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

2020-03-03 15:15: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

——就调查四川外国语学院建筑工地的农民工

前言:

在放假之际,在川外的朋友的带领之下,对川外新校区(山上) 附近工地的农民工进行了基本情况的随机抽样访查, 主要问题涉及基 本的法定权益保障情况(见附表) ,对川外农民工基本情况有了较为 清晰全面的认识。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四川外语学院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共调查了 30 人

(二)调查方法: 问卷(见附表)调查与随机性提问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农民工基本权益严重缺乏法律保障

结果显示,86.67%农民工都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他们 甚至没有签订合同的概念, 更没有签订法律规定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社会保险和劳动权益严重缺失;休息权利也得不到 保障,60%平时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80%周末也处于工作状态,并且 基本上没有加班费;60%认为施工安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环境较恶 劣;虽然工资大部分能基本按时发放,但劳动强度大,时间长,负担 沉重;值得注意的是存在这样的一个农民工群体,他们(占调查总数 的 80%)不具备专长的技能,对市场劳务信息一无所知,迫于生计,作为临时工由当地包工头统一召进来,与建筑单位并不发生直接联 系, 这样一来他们的境遇就更为艰辛, 做各种杂活, 从而收入不固定, 工资要根据劳动力状况(老、壮、轻,老年群体人数较大)及劳动强 度来定,实际上评判权是握在包工头手里的,工资发放也是由包工头决定的,这样,这些农民工遭受着双重的剥削与欺诈。另据了解,这 些情况都是普遍存在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 民将进入城市,他们的辛勤劳作一方面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成了一批人压榨的对象,肥了个人的腰包。更可悲的是他们 并没有被城市真正接纳,处于边缘的地位。这是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他们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是对良知的拷问,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市场调节作用日 益彰显。 劳动力市场化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不断加 快。与此相反,传统管理体制仍未得到根本改革,城乡隔离模式下的 许多制度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 充分有效地保护。由于历史及制度形成的城乡差别,农村居民与城镇 居民差距显著。与这两个群体相比,由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则形成了 一个相对庞大的“中间阶级” 。一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工根 本无法享有许多由《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地位十分低下;但与仍然 留在乡下的农民相比,则这些人致富快,条件相对要好得多。正如胡 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的 那样, 在一个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农业国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 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在目前这种条 件下,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对农 民工的差别对待是于法不容的, 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因此,从制度上消除不合理的障碍,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 护,既是广大农民工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二)随机提问访谈结果:

缺乏技术的老年工与具备一定技术的青壮年工的差距较

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工地上相对一些脏活, 累活,几乎都是无技术的老年人,他们靠着纯粹的苦力挣钱;而相对 年轻的劳动工,大多是或多或少地会些技术,相比之下,他们的活儿 更要轻松且工资更高。

整个工地上,50 岁以上的农民工占到了 16%,由于不懂得技术, 他们都在从事着最基础最苦力的体力劳动。 工地上 20 到 40 岁的人占 了 64%,这群年轻的农民工,大多身怀技术,在工地上从事着与自己 的技术相关的工作,相比之下轻松许多,工资也高出一截。

在对所有的 30 名采访者进行总结以及从包工头处了解到的数据 进行归纳后, 我们将年轻农民工和年老农民工的工作生活及精神压力 等各方面做了对比,得到了如下结论:

三、建议(或对策) 建议(或对策)

经过此次的调查,我们根据农民工实际情况,我们了解到了以上 的现状与问题。农民工的处境较之以前有所改善,但普遍维权意识淡 薄。工资都是以天计算,也大都能按时发放。工人们对工作环境、住 宿条件、食堂等也都基本满意,但在签订劳动合同及保险这一部分大 多数人表示不清楚,尤以年龄较大的工人为主。采访的 9 人中,只有 两人明确说签了劳动合同,一人有购买保险,而这三人都是有技术的 年轻工人。 年纪较大的工人们大多回答说没有签保险, 但如果有工伤,老板肯定要给钱。 这种保险制度就仅仅是这样简单的口头协定吗?如果真的受伤, 工地方面具体应该承担多少?太多的问题都没有书面说 明。如果他们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属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兄 弟是否知道怎样维权,他们的呼声是否会被轻易地忽视或掩盖。怎样 去改善现状呢?

(一)完善农村基础文化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完善农村基础文化教育, 基础文化知识是了解法律知识的前提条件。

目前世界上每 10 个文盲中就有 1 个是中国人,其中我国 90%的 文盲分布在农村,一半文盲在西部地区。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扫 盲工作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历史性成就,成人文盲率由 10 年前的 22.23%下降到 8.72%,但文盲绝对数仍高达 8507 万,多在西部等不 发达地区。在农村贫困落后地区,已经形成恶性循环(06 年数据)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如果无法识字则失去了与外 界信息联系的基本桥梁,更无法说科学技术、法律知识等。在我们采 访到的年龄较大的农民工中,有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现象。 虽然《义务教育法》已颁行二十多年,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 十多年了,但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硬件建设 投入仍然过少。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校舍、实验教学设施、体育场地 和器材、艺术教育设备、图书资料无不或有缺项,或数量不足,办学 条件达基本要求尚须时日。当下的农村教育尚有很多问题,老一辈的 他们条件就更艰苦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大力重视农村教育问题, 从现在抓起,普及农村教育,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这既保障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又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加强农村成人职业教育,提高生存能力

