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2020-03-02 17:29: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进一步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初步显现,通货膨胀,物价急剧上涨,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在政府的阳光工资下苦苦挣扎,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加的一丁点薪水,还要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在这同工不同酬的环境下,监狱民警的心理出现裂痕,时不时会凸显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是塑造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弘扬浩然正气、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从严治警、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八小时以内对民警的教育与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的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八小时以内教育管理工作的延伸。新形势下,加强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进一步拓宽做好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新思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八小时以外的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监狱警察,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神秘又令人浮想联翩的职业。然而,一线监狱警察一个工作班次的工作量鲜有人知。监狱民警八小时以外归纳出以下特点。第

一、八小时以外个人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长。基层民警大部分是实行轮班制,即“上一天休一天或上两天休两天”,一年之中有半年时间是自由支配;机关民警每周“双休日”,一年中有三个重大节日,全年共有一百多天,还有每天八小时以外的非工作时间,都在工作时间以外。第

二、个人活动方式相对单一。以福建省清流监狱为例,福建省清流监狱地处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林畲乡孙坊村,八小时以外对于清流监狱民警来说几乎无业余生活,且外地籍、夫妻两地分居的民警相对较多,民警上班任务繁重,下班后无机会发泄;第

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八小时以外民警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涉及到民警的价值取向、生活观念、文艺鉴赏、择友范围等方方面面。

二、对民警八小时以外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多数的生产中队工作繁重,总觉得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不愿在八小时以外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管理。没有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没有认识到抓好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的了解、掌握和教育管理工作是杜绝和减少民警违法违纪的重要举措;没有从认真分析民警违法违纪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是直接造成民警八小时以外失控的主要因素。其次,少数民警中存在着模糊认识和必要的自觉性,存在着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认为八小时以外属于个人支配的时间,想干什么领导不应过多干涉,也有个别民警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监督有反感情绪,认为是对自己不信任等等。其

三、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形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多样化对民警队伍带来极大影响,耳闻目睹的是各种诱惑或心理的不平衡,加之上述问题的存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极易发生问题。

三、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的方法

1、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宗旨意识。首先要从抓好思想教育入手,固思想道德防线。不间断地开展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警示教育,使民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牢记自己的职责,提高民警八小时以外遵纪守法、遵守禁令、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把严格科学的管理建立在说服教育、启发自觉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把管理与教育融为一体,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别民警之所以存在八小时外生活圈不严肃、娱乐圈过滥、遵纪守法意识淡漠、自我控制力欠缺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偏移、是非美丑不辨。为此,要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的学习,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健康的生活格调、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自觉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做到慎独、慎始、慎微、慎终,切实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

2、完善基础管理机制,增强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抓小、抓早、抓苗头。落实“六必谈”措施,即:民警有违纪苗头时必谈,群众来信来访投诉时必谈,民警行为反常、情绪低落时必谈,民警工作有过失时必谈,民警受到组织处分、通报批评后必谈,民警家庭有矛盾时必谈。建立健全民警社会生活监督制约制度,将民警八小时以外的表现纳入民警年度综合考核,促使民警增强八小时以外社会生活的自束能力。严格执行制度是贯彻条令条例,实行科学管理、依法治警,加强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民警队伍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可靠保证。为切实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应制定和完善《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制度》。尽量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民警思想动态分析会,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防患于未然。有必要情况下还可签定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监督责任状,党支部成员每月与民警要谈话一次,切实掌握民警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民警每月书面向单位汇报一次八小时以外活动和遵纪情况,重点解决好棘手和倾向性的问题,以促进和带动全局的管理。对查出和发现的苗头或倾向性问题,要本着反复抓、抓反复、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的原则,使民警在八小时以外做到“慎思”“慎行”“慎独”,管住自己,达到不愿、不能、不敢违法违纪的目的,从而逐步提高和加强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仅仅靠制度来约束是有限度的,而且是远远不够的,要确保民警八小时以外不出问题,必须把工作的着重点始终放在八小时以内强素质、抓养成、树形象上通过培养行为养成来进一步促进管理更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工作生活中稳抓理想信念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上解决问题,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民警察的立身之本和精神支柱,如果背离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抵档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而蜕化变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往往会有偏离轨道的时候。那么,单位定期开展抓警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注重日常的警示教育,从各种八小时以外违法乱纪反面典型案例中剖析原因,吸取教训,使民警认清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问题上容易犯错误、跌跟头,启发民警进行自我反思,管住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反之正面典型的宣传教育也不是说就微不足道。在对在八小时以外一贯遵纪守法、团结邻里、助人为乐的人和事要大力宣传,浓厚倡导,从而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民警在八小时以外的自控、自勉、自醒、自律。

