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七

2020-03-03 08:28: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D.将焉取之

1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7.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8.本文选自的《劝学》,“劝”的意思是,本段主要运用了论证的方法:

(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9题。

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② 故不积跬步,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③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④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⑤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⑥ 蟹六跪

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给下列字注音。(4分)

锲()镂()爪()穴()

15.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锲而不舍,朽木不折B.蚓无蛇鳝之穴

C.石之铿然有声者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6.指出下列加点的词古今不同的用法。(3分)

(1)蟹六跪而二螯古义:;今义:。 .

(2)用心一也古义:;今义:。 ..

17.翻译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18.上文主要论证学习需要,并且要有。(2分)

19.上文层次划分正确的是()(2分)

A.① ② ③/④ ⑤ ⑥B.① ②/③ ④/⑤ ⑥

C.①/② ③ ④/⑤ ⑥D.① ②/③ ④/⑤/⑥

(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D.将焉取之

1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7.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8.本文选自的《劝学》,“劝”的意思是,本段主要运用了论证的方法:

(四)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

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且从师而问焉(于之,向他)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C.于其身也(对于)D.小学而大遗(而且)

16.句中相同的字意义也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B.曰师曰弟子云者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17.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句)

C.学于余(被动句)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介宾结构后置)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五)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19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

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5、下列加点字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 (金,金属)B.非能水也(水,游水)

C.锲而舍之 (锲,刻)D.青,取之于蓝(蓝,蓼蓝)

16、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虽又槁暴B.智明而行无过

C.君子生非异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7.下面句子中“而”字表示因果关系的一项()

A.蟹六跪而二螯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登高而招

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古今基本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9.翻译句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一)

14.A

15.A

16.B

17.略

18.荀子,鼓励,比喻论证

(二)

14.qièlòuzhǎoxuè

15.C

16.⑴ 古义:指脚和腿。今义:跪下。

⑵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今义:读书或对事物肯动脑筋。

17.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尘土,向下喝地下泉水,(这是)心思专一的缘故呀!

18.积累恒心

19.B

(三)

(四)

15.D

16.B

17.C

18.

(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2)那(人)与那(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足以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于奉承。

(五)

15.A

16.D

17.C

18.B

19.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都注意省察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文言文阅读七

职高高一语文试题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专项练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职高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职高语文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文言文复习

高一阅读+七选五

《职高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七.doc》
职高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