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一)

2020-03-01 21:21: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一)

一、填空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3、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克孜尔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窟;在河南洛阳开凿有龙门石窟。

4、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5、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的作者是阎立本,>的作者是周昉,>的作者是黄荃,>的作者是李公麟,>的作者是赵佶,>的作者是赵孟頫。>的作者是黄公望,>的作者是展子虔。

6、宋代著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7、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8、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9、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10、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2、什么是美术语言?

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

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3、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是一种平面抽象艺术的设计方法,也是对艺术形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平面构成通过对抽象造型因素(点、线、面)的研究,通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进行平面视觉语言的训练,将几个以上单元中心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多运用于实用艺术领域。

5、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铅笔、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6、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的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7、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体,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

8、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1)目标设计是否在学生需求中生成

(2)目标达成是否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生成。 (3)环节设计是否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 (4)思维激发是否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 (5)教师引领是否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6)情感态度是否在创造中生成。

9、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10、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 (1)学生本位意识。 (2)学生主体意识。 (3)学生个体意识。

11、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课程的建设者

12、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13、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14、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

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

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1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

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

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 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6、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 其次要做到:(1)、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 (2)、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 (3)、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 (4)、一般用过去式表达。 (5)、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美术知识素质测试题

(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画家米罗有下列什么关系?-------------------()

A、印象主义画派B、超现实主义C、立体主义D、后印象主义

2、《大碗岛的星期天》是哪一位画家作品?--------------() A、修拉B、梵高C、莫奈D、雷诺阿

3、节奏指的是什么?()

A、画面所呈现出的韵律感B、画中的色彩表现 C、画中主题的含意D、作品的质量

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李公麟B、马远C、范宽D、张择端

5、《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A、蒋兆和B、林风眠C、罗工柳D、董希文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40分)

1、构成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明度,三间色指、、

三种颜色。

2、素描中分三大面五调子,其中五调子是指、、反光和投影。

3、中国画以题材分通常为、、三大类。国画中传统四君子是指

、、、。

4、中国画中的用墨,历来的画家都很讲究,主要是运用墨色变化的技巧,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墨分五色,即、、、、五种,这就是中国画用墨的奇妙处。

5、中国素有“瓷国”之称,在国内称为“瓷都”是(地名),“陶都”是(地名)。

6、清代扬州八怪之首(姓名),写下《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名篇佳句。

7、创作《三毛流浪记》连环漫画的作者是。

8、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用固体材料制作的占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按其形态,一般可分为和两大类。

9、我国四大佛教名窟是、、、。

10、请你写出美术教学基本教学流程:、、、、、和小结延伸等。

11、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分四大学习领域

三、是非题:(对的打勾,错的打叉,每题1分,共10分)

1、美术的基本特征是指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和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

2、三度空间指由广度、高度、深度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

3、皮影戏起源很早,大约始于宋代,明清时十分兴盛。()

4、《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接受西班牙的委托,为次年(1937年)春季马黎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作的装饰画。()

5、素描:用单色来作画,以线造形,通过明暗关系的五调子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立体感)()

6、达芬奇是法国著名画家,代表作主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7、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称为画圣,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擅画神话人物。()

8、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其优点是:熔点低、硬度高。()

9、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的主要作用,开拓空间,丰富园景,是集建筑、山水、花木、文学等综合艺术。()

10、《敦煌壁画》反映当时佛教文化的盛行以及西方的极乐世界。()

四、在下面空白处作画,下面两题任选一题。(40分)

1、在圆柱体上切挖法画成一个水杯(可添画杯柄)或煤饼炉(添画四足)。

2、在一个扁六面体的中间切挖出一个扁圆柱体,使之变成一个砚台的形状。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画家米罗有下列什么关系?-------------------(B)

A、印象主义画派B、超现实主义C、立体主义D、后印象主义

2、《大碗岛的星期天》是哪一位画家作品?--------------(A) A、修拉B、梵高C、莫奈D、雷诺阿

3、节奏指的是什么?(A)

A、画面所呈现出的韵律感B、画中的色彩表现 C、画中主题的含意D、作品的质量

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D) A、李公麟B、马远C、范宽D、张择端

5、《开国大典》的作者是?(D)

