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初三语文训练卷三

2020-03-02 11:40: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语文训练卷三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殉职 冗杂(rǒng) 慰藉(jiè) 手不释卷 ....B.端详 拮据(jié) 揣摩(mó) 郑重其事 ....C.禁锢 缅怀(miǎn) 荒僻(pì) 重峦叠嶂 ....D.繁锁 思忖(cùn) 魁梧(wǔ) 无精打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春节假期结束,人才市场又活跃起来了,不少公司纷纷引进高科技人才,越大的公司越注意 优秀高科技人才。

⑵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矿业公司BHP Billiton 了一项高达9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巩固了澳大利亚作为中国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地位。

⑶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这对生态环境的 将非常严重。 A.搜罗 签署 损害 B.收罗 签署 危害 C.搜罗 签订 危害 D.收罗 签订 损害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保障春运期间三大火车站和天河机场出租车运力充足,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处要求星级车每日至少进站营运一次。

B.2012年1月10日,2台新型电瓶警车现身亮相江汉路街头,成了街头流动警务室。 C.“风云二号”07卫星的成功发射,将为我国及周边国家天气观测、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发挥重要作用。

D.我省2012年“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阅读活动重点突出一个“香”字,一个“化”字,大力营造全民阅读活动的浓厚氛围。

4.将“早在汉代乐府民歌中,民间诗人就总结出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格言”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季节。(B)我国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都以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语言来规劝青少年要刻苦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 C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诗勉励后辈要抓紧时间学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D )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也语重心长地指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人生旅途中随时都应该进行的必修之课,让生命闪烁睿智之光。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说 窗

‚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yǒ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臵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

5、下面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窗的最本质功能是通风、换气、观景。

B.说明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C.说明窗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而现代建筑中窗的魅力正日益衰退。

D.说明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远古先民的窗开在屋顶,它同时也是门。

B.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往往自成一景。 C.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文人都借“窗”来描绘画面,抒发不同的情感。 D.古代的能工巧匠在窗的设计上有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7、对下列含有“窗”字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时,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在窗下秉烛夜谈的画面。”

错误! B.小红读到“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时,说:“这就像一幅画,墙上的窗子是画框,屋外的山岭、白雪是这个画框里的画,真美啊!”

C.小童读到“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诗句时,说:“窗子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但在这里,诗人借窗前的萧瑟之景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凄凉之情。”

D.小山读到“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对纸窗明”的诗句时,说:“纸糊的窗子一点都不结实,又不透明,怎么能看到月光呢?不真实。”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

①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舍人:门客。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能言善辩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离开 .C.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羞耻 .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见识浅薄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A.舍生而取义者也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临溪而渔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0.下面对此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认为自己功劳比蔺相如大,而官位却不及蔺相如,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 B.蔺相如因为害怕廉颇羞辱自己,所以“引车避匿”。 C.蔺相如的门客认为蔺相如害怕廉颇,所以向蔺相如请辞。 D.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后,负荆请罪,说明他知错能改。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语句。(8分,每空2分。)

(1)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3)老师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当我们回忆自己的老师时,总会想起:“桃李不言,

”(《李将军列传》)的名句。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表达不同思想情感的载体,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传达的是超脱旷达的情怀,而张九龄的“ ,天涯共此时”则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思念之情。(《望月怀远》)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回 家

沿着山路走,这是我回家的方式。

那条山路对我至关重要。它宁静如游动的母亲手中的那缕针线,与它同行的溪流,从不疲惫地跳跃着。我还没有见过比它更好的溪流。

走在山路上,会有许多过去的故事在心头重现。走在回家的路上,其实是想家了。想那个大山深处的村庄里的温馨和寂静。家,于是就浮上心头。

很多回,我走在山路上,远远地望见村边几棵高大的楠木树耸起绿云一样的树冠,疲惫的双腿便得了鼓舞一样加快了步伐。碰到的人都熟悉,看到的屋子和庄稼都是记忆里的模样。走到村头,有人告诉我说,你娘在对门坡上的畦里锄菜。仿佛我不曾离别过,他们一语就点明了我迫切要知道的心事。

隔一道小溪,对门坡上有自家的一块菜地。抬头仰望到了树影里母亲挥锄的身影,来不及回屋放下包,就涉过山溪,很快听见了锄头挖地的声响和节奏。我像上坡的兔子一样敏捷,脚步很有弹性地爬上坡去,走近菜畦里劳作的母亲。

