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除法》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2020-03-02 12:24: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认识除法》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用除法表示的过程。

2.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初步体验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激趣

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 动手实践:

①、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根棍子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②、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③、学生汇报 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

2、引入 动手实践:

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根棍子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

③、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

教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情景:(1)两只小松鼠分10颗松果,每只小松鼠可能分得几颗松果? 学生操作:①1只2颗,另一只8颗。②1只3颗,另一只7颗。③1只4颗,另一只6颗。„„

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 是几什么情况?

(2)要使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怎样分呢?

学生操作:①这样分:每只小松鼠分1颗,再每只小松鼠分1颗„„

②这样分:每只小松鼠分2颗,再每只小松鼠分2颗„„ „„ 教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

2、学习例2 (1)使学生明确:把8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结果是每个盘子里放4个苹果。

师:让到前面分苹果的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分一分,再把自己分的方法和结果与同桌交流一下。

生:把8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就是要在2个盘子里放的苹果同样多,每盘放4个。

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写成8÷2=4(板书) 师:刚才我们把8个苹果(出示8个苹果图)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出示2个盘子图),每个盘子分到了4个苹果。(出示2个装有4个苹果的盘子图),像这样的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4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写出来就是8÷2=4(板书)

(2)理解除法算式中除号和各个数表示的含义,并读、写除法算式。

师:(对照着板书,指着算式)这里的 8表示要分的8个苹果,“÷”叫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要分在2个盘子里,4表示分的结果是每盘放4个。读作8除以2等于4。

师:请同学们自己写出算式,说一说除号以及各数字表示的含义。

学生读算式。

3、学习例3 (1)师:读一读题目,你了解到什么? 生:有12个萝卜,4只小兔。 生:把12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 生:问题是每只小兔可以分几个?

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拿出小棒来试一试!

学生拿出小棒来分,分完后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试着读一读自己写的算式。(投影仪展示)。

(2)交流分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

在交流分的结果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整理,把12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求每只小兔分几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即12÷4=3(个)

师:谁愿意把分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把12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3个。 如果有学生写出除法算式,教师要给予表扬。

师:把12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3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算式是:12÷4=3(个)

(3)你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平均分”的含义,另编一些数学故事吗?

(三)形成练习

(1)、做“练一练”第一题的第一小题 指导列式

要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几块,该用12除以几?等于几? 为什么除以3?

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号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做“练一练”第2/3/4题

①、学生独立做

②、集体订正

(四)、归纳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学会了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生:我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符号——除号,它是这样写的÷。 生:我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节课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其实,数学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就一定能解决生活中的更多难题,大家又没有信心?(有)。

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上课前我先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2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

3、4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练一练\"中,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在教学目标上,紧紧围绕“平均分”这个概念,通过具体情境体会“除法”这个概念的含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平均分”这个概念,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等实际操作手段,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另外在课堂组织形式上,注意了由教师单一的讲授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等多项学习方式。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认识除法》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