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 重点核心知识

2020-03-03 14:18: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南昌大学——环境管理考试题目

1、环境监测有 的特点

1.环境管理的五大手段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管理行为、积极的环境管理行为。

3.环境信息公开可以从

4.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

5.根据环境社会系统中物质流动的方向和次序,将环境管理划分为:产业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和区域环境管理 四大领域。

6.根据管理领域,将环境管理划分为:政府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公众环境管理。

7.城市环境管理问题产生原因:城市大气_环境污染城市水环境污染、城市固体废物污染

8.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源;按分布和排放特征可分为点源、面源、扩散源和内源。

9.

10.环境管理政策分为命令型和控制型、经济型和激励型、鼓励型和自愿型.

环境管理学:是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一般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环境绩效管理:是组织通过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所获得的环境改善的成效。以改善和提高各种组织的环境绩效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环境生产: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环境容量:环境所能接受的污染物限量或忍耐力极限,单元环境中某种污染物质的最大允许容纳量。企业环境管理:企业运用现代环境科学和工商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和活动为管理对象,以减少企业不利环境影响和创造企业优良环境业绩的各种管理行动的总称。流域环境问题:是指发生在该流域主要地表水体中的环境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三个方面,前二者主要表现为水量方面的环境问题,后者表现为水质方面的环境问题。环境管理:人类社会管理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系统角度解释城市环境管理:通过调整城市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使城市生态系统得到良性运行。

1、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根本目的: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控制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已尽可能快的速度逐步恢复被损坏了的自然环境,并减少甚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的结构、状态、功能造成新的损害,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地、和谐地共同发展下去。 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关于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控制人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进而形成和创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需求。

2、环境管理行政手段的主要内容

答:1)环境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技术标准 2)行政审批或许可证管理手段;有关污染者的具体规定3)环境监测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记录保存;环境报告

4)处罚逐步加重的处罚措施:警告、限期治理、罚款、暂时停业和关闭等 5)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告书;现场评价6)其他手段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责任;保障赔偿;执行保证金

3、请简述一下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内容

答:1)加强农村环境管理的机构建设由于农村经济落后,缺乏专门机构和技术人员,造成污染严重,所以加强机构建设对农村环境管理十分重要;2)制定农村及乡镇环境规划通过规划,协调乡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污染向农村蔓延,保护农林牧副渔生态、自然环境,使资源合理开发持续利用;3)加强对乡镇工业的环境管理包括对乡镇工业调整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布局、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和制止污染转嫁;4)推广现代生态农业、防治农药和化肥的污染;5)创建环境优美乡镇 推动农村环保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是促进小城镇环境建设,提升其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

4、水资源的特点:

①循环再生性和总量有限性 水资源的再生过程中通过形态的变换显示出它的循环性,在循环中由于受到太阳辐射、地表下垫面、人类活动等条件的作用,使每年更新的水量是有限的; ②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由于水资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地下径流补给,具有随机性和周期性,故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上很不均衡。③功能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正常维持的需要,它的综合效益是其他任何资源无可替代的④利弊两重性。由于径流、江水的时空分配不均匀,易引起洪涝灾害,如果开发利用不当也会引起人为灾害。

5、简述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答:

1、城市环境管理的机构 环境保护局是环境管理的主管机构,根据中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直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

2、制定城市环境规划 其中包括制定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实施的各项政策保障和管理措施,对城市环境现状调查、预测和功能区划五方面内容。

3、城市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

4、城市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 包括排污申报、总量审核、颁发排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其定量考核制度综合整治包括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对城市政府按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四方面进行考核评分

6、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1.固体废物管理的三化原则是指。

2.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是:。

3.三种生产理论是: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

4.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四个主要环境管理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公众

5.

6.

7.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流派分为三种生产理论

8.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

9.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

10.我国政府环境管理的现行经济手段主要包括: 贷款优惠政策

11.人与环境和谐的5种环境需要:⑤环境欣赏。

12.管理的三个层次是13.废弃物的类型按废弃物废弃物进入到自然环境要素的种类,可分为体环境废弃物、土壤环境废弃物等

14.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五大要素是措施、管理评审。

15.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

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标准。

环境管理 重点

环境管理考试重点资料

知识重点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

重点知识小结

电梯知识重点

公共关系重点知识

党建知识重点

水浒知识重点

《环境管理 重点核心知识.doc》
环境管理 重点核心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