母亲很高兴,三下五除二地料理完活,便带我回家。我把母亲的锄头扛在肩上,跟在母亲身后走,我真正有了回到家的感觉,尽管我的肩上还挂着旅行的背包。

从十四岁离家到山外读高中,回家的情节便不断地重复着。

学校离家有八十里之遥。到校第一天,我新奇兴奋了一阵,可是黄昏到来时,莫名的不安从心底升起,我像一头走失在山野的牛犊,暮色四合里找不到它的母亲,仓皇无助。暮色里是回家的时刻,想起母亲会在挂着蛛网的屋檐下张望,我的心情沉重而酸楚。临睡时,相邻的床头传出嘤嘤低泣,我再也抑制不住,眼泪便涌了出来。当时没想到,在想家的眼泪里自己从此注定了要做一个浪迹在母亲挂念中的游子。

很多回,我和村里惟一的伙伴步行八十里回家。我们上完上午课才出发,往往走到半夜才疲惫而又兴奋地在一片巨大的寂静里敲响自家的木门。

‚姆妈,我回来了!‛深深的夜色里我们大声呼叫。

门吱地开了,母亲披着衣服,端着油灯,又惊又喜地迎着,然后慌忙燃起柴火。 家里的火塘真是温暖。 家是和母亲连在一起的。母亲在家,家才成为家。

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年夏天,母亲生了病,贫血,浮肿,到山外一家医院治病去了。姐姐带着我和弟弟,在熟稔的木屋里却感到空荡而陌生,令人焦躁不安。黄昏,我们到村头的大路边等啊等,暮色沉沉地塞满了天地,路边的几棵高大的楠木树都模糊了,我们还在等母亲回来。

母亲在家的日子,我们在月光下的田野里捉迷藏,玩到很晚很晚,心里也踏实;母亲不在家,就是待在自己家里不出门,也如同臵身于陌生之地。

有母亲在家的人是有福气的人。

有母亲在家的人——如我,有一段时间没回家,想家便是想念母亲,也会像童年的我等候母亲回家一样在盼着。

有一回,我一如既往地走完了回家的路,走进了静静的村子,走近熟悉的家门。依然是那扇让柴烟熏黑的木板门,门楣上贴着褪色的春联,门前放着总也烧不完的柴捆,几只鸡在禾场觅食。可是门板上挂着一把锁。

邻居说,母亲的老毛病又发作了,父亲陪着她到山外治病去了。 我的眼里倏然饱含了泪水。

熟悉的老屋,没有母亲迎出来,竟是这样的静寂和空洞。我在不堪忍受的疲惫和伤感里,想起了几句不知何时读到的小诗——

我每天放学回家 第一件事是找妈妈 看到了妈妈 才算是真正的回家

岂独孩童如此,所有回家人的心情不都是这样吗?萨拉•奥思•朱厄特说得对:‚只要你的母亲健在,你就会感到自己永远是个孩子。‛不管浪游的行程中染了多少风霜,我都愿意自己永远是这样一个孩子。

(文/邓湘子 摘自《那事——文化名人笔下的那时那事》,有删改) 13.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三次“回家”的经历和感受。(6分)

14.结合上下文品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其语言表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可是黄昏到来时,莫名的不安从心底升起,我像一头走失在山野的牛犊,暮色四合里找不到它的母亲,仓皇无助。

15.作者为什么说“母亲在家,家才成为家”?请结合文章中的细节谈谈你的理解。(4分) 16.文末的小诗有什么作用?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一年一度的春运高峰期又到来了,‚春运‛成了近一段时间的社会热点。学校借此机会开展了主题为‚聚焦武汉春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7.请你为题为“武汉春运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一个问题,并写明相应的调查对象。(2分)

问题: 对象:

18.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就今年推出的春运新举措“网络订票”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请你围绕“网络订票难的原因和措施”整理出两条信息。(4分)

【材料一】虽然有关部门前期对春运网上售票进行了相关的预想、部署和准备,但在今年春运的售票高峰期,网站的现实服务能力与旅客的客观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1月5日

起,12306网站连续5天日均点击数超过10亿次,访问量环比上月激增10余倍。根据专业互联网分析网站Alexa1月1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7天内访问www.daodoc.com网站的用户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0.902%,既有互联网接入带宽明显不足。

