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主要人物及其性格

2020-03-03 17:20: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阿非则远胜宝玉。孙曼娘为特出人物

姚木兰:天资聪颖,美丽端庄,识大体,开朗大方,有男孩子性格特征,会吹口哨,连书法也呈现苍劲有力的男子气,深受父亲姚思安喜爱。由于父亲开明的道家思想让其性格自由发展,想法不受拘束。幼时被拐卖于曾家结缘,从而结下曼娘金兰姐妹。跟曾荪亚两小无猜长大,和喜欢顺其自然乐天派的荪亚很投缘。15岁时和妹妹莫愁结识力夫,觉得立夫想法很有见地,鼓励当时年少立夫那些很突兀的想法。想过一想与力夫可能的爱情,但是还是觉得妹妹更适合立夫。在家人安排下和荪亚结成夫妇,一辈子生活在战争年代的坎坷中,却过得舒适安逸。经常异想天开而被荪亚封为“妙想夫人”,最后在躲避战乱的一路上收养了无数无数无家可归的孩子,母性的一面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新版的京华烟云只看的前几集,剧情让我望而却步。但是不说故事,个人认为赵薇的形象还是对的,她挺适合这样的人物的。只是要朝着新剧情的方向发展,只能选择不看了。

姚莫愁:比木兰小一岁,也是木兰一起长大的妹妹加知己。父亲的自由思想让她像木兰一样聪慧,但是想法更有见地。14岁西山相会立夫和傅先生的第一次就发表关于乾隆书法的高论和当时16岁的力夫争执不休,让当场所有文人都刮目相看。想法很深邃,性格很突兀,心直口快,跟木兰很乐天的个性不那么一样。在考虑自己爱情时大胆和木兰交换看法。跟同样想法突兀的力夫天生一对。强烈反对电视剧中莫绮文扮演的形象,大呼小叫不识大体搬弄是非的事情只有牛素云才做。

曾荪亚:曾家从小受宠三小子,调皮却也很老实,性格乐观,简单明了。小时候看木兰和曼娘刺绣,自己跑上来也想跃跃欲试,结果越弄越乱让全家人哄笑(这个场景也很经典)。由腊八粥一事和木兰结缘,和木兰育有阿曼,阿通,阿眉两女一子。由于战争南迁杭州,无心插柳的和当地美院女生曹丽华发展了一段婚外浪漫史,也被聪明的姚思安姚木兰父女巧妙化解,全家还和曹丽华成了很好的朋友。阿曼死于五沙镇压学生惨案,阿通和莫愁立夫之子肖夫表兄弟并肩上抗日战场,就幼女阿眉留在身边。尽管战争中的生活十分艰苦,但是荪亚和木兰的性格就决定了他们的乐观主义如诗如画的生活。

电视剧中的荪亚,呵呵。就不多说了。

姚思安:年轻时吃喝嫖赌的浪子,让当时的冯氏商家小姐未婚先孕从而仓促结婚。婚后突然看穿世事浪子回头,将家业全权交给冯舅爷打理,潜心学道。家中琐事都让姚太太掌管,但大方向的事情自己做主。经商思路也跟一般人不同,喜欢凝聚中华文明遗产的甲骨,文物废墟,王府花园。思想开明,不主张让旧封建思想束缚子女,不让女儿缠足,让女儿读书,甚至允许女儿学吹口哨,因而一对女儿都天资聪颖想法先进。晚年对人生有诸多领悟,属于一种让人高山仰止神仙级的人物,最经典的场景莫过于别人问他抗日战争能否打赢,姚思安沉着定闲地说问问曼娘,她说能赢就一定能赢,她说可能会输就没有希望。没看过电视剧后面部

分,如果电视剧错过了这个场景实在太不应该。

陈宝国的形象还算可以。

姚体仁:姚思安和冯氏未婚先孕产下儿子,作为姚家长子极受姚太太宠爱,想法幼稚,17岁时西山之游表达自己想法就和木兰莫愁姐妹及立夫之列相形见绌。姚思安联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浪子经历,便不多加管教,然而儿子并没有继承父亲的悟性最终自食其果。自幼喜欢姚太太家的宁波丫环银屏,后就认定银屏今生是其妻子。姚太太为让他断了这个念想支持姚思安送他去英国读书,却不成器造就了电视剧中荪亚和曹丽华的故事。生硬的搬到荪亚身上,痛哉痛哉。

