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案

2020-03-02 02:59: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情,而且记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绪。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进诗歌艺术的殿堂,去寻觅属于我们的那份真心感动。

二、复习《诗经》有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分为《大雅》、《小雅》;《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解读《采薇》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最后两句写自己内心的悲伤。

附板书:

第一章:写离家戍边的原因 第

二、三章:写戍卒饥渴劳苦之状

四、五章:写紧张激烈的战事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抚今追昔

4.赏析:

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气氛悲怆。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5.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明确: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6.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①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②巧用叠字叠句,一唱三叹,旋律协调,音节和谐。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③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四、总结

这是一首描写久戍边防的士兵生活及其归途中感悟伤时的诗。全诗采用倒叙的写法,通过戍卒的回忆和追述,刻画戍卒急欲回家和继续在外抗敌的矛盾,也流露出对统治者愤怒不平的情绪和士卒不可言喻的伤感。最后一章,把一个戍卒久役归来的悲喜交集的“今”“昔”之感,和盘托出,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采 薇》教案

《《采薇》教案.doc》
《采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