A、蒋兆和B、林风眠C、罗工柳D、董希文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40分)

1、构成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色相,纯度、明度,三间色指绿、橙、紫三种颜色。

2、素描中分三大面五调子,其中五调子是指亮调、过渡灰调、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3、中国画以题材分通常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国画中传统四君子是指梅、兰、菊、竹。

4、中国画中的用墨,历来的画家都很讲究,主要是运用墨色变化的技巧,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五种,这就是中国画用墨的奇妙处。

5、中国素有“瓷国”之称,在国内称为“瓷都”是景德镇(地名),“陶都”是(地名)宜兴。

6、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姓名),写下《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名篇佳句。

7、创作《三毛流浪记》连环漫画的作者是张乐平。

8、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用固体材料制作的占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按其形态,一般可分为浮雕和圆雕两大类。

9、我国四大佛教名窟是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10、请你写出美术教学基本教学流程:课前准备、激趣导入、作品欣赏、技法分析、作业辅导、课堂作业点评和小结延伸等。

11、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分四大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美术的基本特征是指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和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对)

2、三度空间指由广度、高度、深度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对)

3、皮影戏起源很早,大约始于宋代,明清时十分兴盛。(错)

4、《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接受西班牙的委托,为次年(1937年)春季马黎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作的装饰画。(错)

5、素描:用单色来作画,以线造形,通过明暗关系的五调子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立体感)(错)

6、达芬奇是法国著名画家,代表作主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错)

7、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称为画圣,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擅画神话人物。( 错)

8、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其优点是:熔点低、硬度高。(对)

9、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的主要作用,开拓空间,丰富园景,是集建筑、山水、花木、文学等综合艺术。(对)

10、《敦煌壁画》反映当时佛教文化的盛行以及西方的极乐世界。(错)

四、在下面空白处作画,下面两题任选一题。(40分)

1、在圆柱体上切挖法画成一个水杯(可添画杯柄)或煤饼炉(添画四足)。

2、在一个扁六面体的中间切挖出一个扁圆柱体,使之变成一个砚台的形状。

、选择题

1、我国在什么时候最有成就的是青铜艺术。(D) A.战国B.春秋C.汉代D.商周

2、我国现今发现在最早的帛画是在什么时期。(A) A.战国B.春秋C.汉代D.商周

3、我国自古就是瓷器生产大国,瓷器工艺闻名世界。什么时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高峰时期。(B)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4、我国古代文人画盛行的时期是。(B)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

5、我国历史上被尊称为画圣的画家是(C) A.阎立本B.张择端C.吴道子D.展子虔

6、我国历史上最高出现的画院是在什么时期(B) A.唐代B.宋代C.民国D.新中国

7、《历代帝王图》的作者是(A) A.阎立本B.张择端C.吴道子D.展子虔

8、《游春图》的作者是(D) A.阎立本B.张择端C.吴道子D.展子虔

9、《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D) A.阎立本B.张择端C.吴道子D.顾闳中

10、南宋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C) A.李公麟B.张择端C.梁凯D.顾闳中

11、《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B) A.阎立本B.张择端C.吴道子D.顾闳中

12、《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C) A.阎立本B.张择端C.范宽D.顾闳中

13、我国历史上被称为南派山水画创始人董源的代表作品是(B) A.《游春图》B.《潇湘阁》C.《溪山行旅图》D.《早春图》

14、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北宋时期的山水画《早春图》的作者是(A) A.郭熙B.张择端C.王D.范宽

15、《淮扬洁秋图》的作者是(D) A.王蒙B.朱耷C.董其昌D.石涛

16、我国雕塑艺术的鼎盛时期是(D) A战国B.春秋C.汉代D.隋唐

17、《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A) A.黄公望B.范宽C.石涛D.顾閎中

18、《流民图》的作者是(D)

A.徐悲鸿B.王式廓C.林风眠D.蒋兆和

19、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的作者是(B) A.波提切利B.提香C.拉斐尔D.凡爱克

20、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春》的作者是(A) A.波提切利B.提香C.拉斐尔D.凡爱克

21、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主将是(A) A.籍里柯B.安格尔C.库尔贝D.普桑

