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微

2020-03-02 09:34: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微”字被《新周刊》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推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以及北京暴雨中152位农民工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等等。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表达、微力量到微监督,社会生活中是无“微”不至。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只有微幸福,才是真幸福。”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材料作文,有提示语—分析提示语:

1、微博的“见微知著”—微博故事体;微博泄密事件

2、微信的“造微入妙”

3、微公益的“积微成著”—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李连杰的“壹基金”,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北京暴雨中152位农民工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郑伯克段于鄢、经典外交辞令

5、微力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1955年12月1日,美国黑人女罗沙·帕克斯因拒不给白人让座被捕,引发黑人大规模抗议,推动美国民权运动发展,并最终导致美国的种族歧视制度被正式废除。 1955年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依然合法化。按规定:黑人在公共汽车上要给白人让座。12月1日这天,在蒙哥马利市,一个看上去和蔼可亲的黑人妇女坐在公车上。驾驶员要求她让座给白人,她拒绝站起来,并坚定地表示:“我受够了让出座位!”后被警察以违反“公共汽车隔离条例”为由逮捕,这位黑人妇女叫罗沙·帕克斯。

帕克斯的教区牧师就是著名的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马丁夫妇和几位黑人积极分子以其为契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抵抗运动,号召全市五万名黑人同胞对公共交通法进行抵制,并组织了著名的罢车运动,在那次激烈地冲突中马丁中弹,但后脱险。 这次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历时一年多,后经美国最高法院裁决种族隔离违宪。美国的种族歧视制度被正式废除,这是美国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的胜利。 从此马丁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这股民权运动风潮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在民权运动的大力推动下,少数族裔、妇女、同性恋等各种弱势群体的权益逐渐得到法律的保障。美国社会的宽容与人权意识得到极大的深化和巩固。美国的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六十年代形塑出来的。

6、微监督—表叔、房姐、周久耕……

7、社会生活中是无“微”不至。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微时代症候

8、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 (1)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蝴蝶效应:

有一首翻译的英文诗:“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成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以上文字可用一个现代著名而热门的科学术语来概括:“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此一名词最早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源至研究非线性效应的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它的原意指的是气象预报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初始值上很小的偏差,能导致结果偏离十万八千里!

例如,1998年,太平洋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气象学家们便说:这是大气运动引起的“蝴蝶效应”。好比是美国纽约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就可能在大气中引发一系列的连锁事件,从而导致之后的某一天,中国上海将出现一场暴风雨!

也许如此比喻有些哗众取宠、言过其辞?但无论如何,它击中了结果对初始值可以无比敏感的这点要害和精髓,因此,如今,各行各业的人都喜欢使用它。

毫不起眼的小改变,可能酿成大灾难。名人一件芝麻大的小事,经过一传

十、十传百,可能被放大成一条面目全非的大新闻,有人也将此比喻为“蝴蝶效应”。

有人还打了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解释社会现象中的“蝴蝶效应”:如果希特勒在孩童之年就得一场大病而夭折了的话,还会在1933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吗?对此我们很难给出答案,但是却可以肯定,起码战争的进程可能会大不相同了。

蝴蝶效应一词还引发了众多文人作家无比的想象力,多次被用于科幻小说和电影中。 (4)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只马掌,倒了一匹战马, 摔了一个将军,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个著名的传奇故事出自已故的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他1485年在波斯战役中被击败。而莎士比亚的名句:“马,马,一马失社稷。”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虽然只是少了一颗钉子的准备,却带来了巨大的危险。

(5)布莱克的诗《天真的预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9、只有微幸福,才是真幸福。 小确幸—村上春树

小确幸源自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

“小确幸”一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每一个小确幸持续的时间3秒至3分钟不等。 小确幸就是这样一些东西: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完美地磕开了一个鸡蛋;吃妈妈做的炒鸡蛋;排队时,你所在的队动得最快;自己一直想买的东西,但是很贵,一天你偶然的在小摊便宜的买到了;当你运动完后,喝的冰镇透了的饮料——“唔,是的,就是它”……它们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且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当我们逐一将这些“小确幸”拾起的时候,也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