【材料二】进入春运售票高峰期以来,通过对网上购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极个别用户在网上大量购票的行为(单日某一用户的购票总张数超过100张)。为保证购票公平,自1月5日起,我们对网上购票流程进行了调整,在用户购票成功后,系统将强制用户退出,再次购票时须重新登录。

【材料三】针对网络购票难的现状,12306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一方面扩充互联网接入带宽,另一方面邀请国内知名电子商务运营团队协助分析存在的问题,优化订票流程, 1月10日后,网络购票难的情况已得到缓解。

(1) (2)

19.在拥挤的候车大厅里,一位“春运志愿者”正在劝说一个老大爷交出所携带的易燃易爆物。可是,这位老大爷却说:“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这不是多管闲事嘛!”你走上去这样对他说:“ ”。那位大爷满含歉意地对志愿者说“对不起”,并交出了易燃易爆物。

七、(50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在人生的跑道上,我们需要不断跟自己赛跑,唤醒自己,超越自己。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贯穿人的一生,其中不知蕴含了多少奥秘。

请以“跟自己赛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语文训练卷三 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锁”应为“琐”;“忖”应读cǔn;“梧”应读wú;“彩”应为“采”。) 2.C (搜罗:到处寻找(人或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罗:把人或物聚集在一起。签订: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签署: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损害: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危害:使受破坏。) 3.B (“现身”与“亮相”重复。) 4.C(A句是全段的观点句,B句中的“我国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总领下文的例证。C句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事例,D句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事例,而所给的例句是“汉代乐府民歌”的事例,根据朝代先后的顺序,所给例句应放在C句前。)

二、(9分,每小题3分)

5.C(A、B、D选项都较片面。)

6.B(第4段中“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 7.D(对诗句的理解不符合诗句营造的意境。)

三、(9分,每小题3分) 8.C(羞:感到羞耻。)

9.B(例句,转折;A句,并列;C句,修饰;D句,顺承。) 10.B(蔺相如“不欲与廉颇争列”。)

四、(14分)

11.(1)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共3分。“所以”1分,“徒” 1分,句子通顺1分。)

(2)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共3分。“孰”1分,反问语气1分,句子通顺1分。)

12.(1)一鼓作气(2)不尽长江滚滚流(3)下自成蹊(4)海上生明月(共8分。每空2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18分)

13.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扣住经历和感受作答,三次经历一次1分,三次感受一次1分,共6分。

【示例】(1)见到在菜地里劳作的母亲时,“我”才感觉真正回到了家。

(2)和同学步行八十里半夜回家时,母亲惊喜的迎接让“我”感到温暖。 (3)适逢母亲出外看病时回家,“我”感受到的是疲惫和伤感。

14.此题围绕着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1)语言表达:比喻的修辞。 (2)情感:孤寂、无助、依恋。

【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离开母亲的自己比为“走失的牛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初次离家,离开母亲时感到的孤寂、无助的情感,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15.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1)原因:母亲在家,在“我”回家时给我带来身体上的温暖,还有心理的踏实、温馨。 (2)结合细节进行分析。

【示例】母亲在家时,家里才有温馨、温暖的氛围,母亲忙碌的身影,对孩子的牵挂,让作者的心里倍感温暖、踏实。虽然“我”回家时已经是深夜,但是母亲听到“我”的呼叫声马上披衣起床,为“我”点火做饭,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身体和心里的温暖。 16.此题围绕着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1)作用:内容上,揭示文章的主旨,对家的思念就是对母亲的思念;结构上,总结全文。 (2)情感: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依恋。

【示例】文章结尾的小诗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在作者心中,母亲就是“家”的象征,小诗母亲时刻牵挂着在外的孩子,每当作者回到家里,只要看到母亲,心里都会感受踏实和温暖。在这里,小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依恋之情。

六、(8分) 17.此题围绕“武汉春运现状”设计问题即可,要求问题和调查对象相合。此题共2分,问题1分,对象1分。

【示例】问题: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购买到火车票的? 对象:在火车站候车的农民工 18.此题围绕以下要点陈述,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1)原因:相关部门对网络购票需求估计不足;措施:扩充互联网接入宽带。

(2)原因:网上购票流程不合理;措施:邀请知名团队分析问题,优化订票流程。 19.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每点1分。

(1)列车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志愿者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2)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

【示例】大爷,国家明文规定列车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您这要带上车,万一爆炸,多危险啊!这位志愿者也是在为您老的安全着想啊!

