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资助育人”主题活动报告

2020-03-02 18:55: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院“资助育人”主题活动报告

——资助中坚持育人 育人中创新资助 自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以来,为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寒门学子成长成才,进而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提供保障,根据郑州大学资助中心统一工作部署,我院专门成立了***学院资助协作小组,并指定专职辅导员张舒迪老师负责此项工作,对我院学生的资助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有效保障了我院资助工作高效、有序运行,保证了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在校党委和院党总支高度的重视与悉心指导下,我院的资助工作不断拓展资助渠道,建立贫困生爱心助学的长效机制,全面创新助学模式,积极开展对贫困大学生的自强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不断探索贫困学生帮扶的方式方法,使“经济帮扶”与“感恩回报”相结合,构筑了良好的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结构。现将我院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汇总如下:

一、以资促学习,以德助成才

每年九月新生入学期间,我院党政一把手都会亲临“绿色通道”现场,为初来乍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子送上暖暖的关心和实实在在的一份安心。温馨四信——以“新生慰问”、“爱心倡议”、“关注成长”、“祝贺成功”为主题,以悉心的关注与呵护,持续鼓励学生的学习成长;学长支招——我院持续组织开展“学长导航(主要包含学、传、帮、带等)”系列活动,形成高年级优秀本科生与低年级困难学生“点对点”“点对面”的学习交流制度体系;“党员学导制”——

为新生配备一批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精神激励。

在新生入学以后,我院举办“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包括组织辅导员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多次深度谈话,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学校相关教学政策和所学专业内容,明晰未来学习发展方向;开设“绿色成长课程”,主要围绕人际交往、社交礼仪、学习规划与设计等主题展开,大多采用团体辅导、课堂讲授等授课形式,让学生们可以在参与和互动中吸纳知识,创造出一种不同于第一课程教学的学习成长体验。这些举措使得学生资助工作由“授之以鱼”逐步转向“授之以渔”,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有了坚实的“能力基础”。

二、创新资助举措,完善育人机制

1.形式、载体创新:教师党员+学生党员+贫困学生。我院根据贫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党员教育,进一步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进行了扶贫帮困方式上的创新。我院推出了一名教师党员加一名学生党员加一名贫困学生的“三方同行育良才”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不仅在学习中对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在生活中也可以让贫困学生继续感受到爱的温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在维护了贫困学生的尊严的同时,也使贫困学生能够在校园里能全方位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我院******专业的**同学,在大一开学伊始因家庭贫困差点儿未能圆大学梦(《大河报》报道),在受到学院的特殊资助之后,真诚地

对其负责老师说:“人家都说上大学后就轻松了,我入学以来也比较失落。但是当我知道社会、学校、学院给了那么多资助来帮助我们完成学业时,我开始变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责任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想好好学习、回馈社会!”

2.内容、方式创新:尊严救助+义务服务+感恩反馈。开展贫困生“爱心志愿劳动”工程,一方面通过展示党员的形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能够站在贫困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坦然面对资助,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资助,从而充分顾及到了贫困学生的尊严。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积累的爱心服务时间越长,可支取的相应工作机会、获得助学的机会就越多;再一方面,对于已取得国家、社会、学校资助的学生,必须以实际行动兑现爱心。形式主要包括协助老师做好一些学校、学院的日常事务工作、社会实践、社会志愿服务、义务帮教等;同时,学校针对贫困学生的思想、社会服务情况,建立反馈机制。例如,我院各联系党员必须定期向学院党委汇报与贫困学生的沟通情况和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个人总结服务感想,积极反馈学生服务动态。

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在资助主题活动总结事曾这样说,“通过‘爱心志愿活动’,有不少贫困生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减轻家庭的负担。我们这种资助方式,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既从经济上帮助了学生,又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节约了学生外出打工而花掉大量的联系和路途上的时间。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效果较好,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三、加强诚信教育,培养感恩意识

我院充分利用班级微博、人人、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通过班团组织生活等形式,及时、全面、深入、准确地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结合贷款工作,有效实施了“三个到位”诚信教育,营造了良好的贷款工作氛围。一是认识到位。将诚信教育纳入学生全部教育之中,特别是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中,让学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政策;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进一步加强贷款毕业生诚信、还款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坚定其就业后按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二是分析到位。针对每个贷款毕业生,建立了包括学生学号、姓名、院系、身份证号、贷款时间、金额、学位类别、拟毕业时间、贷款合同编号、还款账号、联系电话等内容的个人信息档案,加强了申贷、在校生贷后及还贷管理,根据每个贷款学生学籍变动的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提醒贷款毕业学生了解自己的还款情况,有效降低了违约发生率;三是引导到位。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意识和品质。通过诚信教育的开展,学生的诚信意识明显增强,毕业学生的还款率不断提高。

同时,我院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广泛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主题活动,开展了“关爱生命,从我做起”主题教育;2013年4月21日,我院组织了“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向四川雅安灾区祈福、献爱心的赈灾活动,号召贫困生主动帮助自己周围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组织受助学生到敬老院

以及贫困地区小学开展公益活动,同时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灌输其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与社会责任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新要求。我院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同时,不断开拓学生资助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思路,使我院资助育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受到了广大贫困生的热情称赞。面对新的要求和任务,我院资助协作小组负责老师张舒迪表示,将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积极探索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使资助工作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帮扶更加有力、教育更加有效、效果更加明显。

资助育人活动总结

学生资助育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

小学“资助育人”主题班会教案

“学生资助育人”主题班会记录

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发挥资助育人作用

资助育人班会设计方案

学校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资助育人 激扬青春

浅谈高校资助育人

《学院“资助育人”主题活动报告.doc》
学院“资助育人”主题活动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