增强骨架材料、900万平方米三维植被网和1万吨玻纤增强热塑性材料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加快以经编增强骨架为原料的深度产品开发,发展风叶板、滑雪板、游艇等后续产品,加快发展各种土工材料,到“十五”末形成3亿元的销售规模。

——不饱和树脂及其系列产品

重点发展彩胶和各类功能胶衣、高性能和食品级树脂,加快开发玻纤表面处理剂和乙烯基脂树脂。到“十五”期末,形成15万吨不饱和树脂的生产规模。在此基础上,加快产品向二极的延伸。一是发展不饱和树脂所需的原料-顺酐,到“十五”末,形成年产5.5万吨顺酐生产能力;二是积极发展玻纤薄毡、大型玻璃钢制品和环保防火型壁布以及各种特色玻纤制品。到“十五”末,形成玻纤薄毡7000万平方米、环保防火型壁布1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左右。

——聚氯乙烯树酯及聚氨脂系列产品

充分利用常州江边化工区发展的有利条件,促进聚氯乙烯树酯规模化生产,到“十五”期末形成年产15万吨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发展中高档食用和医用级聚氯乙烯,加快开发并形成年产5000吨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

加快发展聚氨脂及系列产品,到“十五”期末,形成年产1万吨聚氨脂弹性体(包括各种聚氨脂浆料、防水涂层料鞋底料等)和1万吨聚氨脂铸造合剂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新型涂料

积极发展中高档新型涂料,努力开发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汽车用涂料,开发高性能、高效率、无污染或低污染的重防腐涂料。到“十五”期末,形成年产中高档3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新型纺织材料

加快开发天然彩色棉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促进绿色和环保纺织品的发展,开发多种新型合成纤维新面料,同步进行染整工艺与染料助剂的开发,加快纺织面料升级换代;

利用常州聚酯切片的原料优势,开发高强低伸产业用涤纶纤维,发展轮胎帘子布、消防水龙带、工业帆布、蓬帆布、运输带、传动带等工业制品;

针对市场潜力具大的建筑用纺织品,扩大土工布生产,以及应用于混凝土增强和包括遮篷、租赁帐篷、膜结构等织物建筑材料的研究开发;

抓住上海、南京及本地汽车工业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与汽车工业配套,开发座椅套及靠背、座垫的衬垫材料、地毯、顶棚、门护垫、车套、汽车安全气袋(囊)等汽车装饰纺织品。 “十五”期末,各种纺织新材料销售规模达到10亿元(江苏旷达集团汽车内饰织物3.6亿),占全部纺织品的比重达5%以上。

——新型金属材料

以光亮铜杆为基础,加快发展直经8mm-0.05mm系列裸铜线、各种复合线、汽车工业和IT行业所需的束线和绞线以及各种特种线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深加工产品的规模达3万吨左右。

重点掌握大电炉冶炼和精炼技术,提高材料的纯净度和成份的均匀性;开发复合和新型涂镀技术,发展钢材、铜材的深加工产品;掌握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和粉末冶金温压技术,生产国内一流的粉末冶金制品。改善精炼设备,提高钢的纯净度,生产高碳钢、标准件用钢和气体焊热用钢的线材产品、Ⅲ级以上螺纹钢等长型材,适应建筑业发展需要;扩大耐热钢管、耐蚀不锈钢管,以及高强度、高抗蚀油井管等专用管材生产。扩大大截面大长度稀土铝包钢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生产能力。“十五”期末,整个金属新材料销售规模达35亿元以上,占金属材料的比重达30%。

——新型建筑材料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节能、节水、节土、节电、减少污染”为原则,加快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十五”期间,加大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力度,发展粉煤灰加气产品,推广陶料做轻骨料的混凝块衬,“十五”末,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率达到75%;

充分利用本地的页岩矿产资源,进一步做好深加工开发工作。在目前正在初步形成烧胀陶粒产品基础上,开发以陶粒为骨料的新型轻质墙体材料和运用于交通道路建设中的高强陶立,到“十五”末,形成4亿元的销售规模。

积极开发光电复合建材。与大专院校联合开发“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高效反射膜”,到“十五”末,形成4000万的销售。

——光电子信息材料

加快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用导电玻璃产业化进程,发展为液晶显示器(STN-LCD)用主要原材料配套的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同时,加快建设超薄平板玻璃生产线,为平板显示器特别是液晶显示器提供主要原材料,形成年产700万片导电玻璃及500万片基板的生产能力。总销售达2.5亿元。

六.措施和建议

1.建立常州新材料产业管理体制

(1)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办公室,作为市领导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抓手,增强跨部门、跨产业、跨所有制的协调管理能力,加强规划研究、提供政策导向、制订法规、为企业提供服务。 (2)培育和建立中介组织机构。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性质的中介组织,加强政府与企业、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和交往,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维护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合法利益,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积极推进技术创新

(1)充分发挥地域、资源、经济等现有优势,寻找结合点,找准切入点,不断拓宽创新途径。一是引进和利用外资,依托外向带动技术创新;二是深化配套协作,借助外力推进技术创新;三是实行产学研结合,依托科研院所加快技术创新。

(2)选择一批重大项目、关键技术、重点产品,组织联合攻关,实现重点突破。

(3)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从观念、机制、体制、能力等方面加强建设,加大R&D投入力度,提升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培育和扶植新材料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据新材料产业面广量大的特点,建立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孵化机制,加快培育新材料科技型中小企业。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对浪费资源、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背的小水泥、小冶炼、小玻璃等企业实施关闭,或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其退出步伐。

4.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集团和重点企业应率先建立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以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快产品标准向国际标准过渡的进度,健全质量检测体系,普及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重视ISO14000环保标准的推广,促进产品与国际水平接轨。

5、依托上海新材料技术和产业优势,带动常州新材料产业的跨越发展

(1)利用上海产业、产品实施梯度转移战略的契机,加快与上海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接轨,重点引进高水平、大关联度的技术和项目,在改造常州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一批新兴新材料产业。

(2)加强与上海地区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上海市新材料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联系沟通和交流合作,为常州了解掌握技术、产品、市场等信息提供帮助。对常州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和项目,依托上海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共同研制开发。

6、培育和发展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措新材料产业发展资金。

(1)按照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采取知识产权、技术入股的方式,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对投资风险大,回报率高的研究开发项目,政府应通过财政鼓励办法和项目招投标的市场竞争来分解和分担风险。 (2)加强资产运作,把增量资金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投入。培育和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有条件的企业争取上市。鼓励民营企业家向新材料产业投资。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债低息贷款,加大新材料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3)积极推进与国内外企业及周边地区的技术经济合作,吸引国外企业投资常州新材料产业。走出一条互利互惠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途径。

7.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1)本地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禁止与限制使用的产品目录,以及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委托相关中介机构贯彻实施。

(2)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对认定的新材料生产企业参照有关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政策。对列入限禁目录的产品,提高产品税率,增加成本费用,加速其淘汰。

(3)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有关部门的新材料专项支持,设立新材料产业发展配套资金,鼓励银行和投资公司为重点发展国债项目注入启动资金,推动新材料的产业化进程。

常州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农村新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中国旅游业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

常州市航道网规划

中国计算机应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产业发展和规划研究报告

常州市城市消防规划(2001~)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及其应用研究报告

职业发展与规划

工业设计发展与规划

《常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与应用规划研究报告.doc》
常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与应用规划研究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