范文

1、微

一阵微风拂面,赶走惺忪的睡意,带来泥土的清香; 一簇小花绽放,赶走衰败的寒冬,带来春日的蛩音; 一场细雨淅沥,赶走漫天的阴霾,带来彩虹的明媚。

当我感慨于自然地细微之美,我不得不为她得美丽动容,然而当我着眼于社会,我才发现原来细微之美,就在我们身边,带我们最朴素的感动。

他像一根细细的琴弦,却奏响最撼动人心的感动。

丛飞,一个身患胃癌的歌手。从他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用歌声铸就希望,为孩子点燃一盏盏明灯。他得歌声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以绵薄之力筑成的爱的长城却被我们永远铭记。一根细微的琴弦,由他的手指轻轻弹拨,余音颤动着欲泣的心灵。如今,有多少失学儿童从破败的教室走进明亮的教室,有多少同样细微的爱心在像他一样行动,细微的力量,总有最动人的触动。当我们还在为物质而所求,为幸福而迷茫时,不妨听听这根弦,也许爱就发现了你。

细微却不微小,只有细小的河流才能汇聚成大海的浩瀚,只有每朵小花的绽放才能交换一场春日的悸动。奇迹永远是细微的又一个代名词。

他像一根拐杖,却指明了最正确的道路。

吴斌,一个普通的客车司机。当一片铁皮突如其来,重重地插入他得腹部,他没有放下紧握方向盘的手,他没有合上疲累的双眼,他没有停下绷紧的双脚,当死亡悄然临近,他冷静地完成一系列正常的刹车动作。他热心地告诉每一位乘客注意安全,按顺序下车……每当画面回放,我的心总被刺痛。也许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危急关头一些细微的举动,却早已感动离一座城。当整座城的人们为他哭泣,当无数菊花摆满了他得墓碑前,当我望着他得笑容,微薄之力铸就的爱的奇迹早已让我泪流满面,让我明白了职业的操守和道德的底线。

在道德日益沦陷的今天,是他们一微小的力量触动着我们渐渐冰冷的心。白芳礼老人十年如一日在烈日下蹬着三轮车前进背影;微尘们不知名的爱心汇聚成爱的海洋。小女孩聪聪灰暗路灯下奋笔疾书的表情……一切一切细微行为,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人。

当我们被他们感动,为他们鼓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哪怕是一次对父母的关爱,对失学儿童的捐助,对学习的刻苦上进,都是微言,却同样不微。

请相信,小树苗终有会带来绿色的青荫,从微小出着手,便有奇迹的未来。 点评:选材典型,丛飞、吴斌都是平凡而不卑微的精神楷模,岗位平凡而精神崇高,很有代表性;详略得当,详写丛飞、吴斌,略写白芳礼、微尘,显得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画龙点睛的中心句如串串珍珠,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语言词工句丽,更使文章锦上添花。

2、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是荀子对微小事物组成庞大集体的诠释。微小,就是庞大。 微薄之力铸就爱的奇迹。 “最美妈妈”事件诠释大爱。 吴菊萍,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铸就奇迹。在当时,吴菊萍行走在一栋居民楼下面的时候,看见天上有一个孩童大哭着掉落下来,在这种危机关头,吴菊萍并没有其他的救援措施,她毫不犹豫的冲了上去,张开双臂,接住了儿童。正因如此,她的双臂骨折,虽然当时她那种在路人看来奋不顾身的举动是可笑的,但她仍然以她那伟大的双臂铸就了爱的奇迹,作为母亲,保护孩子的力量,源于爱,张开双臂,微薄之力铸就爱的奇迹。

微现象折射时代风云

网络疯传的“小悦悦”事件再次敲响了人们社会公德的警钟,这种微现象,反映了社会现实,折射当今时代与“雷锋时代”的风云变故。八岁儿童小悦悦被车辆碾压后,躺在血泊中,从她身旁先后经过十八个路人见死不救,走过去,扶起她,打个急救电话,这种举动都做不出来,实在让人摸不清什么叫公德。继十八个路人之后,一个捡垃圾的老人将其扶至路边,在监控之下,这种微小的举动,微现象掀起大浪,开始反省。现代社会与“雷锋时代”相比,是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的。时代变了,只有一些微现象在偶现光芒。正如开头所说,微现象折射时代风云。