七、(50分)

1.题目的解读。

题目中的关键词:“自己”和“赛跑”。

“自己”可以理解为本人——“我”。更应将“自己”的范围扩大——可以是古今中外名人;可以是成长中个体的阶段性矛盾的较量,比如说某一阶段某人的懈怠思想和进取思想的较量等等。

“赛跑”顾名思义是有目标地奋力前进。从材料的提示可以看出,“赛跑”是一个“唤醒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可以喻为超越既定的目标;灵魂深处复杂思想的较量;特殊环境中生命个体的升华完善等等。

材料也提示了写作的文体:既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散文。 2.内容方面的评价要求。

记叙文:可以写一段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唤醒自己,超越原来的自己的经历,要求要体现出对原来的“自己”的超越,写出在认识、唤醒、超越自己的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要求叙述过程完整、条理清晰、描写生动。

议论文:要谈出对“跟自己赛跑”的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为什么”或“怎么办”的角度谈自己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论证清晰。

散文:要写出对题目的内涵的理解,可以写多个“画面”或“事件”组成的记叙性散文,也可以写由对题目内涵的理解而生发出的思考和感悟的议论性散文,但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线索清晰,有感而发。

语文训练卷四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 ..A.磕绊(bàn) 雾霭 乞(qǐ)求 自艾自怜 B.水渍(zì) 天籁 踱(duó)步 阿谀奉承

C.秀颀(qí) 溃乏 荒谬(miào) 惊涛害浪 D.骸骨(gǔ) 猝然 衣钵(bō) 坦荡如砥 2.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1)凡是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的担子 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2)马头琴 悠扬,蒙古包星星点点,骏马低嘶,流水安详,牧者开始唱了。

(3)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 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A、压 凄惨 跑

B、放 凄惨 钻 C、压 凄婉 钻 D、放 凄婉 跑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一定要发扬奥运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B.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C.为了提高全班同学的中考语文成绩,侯老师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D.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4.应该填入下面语段结尾处的一句话,正确的一项是( ) ..知识与道德有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一个知识丰富的人,视野必然宽广,心胸必然开阔,品德亦应高尚。专业知识一旦和道德知识脱节,离开了道德的指引,那么知识就会变成一种专为个人谋求利益的工具,甚至会变成危害社会的手段。工匠手中为民造福的劳动工具,在愚昧无知、失去理智的人手中也会变成凶器;科学家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世界;电脑专家可以帮助企业发展,也可能造成工商界的混乱。一些人的不良行为,是由于缺乏道德修养,不明白人生的意义与做人的道理,以致误用了知识和才能而产生的。人生好比一条船,知识才能是船上的设备,而道德修养则是船上的指南针,有了设备而无指南针,这条生命之船就会偏离方向。所以 A、善于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塑造自己人格的重要手段。

B、学习的目的,一是为了开拓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知识丰富,头脑精明,二是为了修养自己的品德。

C、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高尚情趣的人。

D、我们要把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阳台上的遗憾 韩少功

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叠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总是令初来的北方人吃惊。可以想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封建正统文化的稀疏和涣散。虽然免不了给人一点混乱之虞,却也生机勃勃。它们不像北方四合院,俨然规规矩矩的顺民和良仆,一栋一檐的定向,都严格遵循天理和祖制,不越雷池。

②当然,南北文化一直在悄悄融汇。建筑外观上的南北差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尤其是一些富宅,其实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有一些耳房或偏间,可供主人安臵侍卫和女佣;很讲究家庭封闭与谐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可供主人安排儿孙及其宝眷,包容儿孙满堂笑语喧哗的节日大团圆。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坐,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油然而生。倘若在庭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萧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生出一种陶潜式的清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③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纷纷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庭更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庭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活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要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

④如今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产生同样流行的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绪?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向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日本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⑤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在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疾驰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萧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点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这遗憾常常是历史进步后寂寞的影子。

6、本文的标题为“阳台上的遗憾”,下面不属于作者的“遗憾”的内容的一项是 ...A、现代建筑缺少文化内涵,不能像旧式宅院一样表现三纲五常的秩序。 B、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让人们远离自然,使生活缺少真趣。

C、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千篇1律的高楼大厦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的相似,思想感情的雷同,使生活缺少变化的意趣。