22、法国古典主义绘画《阿卡迪亚的牧人》的作者是(D) A.达维特B.安格尔C.库尔贝D.普桑

23、法国古典主义绘画《荷拉斯兄弟宣誓》的作者是(A) A.达维特B.安格尔C.库尔贝D.普桑

24、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大宫女》的作者是(B) A.达维特B.安格尔C.库尔贝D.普桑

25、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绘画《拾穗》的作者是(D) A.籍里克B.德拉克洛瓦C.库尔贝D.米勒

26、最能体现印象主义绘画特征的作品《日出.印象》的作者是(B) A.马奈B.莫奈C.雷诺阿D.德加

27、《塔希提妇女》的作者是(C) A.梵高B.塞尚C.高更D.修拉

28、《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作者是(D) A.梵高B.塞尚C.高更D.修拉

29、《战争的预感》的作者是(A) A.达利B.塞尚B.高更D.修拉 30、《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者是(D) A.谢洛夫B.康定斯基C.毕加索D.列宾

二、多选题

1、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取得突出成就有(BC) A.纪念碑式雕塑B.宗教雕塑C.陵墓雕塑

2、我国古代人物画的突出特点体现在(BCD) A.写意性B.用线造型C.色彩装饰性D.人像雕塑

3、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大发展好高度成熟时期是(CD) A.隋代B.唐代C.五代D.宋代

4、被中国古代尊称为君子的有(ACD) A.梅B.荷C.兰D.竹

5、唐代著名的仕女画家有(CD) A.阎立本B.吴道子C.张萱D.周昉

6、根据毛泽东的词义创作的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的作者是(AB) A.关山月B.傅抱石C.李可染D.刘海栗

7、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特征有(BC) A.精美的石雕B.精美的屋顶

C.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D.高大的立体空间

8、号称元四家的画家是(ABCD) A.黄公望B.王蒙C.吴镇D.倪瓒

9、下列是宋代的画家是(AD) A.王冼B.周昉C.张萱D.李公麟

10、下列是元代的画家是(BD) A.徐渭B,王蒙C.王原祁D.倪瓒

11、美术的主要功能有(ABCD)

A.教育功能B.认识功能C.审美功能D.娱乐功能

12、下列作品是徐悲鸿先生作品的有(BC)

A.《长江万里图》B.《愚公移山》C.《风雨鸡鸣》D.《开国大典》

13、文艺复兴三杰是(ACD)

A.达芬奇B.波提切利C.拉斐尔D.米开朗基罗

14、下列作品是罗丹创作的是(ABCD)

A.《青铜时代》B.《加来义民》C.《巴尔扎克》D.《思想者》

15、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有(BD) A.库尔贝B.普桑C.柯罗D.安格尔

16、法国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有(CD) A.梵高B.修拉C.莫奈D.马奈

17、法国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有(AC) A.梵高B.修拉C.莫奈D.马奈

18、法国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有(C) A.杜米埃B.达维特C.库尔贝D.马奈

19、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作品是(AB) A.《教皇英诺森十世像》B.《纺织女》

C.《1808年5月3日的枪杀》D.《三等车厢》

20、下列建筑中具有典型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是(BC) A.夏特尔大教堂B.比萨大教堂C.巴黎圣母院D.万神庙

二、填空题

1、我国(商周)时期最有成就的是青铜艺术,它的材料是由(铜)和(锡)或(铅)合金。

2、中国古代雕塑按照其服务功能不同可分为(宗教雕塑)和(陵墓雕塑)。

3、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成绩斐然,现今保存较好的有四大名窟有(云岗)(龙门)(敦煌)和(麦积山)。

4、我国古代号称画圣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其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他的作品突出的艺术风格被后人称之为(吴带当风)。

5、我国南北朝时期艺术理论家谢赫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提出著名的“六法论”,其核心内容是气韵生动、(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6、(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可以说是当代环境艺术迅速发展的两个方面。

7、《北方九月》是我国现代画家(晁楣)的(版画)画作品。

8、《捣练图》是我国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

9、我国传统绘画按表现内容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10、(文艺复兴)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重要阶段,是继古希腊之后,西方美术的又一次辉煌,又一个高峰。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其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