3、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单位、周边、家庭“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通过定期谈心、家庭走访、发放《致民警家属的一封信》和召开民警家属座谈会等形式,发动民警家属配合单位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活动进行监督,让家属当好监督员,筑牢民警的家庭防线。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仅仅靠自身是不够的,必须严密组织、主动协调,重视发挥周边、民警家庭的作用,使之形成严密的组织监督网络,依靠各个环节的联动,促进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落实。主要抓了以下环节:一是加强与民警家庭、社区的联系。比如向民警家属下发《致全局民警家属的一封信》、《民警家属反馈意见表》和与民警家属联系卡,公布单位举报电话。要求民警家属积极协助对爱人或亲属八小时以外的社交活动、娱乐活动以及贯彻“五条禁令”情况进行主动监督和管理。二是请社区负责人进行座谈。向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征求意见,共同研讨做好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措施和办法。三是健全组织。聘请有关单位的干部、职工担任“三风”监督员,诚恳地请他们共同做好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和指导工作。把群众监督管理与家庭监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内外管控体制。最大限度的了解和掌握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形成岗上有检查,岗下有监督。强化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促进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的双丰收。

4、丰富“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活动,培养民警高雅情趣。单位通过开展跑步、羽毛球、篮球等体育锻炼活动,以及诗歌、书法篆刻、摄影等艺术比赛活动,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努力培养民警积极向上的业余兴趣爱好,培养民警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保证民警的身心健康,防止民警业余时间违令、违纪问题的发生。

如何创新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随着社会矛盾凸显、居住区域分化、思想构成多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监狱民警也受到各种诱惑和干扰,原先多以行政强制方式干预和控制民警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这样的管理思维和模式带来了更多的矛盾、问题。在新的社会化形势下,如何创新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已经成为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新课题。

“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内涵界定

“八小时”一般指一个人每天的法定工作时间。在监狱系统,民警工作时间以外的管理,一般称为“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违反警察职业纪律的行为。主要涉及违反监狱民警“九个严禁”“六条禁令”,以及《处分规定》等禁止性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对此,司法部门、监狱系统内部和各单位都有明确的处理规定,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二是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或可能对监狱和监狱民警形象和正常秩序造成严重潜在威胁的行为。由于这类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可预知性,也成为监管的难点。

“八小时以外”管理的路径和建议

民警队伍建设是监狱工作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是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民警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意识决定人的行为结果。重视民警思想引导,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提高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水平的基础。

加强自律教育。不断增强民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做到在社会活动中不偏离正确轨道。教育民警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做到慎独、慎始、慎微、慎终。

加强警示教育。注重发挥警示教育作用,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剖析,使民警受到教育,在思想上筑起坚固防线,使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变无形为有形,变外在为内在,变被动为主动。

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民警“八小时以外”出现的问题,客观上反映出当前监狱系统文化建设的滞后和不足。建立警营文化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满足民警的精神生活需求。既可以凝聚人心,增强队伍战斗力,又可以陶冶情操,增强民警的免疫力。

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

社会化条件下民警的社交活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民警在“八小时以外”的个人活动比较分散,单位无法统一管理。要规范民警“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在开展思想和法制教育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拓宽监督管理渠道,利用组织、家庭、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增强外界对民警的约束力度。

加强组织管理监督。建立健全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单位特点,明确管理的原则和重点,让民警在制度和规章的约束之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由制度约束走向自我约束。