D、现代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丰富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的失落。

7、关于宅院在潮流面前纷纷倾颓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有力的社会纽带 。

B、个人成为更重要的社会单元,都市生活一胎化,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 C、现代人要保护隐私。 D、人们的从众心理。

8、下列各项中,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这个进程中,应该力戒“千城一面”、“千楼一面”。中国的城市,不管大小,在未来发展中应该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使每一幢建筑都具有自己的风格。

B、从整个城的平面布局来看,明北京城是一座呈“凸”字形结构的城,且外城包着内城的南面,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从外城到紫禁城,城墙的外面绕以宽且深的护城河。这样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就成为全城的中心,处在层层拱卫之中。在城的四周再布以天、地、日、月坛,紫禁城俨然是“宇宙的中心”了。

C、紫禁城那金碧辉煌五凤楼阙和掩映在绿荫丛中的灰色四合院,以及散落全城的寺观坛庙和王府,传达给人们的就是这样一种感受:宏伟壮丽,同时,又等级分布、排列有序,使每个人都感受到生活在一种严密的社会组织当中,必须有所归属。

D、世博园的建筑,不仅仅是凝固的音乐,还表现在建筑材料的高科技和环保上。据介绍,德国馆外墙使用的是一种网状、透气性能好的建筑布料,表层织入一种金属性银色材料,这种材料对太阳辐射具有极高的反弹力,同时,网状透气性织布结构,又能防止展馆内热气的积聚,减轻空调设备的负担。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勾践灭吴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韩非子·内储说上》)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欲伐吴 .

伐:攻打

B.吾赏厚而信 信:有信用,守信用 .C.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 被:棉被 .D.比死敌之赏 比:比照,等同 .9.下列选项中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广之将兵。

A.君欲之,何不试焚宫室? B.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 C.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 D.此知必胜之势也。 10.下列分析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大夫文种和越王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B.本文侧重写越王焚宫室,让民救火之事,来显示越王的威严,以使人民慑服,求得战胜吴王的条件。

C.本文写了大夫文种向越王建议试焚宫室,实行赏罚以测试民心之事。

D.本文着重写一个“试”字。先试,由于赏罚不明,谁也不去救火;再试,赏罚分明了,人们全力以赴去救火。越王从而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 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

(2) 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12.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句子。(8分,每空2分。)

(1)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2)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用“古仁人之心”来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 。”

(4)王勃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来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苏轼则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 ” 来宽慰友人。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上”、“大”、“人”

——最初最美的书写

⑴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⑵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边写毛笔字。

⑶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

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⑷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⑸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⑹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⑺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⑻我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勋‛的笔划繁杂,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勋‛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动‛,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⑼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⑽名字的汉字书写,使学龄的儿童学习了‚不可抖‛的慎重,学习了‚不可歪‛的端正,学习了自己作为自己‚不可取代‛的自信。那时候忽然想起名字叫‚丁一‛的人,不知道他在儿时书写自己的名字,是否也有困扰,因为少到只有一根线,那是多么困难的书写;少到只有一根线,没有可以遗忘的笔划。

⑾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⑿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⒀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⒁签名签得太多,签得太流熟,其实是会心虚的。每次签名流熟到了自己心虚的时候,回家就想静坐,从水注里舀一小杓水,看水在赭红砚石上滋润散开,离开溪水很久很久的石头彷佛忽然唤起了在河床里的记忆,被溪水滋润的记忆。我开始磨墨,松烟一层一层在水中散开,最细的树木燃烧后的微粒微尘,成为墨,成为一种透明的黑。每一次磨墨,都像是找回静定的呼吸的开始。磨掉急躁,磨掉心虚的慌张,磨掉杂念,知道‚磨‛才是心境上的踏实。我用毛笔濡墨时,那死去的动物毫毛彷佛一一复活了过来。笔锋触到纸,纸的纤维也被水渗透。很长的纤维,感觉得到像最微细血脉的毛吸现象,像一片树叶的叶脉,透着光,可以清楚知道养分的输送到了哪里。

⒂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⒃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可以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

(文/蒋勋 《》自序》 有删减)

13、作者为什么说“上”、“大”、“人”是“最初最美的书写”?(4分)