加强农村成人职业教育, 除了基础教育,农村的成人教育也是十分需要的。

成人教育同时也可以和基础教育相结合, 结合实际开创有特色的 职业教育。从而农村学员不仅可以得到文化知识,还可了解到城乡地 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等。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青壮年农民 进行周期短、见效快的实用技术培训。 对于务工农民应加强岗位培训, 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要有针对的进行基 本的法律常识的培训,提高务工农民的维权意识。

(三)完善农村公共社会保障体系,让“老年农民工”老有所依 完善农村公共社会保障体系, 老年农民工” 在我们的调查中,老年农民工并不少见,他们微微佝偻的身影 让人印象深刻。 为什么年纪一大把了还出来务工?他们给出的答案多 少有些无可奈何, “田里弄不着钱” ,有的还是要供养已经二十多岁的 孩子“儿子在驾校上学,每个月还要一两千块钱” ,还有的老人家认 为家境不好, 自己出来干活理所当然。 可是这毕竟是辛苦的体力劳动, 有些活年轻人干起来都有些吃力了,何况他们。

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进入老龄化行列,以下 是山东省某县农村老年人目前生活状况。在被调查的 60 岁以上老年 人中有收入但不固定的占 50%;没有收入来源的占 10%;有固定收入 来源的仅占 40%。70%的被调查者认为本人的收入基本能满足自己的 消费需要;不能满足需要的占 30%。在生活方面,有 80%的子女经常 过问老年人的生活,20%的子女偶尔过问。33.3%的已与赡养人签订了家庭赡养合同,在这部分签订赡养合同的家庭中 60%可以得到执行, 40%的得不到执行。

农村缺乏公共社会保障。 “养儿防老” ,依靠子女及亲属赡养老年 人,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今天,这一传统由于种种原因正被大大 削弱,特别是在农村。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社会保障制度 能否在农村地区同样地实施,是我们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占全国人口 70%的农民基本没有社会保障。目前,政府的策略是:首先扩大城镇 社保的覆盖面,对于农村,政府则鼓励有条件的较富裕的地区尝试实 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当下我国还有很多农村地区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小康, 在那里推 广社保制度肯定是有很多问题的。 这关键要看我们是否关注农村老年 人的利益,是否能结合实际。在政府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多 种形式的有效措施,例如建立老年人关爱中心等,在满足其基本生活 需要的同时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与帮助。当 然这种形式还需要长时间的打磨,以及农村思想观念的转变。山西省 朔州市某乡从 2007 年 7 月 1 日起, 开始为 65 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月 发放 30 元的生活补助。这是我国农村老人第一次制度化地享受政府 “生活补助” 。有开始就会有发展,在祖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 下,相信我国的农村也会越来越好,农村的老人们也会越过越舒心。

附表:

农民工基本情况问卷访查(川外建筑工地)

(以下小括号内数据为调查统计数据)

1 您来自哪里?

A.重庆本地(26 人)B.外地人(4人)

2.您年龄在哪个范围?

A 20~30(8 人) C 45~50(8 人)

C 30~45(10 人) D 50~60(4 人)

3.您属于固定工人吗?

A 是(5 人) B 不是(25 人)

4 那你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呢?

A 技术工(6) B 杂工(24)

5 有没有与工程单位签订合同?

A 有(4 人) B 没有(26 人)

6.是通过包工头进来打工的吗? A.是(24 人) B.不是(6 人)

7.工资多少是有包工头决定的吗? A.是(24 人) B.不是(6 人)

8 工资能按时发放吗?

A 能按时支付(25 人) B 不能,有时拖欠,但最终会付清(5 人)

9 大概一天能挣多少钱?

A 30~40(14 人) B 40~50(2 人)C 50~60(8 人) D 60 以上(6 人)

10 在法定假期里,国庆中秋放假了吗?假期期间加班有加班费吗? 如果有,是多少?

A 在法定节假日放了(4 人)B.没放,但是有加班费(6 人)C.没放,只有平时工钱(20 人)

11 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延时有加班费吗?

A.8 小时以下(6 人) B.8~10 小时,有加班费(6 人) C.10 小时以上,无加班费(18 人)12 周末休息吗?假如加班,有加班费吗?有多少?

A.休息(6 人) B.不休息,无加班费(24 人)

13 有没有签订保险?(法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

A.有(4 人) B.没有(26 人)

14 工地宿舍居住条件如何?

A.较舒适(6 人)B 一般(16 人) C 较差(8 人)

15 工地伙食怎么样? A 较差(5 人) B 一般(8 人) C 较满意(17 人)

16 生病了、受工伤了怎么办?

A 主要自己出钱去治疗(18 人) B 主要工头出钱去治疗(4 人) C 停工回家(8 人)17 工地安全设施条件如何? A.较完善(4 人) B.存在不足(8 人) C.存在较大隐患(18 人)

城市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问卷

农民工生存现状

市环卫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存现状社会调查

城镇背景下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

农民工生存就业调查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

农村留守人员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doc》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