构筑家庭亲情监督。作为与民警关系最为密切的亲友,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影响与制约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要建立与民警亲友定期联系机制,掌握民警的家庭情况,动员其亲友配合组织共同承担起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重任。

利用社会资源监督。进一步加强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合作,加大民警队伍管理的宣传力度,做到敢于让社会力量监督约束民警。积极开展“警民共建”“警民交流”“警民联欢”等社会活动,在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的同时,不断增进群众对民警的了解,提高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八小时以外”问题防控处臵

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的重点在于防范,应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防线前移,防患于未然。

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建立警情排摸机制,定期召开警情分析会;建立重大事项汇报制度,让民警加强自我监督和管控,敢于接受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畅通信息收集渠道,设立以纪委监察室主管的群众信访举报信箱和热线,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定期收集群众对监狱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反映,了解掌握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真实情况。

加强对突出问题的处理整顿。对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和思想问题,适时开展教育整顿。修订完善民警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离岗学习和告诫等规定,将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作为民警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

建立问题处臵预案。对民警“八小时以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分别制定相应的处臵预案。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问题,迅速调查事实真相,公正处臵,并第一时间作出权威答复,确保监狱机关良好的社会形象。

总而言之,社会化条件下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尽管面临的困难较多,但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集“教育、监督、防控”于一体,必然能使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更规范、更有效,确保民警队伍建设的安全和稳定。

加强监督远离违纪民警队伍管理不止

“八小时”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11日电 目前,“八小时”已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对于警察这个特殊群体,时刻都会处于各种监督之下,所以,既要保证民警在八小时内不出问题,更要保证在八小时以外不发生违纪问题,这不但是队伍管理的需要,也是对民警负责任的体现,更是对民警的保护和爱护。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讲,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从而有效预防违纪现象发生已成为公安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富裕县公安局铁东派出所专门就“八小时”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构筑组织、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了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长效机制。

教育入手,筑牢民警思想道德防线。派出所把坚持对民警的教育放在监督制约的首位,教育民警树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险时刻能豁出来”的精神。并以开展警示教育为载体,紧密联系公安工作实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阶梯式管理,把住“八小时以外”关。全所民警要保证八小时以外通讯畅通,有事能找到,做到不失控,并实行班子成员八小时以外管理具体负责制。班子成员对分管战线民警负责,掌握其活动情况并及时报告给“一把手”,进而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阶梯式工作机制。

建立内外监督体制,筑起家庭监督防线。首先,建立与民警家属沟通联系制度,通过发放家属监督联系卡,每月开展一次家属联谊活动,并召开一次民警家属座谈会,所领导向每位民警家属汇报近段时间民警的工作、学习及值班情况,并每季度上门进行一次家访,多渠道了解民警八小时外的表现、生活爱好、生活方式,进而筑起一道家庭监督防线。其次,所里建立巡视检查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巡查和抽查,在非工作时间深入酒店、洗浴中心等场所进行明察暗访。此外,派出所班子每月还要对民警所管辖区内的娱乐场所、酒店、企业进行一次走访,及时了解民警动态,以便及时查处违纪苗头,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

与此同时,派出所还延伸了外部监督功能,通过电台、报纸、宣传栏和宣传单等形式向社会承诺,如发现民警违法违纪、有损于公安机关形象等行为可进行举报,将严肃查处。还特别邀请社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监督,使他们成为监督民警行为的眼睛,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情况反馈给所里,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使民警在非工作时间远离违纪,派出所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显著提升,有效预防了违纪现象发生,得到了民警、家属、群众的认可,同时也带动了队伍素质的整体升位。

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之我见

当前,公安队伍时值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特定时期,同时也处于受各种诱惑、干扰较多的复杂期。队伍现状已不再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原先相对静止的队伍管理机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已引起各级领导及社会的重视与关注。这就对公安队伍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就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谈点初浅的看法。

