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绿洲

2020-03-02 04:47: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8、沙漠中的绿洲

教材分析: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二、过程与方法

1、搜集资料和图片,了解阿联酋的地理位置以及沙漠的概况。

2、引导学生通过沙漠和绿洲的对比,来体会阿联酋人民的伟大壮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2、观察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式来揭示课题

1、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比如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

2、读好课题。沙漠中竟然建起了绿洲,真让人不可思议,更令人赞叹,能读出这种味道来吗?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想一想。(学生自学)

1、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情况——指读小黑板上的生字。 (2)、指导写字:

“劣”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的太长。

“价、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3)、检查词语掌握情况——抽读词语卡片。 (4)、指民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霎时:极短时间

纵横交错:横一条竖一条,交相错杂。

源源不断:连续不断。

板结:土壤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灌水或降雨后地面变硬,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不读破句,及时帮助学生正音,使学生读得准确、流利。

3、重点句指导

(1)、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2)、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3)、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三、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阿联酋在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阿联酋人民付出很大的代价把沙漠变成了绿洲。

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四、课堂小结:

阿联酋的人们是怎样改造恶劣的沙漠,让一座座绿洲在沙漠中星罗棋布的呢?我们下节课将走进沙漠中的绿洲——拜迪,共同去感受那令人惊叹的景像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进入新课

1、给下面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霎(

)时

恶劣(

侍(

)弄

适(

)宜

良(

)好

二、走入“迪拜”,感受“绿意”

教师: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沙漠?

(无边无际,黄沙满天,不毛之地,寸草不生,荒无人烟,干旱酷热,缺乏水分,环境恶劣读一组有关沙漠的词。)

教师:可是,在阿联酋的沙漠中有片片美丽的绿洲,这多神奇啊!你们想见识一下这片神奇的绿洲吗?好,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我们登上了去阿联酋的飞机。八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阿联酋上空。我们会看到什么呢?教师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到处、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的情景)

教师:我们在高空惊奇地看到了沙漠中那象征生命的绿洲,想下去看个清楚看个够吗? 好,那我们的飞机就在阿联酋茫茫沙漠中的一个绿洲----迪拜降落。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读后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二自然段

三、精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师: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迷人。而这迷人的绿洲却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这沙漠中绿洲是怎样来的呢?让我们听听阿拉伯朋友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把你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画下来,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自学)

(全班交流)

a、环境之恶劣。

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据说这里每种植一棵树的成本在3000美元以上。

教师:在农村,培养一个孩子约两万元左右,那么培养一棵树大约是多少?可是老师却不太相信,难道培育一棵树要这么多钱?所以我想这样读:“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谁能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服我?

(因为环境恶劣,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师小结:那儿的气候炎热干燥,一年之中很少下雨,沙漠中还时常会有沙尘暴。土地咸而板结,水也是咸的,环境十分恶劣,是块不毛之地!

b、建设之不易。

教师过渡:还有什么地方也得花钱?

出示: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从国处买来”要花大量的财力。“挖、填、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师小结:

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很不容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辛勤的劳动。说到这儿,老师完全相信了这句话。我的问号改成了感叹号。谁 能替 老师读?

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育一个孩子!

C、代价之巨大

教师:让我们来算一算,一棵树是两万,两棵呢?三棵?四棵?五棵?十棵?一百棵?一千棵?那么,建一个中心公园得多少钱?建一座城市付出的代价更是惊人的。算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

教师小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绿洲,真可以说是“不惜代价”。因为他们认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出示并齐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教师:过渡:让我们沿着宽阔的林阴大道边听边走,跟随友好的阿拉伯朋友继续前行,前面就是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啊,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好美的景色啊!快进去好好欣赏一番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到7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这部分内容的一句话。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教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学生交流。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公园里的小树,小草,小花,请闭上眼想象,“呼呼呼-------”一阵狂风吹过,黄沙漫天飞舞,沙子迷住了你的眼睛,弄脏了你的脸和头发,你们觉得怎么样?想干什么?好,我就是园林工人,让我拉出大皮管,打开水龙头,“沙沙沙------”一阵雨雾洒下来,把你们淋得干干净净,感觉怎么样?这么一洒,树叶更绿了,小草更翠了,鲜花更艳了。你们就更漂亮了。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师生交流)

教师:只有园林工人才这么爱护花草树木吗?你从哪里看出?读:地上没有 叶„„

教师:是啊,阿联酋人民人人爱护花草树木,个个自觉保护环境。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沙漠环境恶劣,花草树木来之不易,能够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人们生活更美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四至六自然段)

三、联系实际,抒发感想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阿联酋看到这么美的绿洲,感受到这儿的人民对花草树木像孩子般的精心呵护,在今天的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呢?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

教师:生活在沙漠的人们,竭尽全力地想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生活在绿洲的人们,却正盲目无知地把绿洲毁坏成沙漠。人类啊,请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地球!

四、作业布置:

仔细观察题头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可以用上书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18、沙漠中的绿洲

环境恶劣

创造奇迹

咸而板结

绿树成荫

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

像爱孩子一样

精心培育侍弄

(有了绿树和鲜花,人民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教后反思:

在教学中,探讨“沙漠变绿洲”的过程,其实也是美育过程。人怎麽创造美?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具体,那就是要花大代价,要真心地去保护,最后才能永恒地享受。把美育的内涵引进来,通过反复地阅读引导,学生就能感受到美是具体的,美是要靠人类创造、保护的,美是有规则的。

沙漠中的绿洲

沙漠中的绿洲

沙漠中的绿洲

沙漠中的绿洲

沙漠中的绿洲

沙漠中的绿洲

沙漠中的绿洲

沙漠中的绿洲

沙漠中的绿洲 修改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doc》
沙漠中的绿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