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教案

2020-03-02 08:36: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石 湖》

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按观察点的变动,移步换景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新旧石湖的对比,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壮丽河山和美好前景。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

(一)查阅字典、学习生字新词: 1.坍塌(tān tā):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塌下来。

2.苜蓿(mù xu):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作物。也叫紫花苜蓿。 3.胜景:优美的景色。胜,优美。

4.水波不兴( xīng):水面上不起波纹。波,波纹;兴,起。 5.渺(miǎo)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6.穑(sè):收割谷物。

7.进: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二)注释范成大的两首诗

范成大,字致能,江苏吴县(苏州)人。石湖是他的故乡。他任地方官时,注意兴修水利,减轻老百姓赋税,后累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一一八六年,范在石湖养病,晚年就在那里退居,号石湖居士。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凡绝句六十首,本文引用其中的两首(注释见后)。

(三)划分段落、归纳大意(见后)。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提问:《石湖》全文可分几段?按什么线索来分段?

可分三段:“前年……”

“去年春天……”

“事隔一年……” 2.提问: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简单交代前年从水路去石湖的情况。

第二段:重点描述去年从陆路去石湖所见到的景物,并展示今后建设计划的远景。

第三段:作者向往未来的石湖胜景。

(二)讲述第一段

前年,“我”从水路乘船经过石湖。当同船的人告诉我“这就是石湖”的时候,我对石湖的喜爱之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从哪些动作可以看出“我”对石湖的喜爱?

“高兴地站起来”,“到船头四处眺望”,“尽量欣赏石湖的胜景”。

我从湖心小岛那“残留着许多东倒西歪的太湖石”联想起石湖的过去。

同学朗读“是的……同情农民被剥削的痛苦”。

注释范成大两首诗:

第一首:早晨出去耕耘田地,夜里在家搓麻成线,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在养家活口。小孩子虽然还不懂得耕田织麻,但也在树荫下学着种瓜。

第二首:快要收割谷物时的农事是多么地艰难啊,怕雨怕风更害怕寒冷。上书请求天公再也不要掠夺剩下的这一点点收获了。这些谷物一半要偿债,一半要交租税的啊! 启发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引用范成大的这两首诗? 使读者感受江南田园的情趣,表达对石湖的喜爱之情;石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处名胜古迹,石湖虽然这样美丽富庶,可是历来劳动人民却过着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生活。这与现在石湖相互映衬,突出主题。

(三)讲述第二段

去年春天,“我”从陆路乘车去石湖。这次是专程去的,因此看得很仔细。这段是全文的重点。

一位同学朗读“我们就走这一条公路去石湖……锦绣般地在脚下展开”。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有关“我”游石湖的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立足点变化:公路——湖边——山上——山巅。走公路由“远远望见”到“渐渐走进”再到“进去看”。

学生默读。提示:“我”三次写湖水,各从什么角度去写的。使用了什么不同的词语。

第一次写湖水的静态,用“渺茫”、“躺”等词语;第二次写湖水的动态,用“荡漾”、“缓缓”等词语,还仿佛听到了它“轻轻地拍着石岸”的声音;第三次写湖水的色彩,用“粼粼”、“金光”等词语,还运用想象仿佛看到湖面“翻来复去”。

三个学生分别朗读三写湖水的段落。提示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我”对湖水的描绘会有不同?它取决于什么?反映了“我”的什么心情?

先提问,后归纳:随着人物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点的不同,因而观看到的景物也不同。作者描绘的顺序先是由远而近,再由近及远,曲折有致,富于变化,这就是移步换景的写法。这样写来层次井然,画面清晰,同时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季节特征和地方色彩,把“我”对石湖乃至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有感情地朗读全段。

学生默读下面“这里的湖水……”三个自然段。要求学生抓住描绘未来石湖的主要词语,不看课文讲述未来石湖的景象,并回答写这三段话说明了什么。

先提问,后归纳:“绿化”、“幽深”、“整洁”、“公园”、“工人疗养区”等词语,展示未来石湖的建设计划,对比石湖这个过去时代诗人的园林,从而深化了本文的主题,说明“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四)讲述第三段

全班朗读,强调“相信”、“一定”等词语,进一步表达自己对未来石湖的祝愿。 课后反思:

我这篇教案安排了一个课时,教学设计可以分作两部分:一是预习,一是讲读。

预习,教案设计了具体的要求:1.对课文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学生参照注释,基本上在预习中解决,2.对生字、新词,学生在预习中查字典,先弄清字词的本义,3.学生参照注释对范成大的两首诗先作字面上的疏通;4.划分段落,归纳大意。并要求学生读读、想想、划划、说说,用书面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也保证了课堂教学重点的完成。

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讲述法。一方面,设计了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和概括复述训练,以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教师的讲述,旨在理清散文的线索,抓住课文移步换景描绘景物的方法,紧扣遣词用语的准确生动,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散文的意境和神韵。这两方面恰当的配合,勾画出散文完整的意境,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思想品德教育自然地融汇在讲读教学的过程中,毫无说教的痕迹。

我这种教学设计适用于学生基础较好的班级,对一般水平的班级,可考虑在课内完成,教学时数可为两课时。

课上得较成功。

苏州石湖景区导游词

苏州石湖游船导游词

皖北明珠“新石湖”

石湖中学元旦致辞

石湖高中数学教研计划

《湖》教案

《湖》教案

石湖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报告

石湖居士诗集的解析

石湖中心小学支教方案(推荐)

《石湖教案.doc》
石湖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