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2020-03-02 00:35: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太和县草寺初级中学 2014-12-8

王 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难点: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 以灰太狼租地给慢羊羊问题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乘法,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合并同类项以后,积可能会是三项吗?积可能是二项吗?请举出例子.

让学生动脑、动笔进行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两个二项式相乘,乘式具备什么特征时,积才会是二项式?为什么具备这些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会是两项呢?而它们的积又有什么特征?

(当乘式是两个数之和以及这两个数之差相乘时,积是二项式.这是因为具备这样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的四项中,会出现互为相反数的两项,合并这两项的结果为零,于是就剩下两项了.而它们的积等于乘式中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继而指出,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对于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我们把它写成公式,并加以熟记,以便遇到类似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以后经常遇到(a+b)(a-b)这种乘法,所以把(a+b)(a-b)=a²-b²作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

二、运用举例

例1 计算(1) (3x+2)(3x-2) (2) (b+2a)(2a-b) (3) (-x+2y)(-x-2y)

解:(3x+2)(3x-2)

=(3x)²-2²

=9x² - 4.

余下让学生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条件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征,并让学生说出本题中a,b分别表示什么.

例2 计算计算(-4a-1)(-4a+1).

解法1:(-4a-1)(-4a+1)

=[-(4a+l)][-(4a-l)]

=(4a+1)(4a-l) =(4a)²-l² =16a²-1.

解法2:(-4a-l)(-4a+l)

=(-4a)²-l =16a²-1.

解法3:让学生思考后做一做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只需将-4a看作平方差公式中的a,就可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l)(x+a)(x-a);

(2)(m+n)(m-n);

(3)(a+3b)(a-3b);

(4)(1-5y)(l+5y).

例3 计算 102 ×98.

= (100+2)(100-2) = 100²-2² = 10000-4

= 9996

因此,我们在计算中,先要分析题目的数字特征,然后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就能比较简捷地得到答案.

课堂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

(l)(-a+b)(a+b);

(2)(a-b)(b+a);

(3)(-a-b)(-a+b);

(4)(a-b)(-a-b).

2.计算下列各题:

(1)(4x-5y)(4x+5y);

(2)(-2x²+5)(-2x²-5);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请不同解法的学生,或发生错误的学生板演,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解法.

在回顾开头引入灰太狼问题,说明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前后呼应。

三、小结

1.什么是平方差公式?

2.运用公式要注意什么?

(1)要符合公式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

(2)有些式子表面不能应用公式,但实质能应用公式,要注意变形.

四、作业

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l)(x²+2y)(x²-2y);

(2)(2a-3b)(3b+2a);

(3)(-1+3x)(-1-3x);

(4)(-2b-5)(2b-5);

(5)(0.3x-0.l)(0.3x+l)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计划先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计算,探索结果的规律,引入平方差公式,再利用图形让学生直观理解平方差公式,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但是在实际讲授过程中设计的四道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 的运算题目有点复杂,起点太高,让学生非常迷茫,探究平方差公式的规律用时过长,以至于利用图形理解平方差公式都未展示,这是所未预料到的。由这节课的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备课上还要全面细心。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 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doc》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