14、请你分析文中第⒁段中以下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我用毛笔濡墨时,那死去的动物毫毛彷佛一一复活了过来。笔锋触到纸,纸的纤维也被水渗透。很长的纤维,感觉得到像最微细血脉的毛吸现象,像一片树叶的叶脉,透着光,可以清楚知道养分的输送到了哪里。

15、作者在第⒂段中写道“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请从这一仪式的过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6、作者说:“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可以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生活中,你也有类似这样的“修行”吗?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一谈你“修行”的目的。(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广州借举办亚运会的契机迎来城市环境的极大改善,得到普遍的积极评价。受此启发,2011年7月1日在‚城管革命‛启动大会上,武汉市委市政府郑重向社会承诺:‚3个月内城市环境得以明显变化;2011年城市环境实现大变样;2012年城市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改变‛。活动开展半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学校开展了‚城管革命我参与 环境改善我争先‛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7、请为你们活动小组设定两个选题。(2分)

选题一: 选题二:

18、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围绕“‘城管革命’的现状”这一话题写出你的结论。(4分)

【材料一】12月11日到汉参加‚城市管理政策研讨会‛的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对武汉‚城管革命‛表示肯定。他认为武汉的‚城管革命‛是一种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尝试和突破。在短短几个月取得的成效,在内行人看来确实得来不易。

【材料二】武汉某校的35位中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摸底‚城管革命‛带来的城市变化。向来往路人和商家发放120份调查问卷,问卷反馈显示,街头绿化增多了,有些街道变得干净了,但一路上他们捡起大量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垃圾,也看见很多乱穿马路、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材料三】‚我在网上看到同学贴的楚河汉街图片,太漂亮了,真不错!‛日前,在美国留学的武汉姑娘周舒专程致信《楚天金报》来‚晒幸福‛。今年夏天回到武汉,她感叹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武汉对‘软件’的重视提高了,城管革命的力度蛮大,一些城区来了个‘大换脸’‛。

【材料四】德国知名社会学专家周俊博士接受专访时,盛赞武汉的‚城管革命‛。但是她指出在城市管理方面,武汉还有许多管理制度需要制定和完善,如目前武汉尚未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很多市民不了解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

结论:

19、活动过程中,你的同学小杰参与热情不高,并认为“这些活动只不过是政府执法部门的责任,中学生只需要遵纪守法,搞好学习就行了。”对此,你规劝他说:“ 。”听了你的一席话,小杰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2分)

七、(50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珍惜:珍视、爱惜。珍惜现在拥有的,因为它来之不易,让我感受到生命的魅力;珍惜已经逝去的,因为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给我经验或是回忆;珍惜即将到来的,因为它也许是生命中难得的挑战,促使我去勇敢面对。

生命中的一草一木、大江大河,一段动人的经历,一次思想上的碰撞,独处时的心语,欢聚后的不舍……都让我们越来越懂得珍惜的意义。

请以“是你,让我懂得珍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本中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校名。

语文训练卷四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C 3.B 4.D

二、(9分,每小题3分)

6、A(A旧式宅院所表现三纲五常的秩序是封建专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并不为它的失去而遗憾)

7、D(D“人们的从众心理”,文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

8、D(D与本文内容无关)

三、(9分,每小题3分)

8.C(通“披”,穿、蒙着) 9.C (取独) 10.B (不在于显示越王的威严)

四、(14分)

11.(1)我们的赏赐优厚而守信,惩罚严厉而坚决。(共3分。“厚”、“必”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不参加救火的,与投降敌人的罪行相同。(共3分。“降北”1分,“者”字的用法1分,句子通顺1分)

译文:越王向大夫文种询问道:“我想攻打吴国,行吗?”文种回答说:“行。我们的赏赐优厚而守信,惩罚严厉而坚决。您想了解清楚,为什么不用焚烧宫室来做个试验?”于是就纵火烧了宫室,没有人去救它。越王就下令说:“为救火而死的,和战场牺牲同赏;救了火而没死的,和战胜敌人同赏;不救火的人,和投降败北同罪。”人们泥土徐身、蒙上湿衣而奔赴火场的,左面三干人,右面三千人。由此知道伐吴已成必胜之势。

12(1)云横秦岭家何在 (2)千载谁堪伯仲间 (3)不以己悲 (4)千里共婵娟(共8分。每空2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18分)