11、文艺复兴时期著名雕塑家多纳泰罗的代表作品是(格泰梅拉达)。

12、米开朗基罗为了佛罗伦萨的美蒂奇家族作了大量的陵墓雕塑。为了表现说明轮回,他以四尊男女人体雕塑来代表(晨)|(暮)、(昼)、(夜)四个不同的时辰。

13、19世纪法国的雕塑艺术成绩斐然,尤其是(罗丹)的雕塑,在传承前代大师的传统的同时,还开启了现代雕塑的新纪元。其代表作品有(思想者)、(加来义民)。

14、《国王与皇后》是(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代表作品。

15、最早的宗教建筑要数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

16、埃及最高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17、古希腊人最热衷于建造神庙,保存至今的(雅典)卫城的帕特侬神庙就是其中最代表的作品。

18、古希腊人最热衷于建造(神庙),保存至今的雅典卫城的(特侬神庙)就是其中最代表的作品。

19、古希腊人还创造了三种柱式,分别是(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以代表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

20、古罗马人的建筑理念是(实用)、(坚固)和(美观)。

21、被称为“印度的珍珠”的著名陵墓建筑是(泰姬陵)。

22、

18、19世纪钢铁成为建筑的首选材料,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就是钢铁建造的一座具有时代特色的伟大建筑。

23、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的(流水别墅)就是根据他的“有机建筑”理论而设计的。

24、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是由丹麦设计师(伍重)设计的,它在(结构)和(造型)上打破传统、追求新奇的经典现代建筑。

25、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对音乐和建筑作出这样的描述:(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26、(景深)是指一幅照片中可以接受的清晰范围。光圈小则景深(大),即远近景物都清晰;光圈大则景深(小),即焦点清晰,其它景物模糊。

27、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成功的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28、傅抱石、关山月根据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词义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是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完成的一幅优秀作品。

29、(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是借用西方超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30、《摩西像》的作者是意大利的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

三、判断题√×

1、我国商周时期最有成就的是陶瓷艺术。(×)

2、我国自古就是瓷器生产大国,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高峰时期。(√)

3、北京明清故宫也成为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园林建筑。(×)

4、坚固、实用、美观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则。(×)

5、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宗教雕塑和陵墓雕塑两大方面。(√)

6、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簪花仕女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7、我国的山水画最早成熟于宋朝。(×)

8、唐代是我国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

9、我国古代被称为画圣的是吴道子。(√)

10、《溪山行游图》是我国宋代画家范宽的作品。(√)

11、宋代画家李公麟开创了我国古代人物写意画的先河。(×)

12、我国古代文人画是宋代兴起的。(×)

13、号称元四家的画家是黄公望、王蒙、吴镇和倪云林。(√)

14、古希腊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艺术风格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是古希腊雕塑最辉煌时期。(√)

16、文艺复兴是欧洲艺术上的第二个高峰,是古希腊艺术的复兴。(×)

17、欧洲的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18、欧洲中世纪的主要艺术成就体现在教堂建筑上。(√)

19、十九世纪欧洲的艺术中心是罗马。(×)

20、法国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是普桑大卫。(×)

四、简答题

1、二方连续?

答:二方连续图案是图案的基本单位向上下或向左右两个方向连续重复。

2、四方连续图案?

答:四方连续图案是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连续重复

3、图案设计的常用手法?

答:单独图案、二方连续图案、四方连续图案。

4、不同的色彩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 答:红、橙、黄绿

5、什么是色相?

答:牛顿色环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被称作色相。(解释:色相是指色彩的倾向,相貌或名称。)

6、色彩的明度? 答:是色彩的明暗程度。

7、色彩的纯度?

答:是色彩的纯净程度。

8、怎样调节景深? 答:

9、什么是书法?

答:中国书法是一门使用特定的工具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能对汉字创造性书写来表现作者抽象审判意趣的艺术。

10、什么是甲骨文?