孔立夫:出场的时候也是一个少年,自幼贫寒,但心比天高,母亲为了他读书卖掉了四川的房子,投奔北京傅先生资助的四川会馆。刚出现的时候是游西山,16岁,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但思想见地非常深,每次傅先生发表什么观点的时候总要字正腔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就引出了第一次莫愁跟他关于乾隆书法的争论,也第一次让莫愁和立夫彼此欣赏。立夫也第一次开始注意起这两位美丽而有个性的富家小姐。第二天莫愁和众女眷休息,男孩子个性的木兰带着小弟弟阿非与父亲傅先生立夫一起登险峰,一路上才有了第一次木兰和立夫面对面的交流。这次登山这些人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壮美景色,甚为感叹。而当木兰问起立夫今天看到的什么最美时,立夫说的却是山腰上的废墟遗迹,让木兰大大惊骇。几次不经意的谈话就让立夫的性格特征活跳出来,这段是描写立夫出场时刻的经典。还有一段,立夫和姚家来往密切了以后,莫愁常常向木兰提起立夫的鞋子太过于陈旧,而木兰却不以为然认为天性使然的立夫才好。在一次立夫的拜访当中,莫愁还是忍不住提了出来,却不知如何开口。木兰在一旁出题让立夫背千字文,提到“鞋”和“蟹”的相似读音,和南方“鞋”和“孩”的通用读音,最后顺理成章化解尴尬,也成功为立夫擦亮皮鞋故事,是在十分经典。在木兰姚思安和傅先生三人的支持下,莫愁嫁给了立夫。婚后常写讽刺文章唤醒国人斗志,也暗中帮助后来成为稽查军官的阿非禁毒,北伐过后南迁苏州教书。立夫莫愁南迁苏州跟荪亚木兰南迁杭州对比,也突显出这两对人的性格上的区别,可见林老先生塑造人物形象的用心良苦。后得一子肖夫,和木兰儿子阿通并肩上了抗日前线。南方战役也打响以后,夫妻俩和木兰夫妇商议西迁,并在四川回合。。。

曾襟亚:荪亚二哥,却从小被父亲严加管教,养成唯唯诺诺的个性。跟荪亚和木兰两小无猜相反,襟亚从小认为女人会给他惹麻烦,因而是曾家少数几个不喜欢木兰姐妹的人。生活轨迹基本根电视剧差不多,娶了素云又休了她之后娶暗香为妻。但是有一点跟电视剧是不一样的,素云的母亲马祖婆不是认为素云嫁给襟亚平亚都无所谓的,而是一开始就相中襟亚的。马祖婆生了一幅认官的眼睛,认为曾家三兄弟平亚太中规中矩,荪亚太不知天高地厚,而襟亚老实本分也懂得察言观色,是当官的好材料。所以她早就认准襟亚了。

冯红玉:林黛玉式的人物,一辈子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认定阿非就是自己的宝玉,从而体弱多病。林语堂写京华烟云前是想英译红楼梦的,最后他还是改变了想法,把黛玉的灵魂融入到红玉当中去。当红玉“芬芳过后总成空”之后,林语堂也不

禁失声痛哭。

姚阿非(也许电视剧中姚迪非的名字更好听点):木兰莫愁最小而疼爱的弟弟,出生在木兰被诱拐的那场举家南迁之前。体仁的失败使得姚思安更加关爱的教育幼子,得到父亲的指点和姐姐的呵护,阿非最终成为姚家下一代的顶梁柱。他跟红玉是有爱情的,在红玉活着的时候他对红玉也是专一无二的,所以不是电视剧中所说的只有兄妹之情。一句求签让红玉香消玉陨后阿非也无比痛苦,却促成了他和宝芬(电视剧中叫黛芬)的婚姻。木兰莫愁南迁以后阿非还是稳守着北京的姚家宅子,坐镇稽查局抗日。

曼娘:如果说电视剧迪非黛芬名字改得还算成功,那么曼妮这个名字实在太不适合,听起来很洋气,像是交际花的感觉,跟这样一个遵守传统妇道的女子完全南辕北辙。不多说了,曾文伯舅舅的孙女,从小清贫,在曼娘父亲丧礼上和平亚产生爱情,由曾文伯母亲做主订婚。而后和电视剧差不多。

曾文伯:地道封建官场守旧男子,跟姚思安大相径庭,却跟姚思安因买卖甲骨结缘。家中威严四方,绝对的家庭统治者。但却因思想守旧最后淘汰与历史洪流中。寇振海的形象还是情深深雨蒙蒙中的军阀,没有把他守旧的思想特征表现出来。

刘玉梨:曾太太,大家闺秀举止有教养,有女主人的样子。曾文伯第一任妻子生平亚后亡。刘而后嫁给曾文伯为续妻,生襟亚荪亚。三个孩子均视为己出,奈何平亚早亡。

潘虹的形象挺接近

桂姐:曾太太的陪嫁丫环,后为曾文伯妾,生爱莲丽莲。还是尽心尽责做好打理曾府的工作,通情达理,容易亲近。对于女主人曾太太也是从不越权半步。而不是电视剧中阴谋增加财产的富有心计的人。

赵永馨啊,演了一辈子可怜人怎么去演了被改编成这样的一个人物呢?

姚太太:一个比较目光短浅的母亲,反对女儿读书,建议缠足等都被姚思安否决,莫愁西山发表和立夫的争论也被姚太太作为女子无教养的行为而管斥。却溺爱长子姚体仁,最后对于骜桀成性的儿子却无法管教。姚体仁和银屏的故事即电视剧中荪亚曹丽华的故事。姚太太发狠夺过银屏的孩子不让银屏进姚家后银屏自杀。从而姚太太开始疑神疑鬼,精神状况一天天变差,最后弥留之际说自己把银屏逼上绝路是大错特错。

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论文

《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 读书笔记

《《京华烟云》主要人物及其性格.doc》
《京华烟云》主要人物及其性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