微言行影响社会人生

“最美司机”吴斌刹车时所做的微小行动,乘客下车时所说的微薄言语,将他的人生推向高峰。一日,吴斌出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一切显得那么顺利,这时,前方前方车辆飞来一块铁块,击碎了客车挡风玻璃,打中了吴斌,他知道自己即将离去,在弥留之际,他靠边停车,拉下手刹,打开车门,叮嘱乘客注意安全,之后,趴在方向盘上,安心离去。吴斌在弥留之际所做的、所说的,影响着他生活的社会,他的人生也因此绽放光芒。微言行影响社会人生。

在这个“微”的时代,一切都显得很合理。我深知这种“微事件”的背后蕴藏着大爱、大德、崇高的评价。生活中,以“微”为生活基准,一切才会变得有意义。 点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材料典型、新颖。

3、微

拿破仑从一普通的士兵到万人的统帅,没有从微小处的努力,何来成就千古伟业;秦国从七国中普通小国到统一全国的枭雄,没有细微之处的改革,如何成就统一大业;唐玄宗开创史无前例的盛世,没有细微之处的励精图治,如何换来兴国安邦的盛世之景。

纵观历史,哪位伟人没有在细微之处下功夫?见叶知秋,见微知著。只有踏实走好每一步,才能实现下一个飞跃。

晚清重臣曾国藩,本是文官,却有勇气担任湘军统帅,曾国藩自青年起,便坚持记日记,每日都会从每日的言行中反省自己的不足。他爱国爱民,平定太平天国叛乱,他不慕名利不求富贵,自剪羽翼忠心为国,积极倡导实业救国。人称曾国藩为千古第一完人。正是曾国藩对微小之处的认真,对小事的谦逊,成就了他的千古美名。可见,对于微小之处的认真,足以反映一个人的态度。我们只有处理好小事,才有可能成就大事。

光武帝刘秀本是一介农夫,整日躬耕于田垄,其兄刘演笑他只能做些小事,不能成大事。王莽政变后,刘秀等人揭竿而起,凭借自身的细心和认真推翻王莽政权,光复汉室。称帝后他将眼光投向百姓,投向平时看似微小的事物。实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安抚百姓,为国家打下根基。正因为刘秀早年的经历,才让他得知不可忽略的细微之处,最终完成“光武中兴”的伟业。

没有足下的一抹绿,哪里有无边无际的草原;没有一滴水的坚持,哪有奔腾的河流。一代文学大师钱钟书用几十年的笔记、经验浇灌出震惊世界的著作《管锥篇》。无臂钢琴家刘伟用脚趾敲出一个个音符使之连贯成动人的旋律。居里夫人用卑微简陋的装备提炼出属于全人类的镭。没有微小之处的坚持,何来伟业之下的根基呢?

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博、微公益、微电影……微小的影响却可以折射出人生百态。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纵观古今,感受当下。我们更应从“微”处做起,用“小”的行动来体现“大”的态度,用“微”处的认真,来谱写未来精彩的蓝图。

点评:作者阅读面较广,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信手拈来;每一个事例叙述之后再析之,使之紧扣中心;文脉清晰,有一气呵成之感。实乃上乘之作!