答:在我国商代书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1、解释饕餮纹与夔龙纹? 答:是商周青铜器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装饰文饰,其特点是经浮雕与线刻相结合构成一个有耳及角、双目圆睁的怪兽头部。

12、简介《园治》。

答:明代计成著,是一部从科学理论对造园艺术作出系统阐述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对造园艺术的指导思想、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13、什么是佣? 答:俑是古代墓室中代替活人陪葬的偶人。从东周时期考试流行,盛行于汉唐时期,多为陶、木材料制作。

14、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特色.答:霍去病是西汉时著名的青年军事将领,为解除北方匈奴部族对中原的威胁立下汗马功劳。为纪念他,在其墓前多件大型石雕。这些石雕作品是在异常简练概括的石材上雕成动物会野人的形象,粗犷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它们与山野融为一体,是中国早期封建社会精神力量的真实写照。

15、简介龙门石窟

答:位于河南洛阳市南部伊河两岸东西山崖间,今存窟龛两千一百多个,造像数十万身,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开始开凿,其中铁道部约占3分之2,最著名的作品是唐代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

16、简介云冈石窟

答:位于山西大同市五周山,现存洞窟53个,共计一千一百余龛造像五万一千身,其主要造像时期是在北魏时期。

17、简介《韩熙载夜宴图》 答:《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8.7cm,横335.5cm。 作品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主客揉杂、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划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全图共分为五个段落。作品的艺术水平也相当高超。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帘幕、帐幔、枕席上的图案又绚烂多采。不同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绚中出素,呈现出高雅、素馨的格调。

18、简介《清明上河图》 答:《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张择端的一幅风俗画,是他的代表作。该画是绢本、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该画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以散点透视的构图法,集繁杂的事物容于一幅画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神态各异,构图疏密有质。

五米多长的画卷,共描绘了五百五十多个人物,牛、马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各有特色,充分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色。整幅卷轴充分反映了北宋时期京城的经济繁荣和昌盛。是一幅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的现实主义风俗画。

19、简介秦始皇兵马俑。

答: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宴寨乡西扬村的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后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俑群,也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宝,1987年就与秦始皇陵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20、简介汉代雕塑艺术的特色

答:中国西汉和东汉的雕塑作品,主要包括石刻、玉雕、陶塑、木雕和铸铜等品种。当时,雕塑艺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表现技巧迅速提高,举凡大型纪念性石刻、园林装饰雕塑、各种明器雕塑及实用装饰雕塑等方面,均有显著发展,留存至今的汉代雕塑遗物极为丰富。汉代雕塑艺术的新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大型石刻作品上。

21、谢赫的六法论 答:“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六法”是自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2、简介《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答:《伏尔加河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

23、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 答: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24、北宋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答:是我国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前期以范宽为代表大气,全景式,讲究可观可游,后期以郭熙为代表追求四时的变化,马远的小景式构图等。

25、试析当代画家吴冠中的艺术成就。

答:吴冠中是当代具有影响的画家,讲究中西相同,注重形式语言,充满时代精神,讲究风筝不断线。吴冠中在油画中植入水墨的基因,又在水墨中融入西方现代的造型观念,同时在两个不同天地中探索,你中求我,我中求你,将东西方艺术的血液混合在一起,从而为他的艺术建立了一种新品格、新趣味。而这种新品格和新趣味,正是随东西交融的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

26、试析梵高的艺术风格

答:荷兰后印象主义画家代表,独特的绘画语言,强烈的主观情感,不幸的身世,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具有影响。他几乎用原色来描绘,强烈的色彩对比一下子攫住了观众的心;短促而粗壮的笔触,形成一种节奏感。色彩犹如镶嵌在画面上的宝石,闪闪发光。梵高用心灵感受光明,由荷兰古典画法、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给予的灵感,在绘画艺术领域里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

27、为什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凝固的音乐。

答:从建筑的发展史来看,凡是设计和建造成功的建筑,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有一种音乐性,它们所具有的均衡、序列、尺度、重复和节奏等艺术表现因素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28、简介山西永乐宫壁画《朝元图》

答: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它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整个壁画共有1000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里。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内壁画共计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

29、简介中唐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

答:唐代画家周昉作,用笔朴实。气韵古雅。描写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画面描绘仕女们的闲适生活。她们华丽奢艳在庭院中游玩,动作悠闲、拈花、拍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事事,侍女们持扇相从。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亮松软,皮肤的润润光泽,都画得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 30、简介朱耷作品的艺术特色 答:朱耷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

