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

2020-03-01 17:28: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

墨砚完小 谢丽芳

[内容摘要] 湘教版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识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就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充分享受课内资源;积极享用课外资源。

[关键词] 课内资源 兴趣 趣味性 培养 课外资源

湘教版新教材低年级语文倡导 “多认少写,提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识字量比较大。第一册教材中的读写生字449个,识记的量有303个,会写的有146个。这些字,不仅要求在本课中能认读,还要求能逐步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这给我们的教与学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主动识字,我们有必要对识字教学的资源进行再开发和利用,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感受识字的快乐。

一、充分享受课内资源

传统的识字教学以反复诵读甚至书写及至熟记于心为主要手段,识字成了一项极其枯燥的学习任务。再加上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学习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充分挖掘课内各项资源,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让孩子乐于识字,首先必须要培养识字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识字情境,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有识字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畅所欲言,所以老师应该着力创设一种平等、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创设一种孩子喜闻乐见的大情景,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像朋友那样将识字内容、识字方法因繁就简地融入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中,孩子学习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掘教材蕴涵的趣味性,引导孩子乐于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了教学的第一目标。怎样让孩子乐于识字,能主动识字呢? (1)看图讲故事,随机识字。

湘教版教材是一套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材,每一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够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于是我先让孩子看图说话、讲故事,再随机出示孩子故事中出现的一些字词,引导识记。 (2)利用造字规律,集中识字

汉字的造字方式主要有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帮助孩子了解一些汉字特点,了解一些汉字造字的规律,将能极大地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拓宽孩子的识字空间。

(3)设计多种游戏,优化识字 机械化地教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同学,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语文识字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以巩固和熟练。所以,在教学中,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可以采用编故事巧记字形,如“夜”字:天黑了,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有一个人闭上了眼睛休息了。 (4)利用教材资源,拓展识字

3、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孩子随机识字

我们知道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语文识字也一样,字与字之间总有着很多的联系,如果能利用旧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识字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4、重视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孩子识字能力

一年级上册全书要求认字449个,写其中的146个。据统计,这449个字的覆盖率可以达到小学生常用阅读材料中的50%左右。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1)在预习中读准字音。这一环节是孩子自主识字的过程,可以指导孩子读准字音,先读读生字条中的字,认识的旁边打个小五角星,不认识的去文中圈出来,读读上面的拼音,记住字音,然后再去读读生字条中的字,会读了,把拼音朋友请来,写在字的上面,以便巩固。

(2)在教学中巩固字形。经过课前的预习,课堂教学时,老师再有意识地问问“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组织大家汇集好的记忆方法,集思广益,学习互补,可以巩固字形的识记,掌握最佳识字方法

(3)在阅读中理解字义。阅读并不是单纯的朗读,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从而强化识字。

二、积极享用课外资源 湘教版语文新教材在识字方面的突出特点是鼓励学生自主、主动地到课外识字,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在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可以说,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因此,教学中我们就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给学生提供课外识字的途径。

1、在熟悉校园中识字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进入小学,对于学校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好奇的,我在带领孩子熟悉校园时有意识地教孩子指读校名、班名、办公室等处的室牌名,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识记一些字,也给学生的自主识字指点了一条途径。第一个星期,我还教小朋友识记了各个任课老师的姓,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2、在与同学交往中识字

进入一年级,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是新的,怎样让孩子们尽快认识呢?我又找到了一条识字的途径,我在每个同学的桌角上贴上了他的姓名标签,让小朋友在相互的询问、介绍中识记同学的名字,并承诺请认得最多的小朋友帮老师发作业本,没想到孩子们的认字热情出奇的高,不到一星期,有些小朋友已经能认得所有同学的姓名了。

3、在生活环境中识字

课外识字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课内识字的延续,我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请家长帮助摘录广告词,学习广告词中的一些字词。

4、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课外读物是比课本更广阔的识字教材,读这些读物时,孩子比课本有更浓厚的兴趣,又没有作业负担和思想压力,精神是愉悦的和放松的,教师、家长如果组织得当和善于鼓励,孩子从中所识的字可能比课本还多。

一年级小朋友经过大概七个星期的拼音学习,已经至少认识了70多个常用字,能借助于拼音阅读一些简单的课外阅读,这时我就开始布置一些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定量的课外读物,可以是古诗、儿歌、谜语、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及儿童图书报刊等,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拼读音节,也可向父母请教,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并要求家长记录每天的阅读字数,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识字的目的。这也和新课标的要求一致:“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尽管新教材第一学段的识字任务相当的重,但如果教师能合理开发识字资源,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并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让学生乐于识字、善于自主识字,让学生在快乐的识字中成长!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

一年级识字教学

一年级识字教学

一年级《识字教学》

教学叙事一年级识字教学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一年级识字教学随笔

一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

《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doc》
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