13.此题围绕两个方面作答。(1)“最初”的含义;(2)“最美”的含义。

“最初”可分为两点:一是最早学习的汉字,二是最早从中学习到规矩。

“最美”可分两点:一是包含美学领悟,二是包含亲情。

共4分,每点1分。

【示例】(1)“上”、“大”、“人”这些笔画最简省的汉字是作者最早学习书写的汉字; (2)“上”、“大”、“人”这些童年的汉字书写是作者最早对“规矩”的学习,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蕴含其中。(3)“上”、“大”、“人”这些简单的汉字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因而也就最难,这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4)那些简单的“上”、“大”、“人”,是“我”的手被父亲的手握着,一起完成的最美丽的童年书法。

14.此题围绕着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1)毛笔笔尖流注的汉字生命力(2)宣纸纸上停驻的汉字生命力

【示例】濡墨时候 “那死去的动物毫毛彷佛一一复活了过来”,此句中,作者通过美丽的想象,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汉字书写中毛笔笔尖所流注的无限生命力;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汉字所包含的无限意蕴的赞美之情。

“很长的纤维,感觉得到像最微细血脉的毛吸现象,像一片树叶的叶脉,透着光,可以清楚知道养分的输送到了哪里”,此句中,写字时纸张纤维被作者看作输送养分的透光叶脉,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汉字书写中纸张也是书写者传情达意的最佳媒介,写出了汉字书写中蕴含的生命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汉字的无限热爱与深刻领悟。 15.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

(1)对这一仪式各环节的理解(4分)(2)对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理解(2分) 【示例】(1)注水时,“我”重拾大自然所具备的温润平和胸怀;(2)磨墨时,“我”寻回一度失去的静定踏实心境;(3)濡墨时,“我”感受毛笔笔尖流淌的生命活力;(4)落笔时,“我”领悟到纸张纤维中晕染的滋养灵魂的汉字魅力。(每点1分)

这一系列过程中,我如此地恭敬慎重,如同仪式,“我”找回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那正是“我”和自己相处的最真实的状态。(2分)

16.此题围绕“修行”的目的重要的是态度(慎重端正),从而达到生命的圆满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举出恰当的例子2分,谈出感受,语言简洁流畅2分。

【示例】我是个热爱音乐的孩子,我最慎重对待的事情是弹琴,我每天会雷打不动认真练琴一个钟头,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修行了吧,我希望能在我热爱的音乐上修得正果,不一定是成为钢琴家,在我看来,能够一辈子与琴相伴,对音乐不离不弃,那也是一种圆满。

六、(8分)

17、此题围绕“城管革命我参与 环境改善我争先”的活动主题选题即可。共2分,每个选题1分。

【示例】选题一:城市环境与经济建设 选题二:市民生活习惯与城市管理

18、此题围绕以下要点陈述,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1分。

城管革命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与肯定;但市民素质还有待提高;各种管理制度尚需完善。

19、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每点1分。

(1)表明自己的态度,有规劝的明确表达。 (2)有正确合理的规劝理由。

【示例】小杰,你的看法不对。城市是我们大家生活的家园,我们学生也是城市的一分子,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难道你愿意生活在一个肮脏、管理落后的城市吗?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尽一份力量吧!

七、(50分)

20.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题目解说】

1.题目的解读

材料明确了写作对象:值得你珍惜的人或事(物),人生经验和感悟。

材料提示了写作内容:可从现在、过去、将来任一时间段中选取值得自己珍惜的人或事(物),也可是人生经验和感悟。

材料暗示了文体: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

文章标题要求:“你”:可以自由选择;“是”表肯定的,一定要是“你”才让“我”有后者的珍惜;“懂得”是一种感受、体会、或是启发;“我”强调是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思考。

2.内容方面的评价要求

记叙文:可以写让我懂得珍惜的经历,要就写出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和领悟。要求叙述过程完整、条理清晰、描写生动。

议论文;要谈出对这一个“你”的看法,让自己怎样懂得珍惜。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晰。

散文:要指出这个“你”的内涵,谈出自己因为它懂得珍惜的感悟。要求有贯穿始终的线索。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卷7.19

初三补习第二次训练卷

五年级语文训练卷

初三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高三语文 训练卷18 散文阅读(三)

初三英语作文训练三

九年级(初三)语文(A卷)答案

第九册语文训练卷(3)

语文限时训练B卷

初三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武汉初三语文训练卷三.doc》
武汉初三语文训练卷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