五、论述题

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答:(1)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看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2)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还表现在善于用长卷的形式,突破时间好空间的限制,真实二又细腻的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活动。(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还表现在高度的笔墨技巧与技法的多样性。

4、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答:(1)中国山水画讲究意境。它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运用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作品的意境更为浓厚、鲜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美学传统的重要特色。

(2)其次,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龛作一个巨人,而对自然就像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复杂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理突出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中国人的自然观。

(2)此外,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如表现各种山石就有各种皴法,什么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在这些表现程式的运用上,主张灵活运用,不断有所发展。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括上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好点苔法等;墨法中湿者为“染”,干着为“擦”还有“破墨”“积墨”等等。可见,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体系。

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答:中国画以其描绘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还有花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花鸟画是成熟最迟的。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中国花鸟画重视写生,以写生做为创作的基础。这种写生,并不是单纯的简单模仿现实的花卉禽鸟,而是在真实描绘客观对象的基础上,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和其各不相同的特征。就象表现人物画一样,不以外部的形似为目的,而是更重视传神。当然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的,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再加以艺术的夸张强调。例如,中国古代画家喜欢表现的“四君子”是(问)梅、兰、竹、菊。这正是与人的思想感情有某种联系。

6、简介《清明上河图》

答: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

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7、简介《血衣》 答:《血衣》这幅素描作品,一画再画,画家以生命为代价对艺术的完整性作出了不懈的追求,他深入到生活中,为《血衣》的创作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他画了大量的农村老汉形象,可以说,他是在大量的农民肖像写生中,经过不断的加工,提练、酝酿了《血衣》的人物。对于这幅巨型主题性情节绘画来说,追求艺术的完善性,其难度远非小品所能比拟的。王式廓多年的呕心沥血的奋斗,1959年素描作品《血衣》完成了。

《血衣》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

《血衣》艺术风格质朴、浑厚,画家通过自己对艺术形象强烈鲜明的感受,对人物造型的准确的把握,以精湛的艺术技巧,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达到认识和表现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形似与神似的统一,表现与再现的统一。《血衣》中,无论是双目失明的母亲,持血衣控诉的妇女,持字据的老汉,残废者或是青年民兵等等,每一形象,画家都进行了真实的描绘,都鲜明地洋溢着作者对主人翁的深厚同情和热爱,对于这些受侮辱,受损害的善良农民的悲惨遭遇的不平。作品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生活中遭受过巨大不幸的妇女,她的痛苦,哀伤和愤怒,都在形象的动态中表现出来。人物再现的真实,更揭示出人物内心世界。更加表现出她久经磨难的经历和刚毅的性格。画家从现实主义出发,用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犷的线条,对人物细节的虚实处理达到了画面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统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心世界浑然一体。 。《血衣》题材来源于生活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斗地主的场景,反映了当时两种阶级矛盾冲突,画家的某种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育作用。

9、分析印象派绘画艺术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答:成就: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需要提醒观众特别是小观众,欣赏印象派绘画最好不要距画太近,若贴近看则会感觉色彩支离没有混合。

影响: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印象派画家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等。在印象派之后,塞尚、高更和凡•高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自然光中的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印象主义”三剑客。此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形式的大变革开始了。

16、简介徐悲鸿

答:徐悲鸿(1895-1953),是我国现代杰出、著名的画家、教育家、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夫人廖静文。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徐悲鸿少年时代,随父学画,20岁时,在上海卖画。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翌年赴巴黎留学,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他非常喜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的古典绘画,废寝忘食的悉心临摹。1927年回国后。先后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系主任,抗战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直至病逝。著名油画《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为所重。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1952年病中,曾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捐献国家。平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培育不了少优秀人才。。1953年卒于北京。年仅五十九岁,就其寓所改建徐悲鸿纪念馆。其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等行世。

17、评析《开国大典》

答:作者董希文(1914—1973)是浙江绍兴人,曾在苏州美专、杭州美专西画系就读,1939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1943年赴西北敦煌艺术研究院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还创作过《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有评者认为是“富有装饰意味的纪念碑性的大型历史画。”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1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一)

中小学美术知识

中小学美术教师知识竞赛试卷

中小学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中小学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美术史论模拟题(答案12.02)

中小学美术

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美术教师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一).doc》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