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电阻定律》教学设计

2020-03-01 17:05: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一物理《电阻定律》教学设计

高一学年物理组李雪丽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电阻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一个定律,是学习电学内容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多,教材力求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电阻和电压、电流的关系,从而得出电阻定律的内容,从对导体电阻的分析,得出电阻率的概念,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不同材料的导体在同一温度时其电阻率大小不同,得出电阻率是导体材料的属性这一基本规律。

2、教材处理:本节以实验验证为主,在研究两个以上物理量间的关系时,常用控制1.变量法,本节课仍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电阻R与有关物理量间的定性关系。所以可对2.教材中提到的实验进行实际操作,加以验证,同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将实验稍作改动,满足实验室的要求。

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在自己科学猜想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即通过观察物理实验、分析实验中有关物理量、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结果,得出物理规律,充分体现“猜想----验证”的物理思维模式。同时能运用得出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电阻定律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流程:

1、提问:(1)欧姆定律的内容(2)给定一个导体,如何测量它的电阻?

2、新课教学 (1)电阻定律

提出问题:① 影响电阻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② 演示实验(思路)

1观察2.推导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的物理意义,能利用电阻定律

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同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电阻定律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提高学生对电阻

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R只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定律和电阻率的认识。

(2)电阻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应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

单位:欧姆 米

探索意识

意义: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与温度有关。

2、重点:电阻定律和电阻率

难点: 实验研究得出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及电阻率

的概念

重难点突破:通过实验的方法概括得出电阻定律和电阻率的内容。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制成温度计(电阻温度计)

3、作业

六 板书设计

§14.2电阻定律电阻率

一.电阻定律二.电阻率

三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在以前已经学过电阻R与有关量间的定性关系,又承接了前节部分欧姆定律的知识,这为电阻定律的得出打下了基础,同时对应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并不陌生,通过教师的点拨在科学猜想的基础上顺利的得出实验结论。

1.内容1.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2.表达式2.单位:

四 设计思想

本节课教学以实验为突破口,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得出电阻定律的内容,同是推导出电阻率的概念,在教师点拨思维下,分析数据、探究规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电阻定律》获奖教学设计

高二物理电阻定律教案3

物理电阻教学反思

2.6 电阻定律教案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电阻定律》教学设计.doc》
高一物理《电阻定律》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