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民警“八小时以外”应不应该管理,如何管理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就“应不应该”管理的问题,大概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是所谓开放的理念。“八小时以外”是民警的自由时间,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八小时以外”应该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何况“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二是安于从众的理念。现在社会在发展,思想要解放,公务员队伍管理方面,没有“八小时以外”管理的法律法规具体规定,又何必给民警增加较多的紧箍咒呢。三是增压克难的理念。认为公安队伍庞大,担负着社会稳定的特殊任务,积极主张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

笔者认为,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公安队伍的特殊性。公安是个特定的特殊群体,他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单位,他不但有一定的行政权,法律还赋予了相应的司法权,他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愿,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二是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当今社会由于出于不同的目的,拉拢腐蚀公安民警的现象是花样不断翻新,从亲戚、朋友、同学、战友等各种不同的薄弱点,想方设法去攻克之,为其所用;三是发案时段的特定性。从公安部近年来通报公布的违法违纪案例情况看,80%以上都是发生在“八小时以外”,根源于“八小时以外”。

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对策的初探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队伍“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没有现成法规制度,我所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笔者认为“八小时以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加强引导,将队伍规范化管理工作向“八小时以外”进行延伸。

一、发挥“表率”作用。实践证明,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强不强,直接影响着民警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斗志。加强队伍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是一面旗臶,时刻走在队伍的前面,时时处处都要起着模范表率作用。一是在工作上作表率。牢固树立“正人先正己”的观念,叫响“向我看齐、对我监督”,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我做起,向我看齐,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和支部成员首先做到;要求民警不做的,自己和支部成员带头不做。带头主动想事、谋事、干事,坚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工作上、求实效上,努力为民警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工作环境,以此影响和带动广大民警。二是在生活中作表率。只要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以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乱消费,勤劳持家,对自己和家庭负责;不滥交友,时常亲近品德高尚的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拿,注重自身修养,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清政廉洁,作风踏实;加强同民警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民警中间开创“思想上是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是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是相互关心的挚友”的工作局面。三是做开拓创新的表率。在深入调查分析全面了解掌握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队伍建设,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以新视野、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法来分析解决队伍建设中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所支部要积极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健康向上、干事创业的环境,真正发挥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二、力促“防微杜渐”。树好形象纪律作风建设是一项“精细化”的系统工程,只有加强“防微杜渐”,方能标本兼治。一是树立“精细化”的理念。围绕业务范围内各自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各种防范对策或补救措施,要立足于细,规范于实,可具体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人人有规可守,有据可依。二是督察易犯的热点问题。现在生活节奏快,社会应酬多,但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一些违规吃请、去不该去的场所、迷恋一些不易接触的“朋友”等问题,这些问题当然是少数,但要“防微杜渐”。三是注重少数“触规碰网”的轻微违纪行为的处理。针对个别轻微违纪行为,要本着抓早抓小的原则,要紧盯不放,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三、加强预警防范。强化监督一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把各种行为臵于制度的约束之下,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从源头上加强预警防范。二是要从强化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的监督,认真落实警务公开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纪律制度的约束力。三是要以党员“民主生活会”、“恳谈会”等形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一定范围内及时查找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要实行交叉监督,充分发挥警风警纪监督员的作用,以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合力,提高监督的实际效果。在监督防范上要敢于较真,做到发现问题不回避,处理问题不护短,切实把交叉监督落到实处。

四、健全引导机制。凝聚警心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障民警心理健康,扎实开展好警示教育,以鲜活的事例教育民警、警醒民警,举一反三,努力提高民警自律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二是领导干部应把主要精力用到基层,主动与民警沟通交流,掌握民警思想动态,不断增进与民警的思想感情,及时帮助民警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实在在地走近民警心里。三是要加强文化育警,构建和谐警营文化。要积极引导和规范民警“八小时以外”业余生活,用文化的魅力,活动的吸引力,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占领民警八小时外的阵地。

民警八小时以外自律管理规定

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之我见

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干部“八小时以外”

干部“八小时以外”

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制度

八小时以外文化生活1

心得1八小时以外1

民警八小时外管理暂行规定

浅议如何加强职工八小时以外管理

《如何进一步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doc》
如何进一步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