4、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见微小之物也会有大力量;

“不积跬步,不以至千里”,可见微小之物也会有大智慧。

不需要放大镜,斑斑荧光早已照明一片天地。

微力助公益。

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作者在英国留学时一次坐地铁,车上有空座,而一个母亲执意抱着有些肥胖的儿子,额上渗出了汗珠,后来作者问她原因,她却答:“我只买了一张票,我不能侵占公共财产。”如此简明的一句话,却道出了许多人的恶劣行为。 如果每个人有如此的高度,又会有多少老人无需在走停的公交车上摇摆,会“挽救”多少公园长椅,每个人献出一点力,社会的明天将会灿烂无比。

微行助成功。 当贝尔的第一台电话出现了声音,人们的生活随之也进入了另一个时代。可当他发明成功之前,这件事早已被其他科学家认定是不可能的。他却因多在机器上多转了几圈,就登上科学顶峰。

可见,一个小的动作有时会是大力量,如果瓦特没有瞥见壶盖向上喷动,牛顿没有因苹果撞头,他们也许会是平庸一生。“天才是百分之百的灵感,加上百分之百的汗水”,而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微爱助和谐。

当李志敏双腿跪地为醉酒老汉做人工呼吸时,微爱早已如汩汩流泉,馨香人间。当任增芳一跃桥下,勇救轻生妇女时,社会责任的光芒照亮这位“最美女兵”。当那些名唤“微尘”的爱心人士签下这不属于他们却又归他们的名字时,中国春暖花开。

而我们又要如何将这一“微”展现呢?在学习中,认真拾起每一个知识点,有活跃的思维,和创新意识,才能“积小流成江海”。古人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如此,一个社会也如此。一份爱心乘以13亿,那将是爱的海洋,花的国度。捡起一片垃圾,关紧水龙头……这些看似平凡的动作如此不平凡。

有人说,“人生苦短”,恰恰有人反驳:“那是没有发现美的眼睛。”关注微小的事物,做简单的事,实质这是一个蓄积力量的过程。

将微字展现,把折角撩起,那一片光明的帷幕已迎面而来。

点评:本文紧扣“微”概念,以名句发端,以“微力助公益,微行助成功,微爱助和谐”三个分论点布局,材料新颖、简洁、妥贴,然后联系实际,从细微生活入手,从容自如。最后以形象生动的语言结尾,呼应开头之形象语言,显得意境高越,浑然天成。整篇文章引用名句丰富,语言也流畅,结构亦匀称,书写认真,是篇佳作。

5、微

星之火,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这足以说明微小的影响巨大。古人就有“见微知著”之说,即从一个小的方面就可以见到大的方面,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微小,并不代表简单,也不代表卑微,更不代表力量薄弱。

微小并不代表简单,它可能蕴含哲理和令人发省。

孔子的弟子所编写的《论语》,言语简单,句子简洁,但是这已经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领悟。微言不微,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此可见,如果你能真正的领悟到《论语》的内涵,你将会拥有多么巨大的力量。由古及今,现在流行的微博微小说等,虽然他们只有几十个字,但是每个字都值得我们认真去考虑。还有当今社会发生的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小悦悦事件、毒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这些事情哪一件不值得我们去深思?

微小并代表卑微,微小的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现在,越来越多的草根明星上了星光舞台。有因“在家唱歌的视频被传到网上”而迅速登上春晚舞台的旭日阳刚组合;有因“虽只是环卫工人却不忘自己梦想跳扫吧舞”的扫把姐;有因“在我是大明星的舞台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震惊全场的“大衣哥”朱治文;有因“家境贫寒而卖唱的西单女孩——任月丽……他们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人,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但是他们永远梦想,他们拥有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不平凡的自我的勇气。梦想和勇气使他们成为明星,成为全中国的焦点。

要记住:微小的你并不卑微,你可以永远梦想,更可以拥有实现梦想的自信和勇气。 微小并不代表力量薄弱,它可能拥有令人震撼的力量。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得力量也许是微小的,但是正是这所有微小的力量,才集结形成了巨大的力量。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汶川发生地震的时候,无论是国家干部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他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援灾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使四川灾后重建工作快速完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应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微者,不微。虽然微小,但不平凡;虽然渺小,但不渺小,虽然微小,但不简单。 点评:本篇文章结构新颖,语言简洁,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作者通过身边的小事及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名人作为素材,体现了考生素材积累广泛。

析微

【简析】微商现状及解决方案

微信营销特性及三种策略简析

简析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分 析 会

命运全析

简析傲慢与偏见

教材简析

简析《论语》

教学策略简析

《析微.doc》
析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