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名著选修读书报告

2020-03-03 13:12: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茶花女》读书报告

写作背景:作者小仲马,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与一个裁缝女工的私生子,这种身份是他的童年时代受尽讥笑,成年后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1848年发表的《茶花女》,随后他本人把它被改编成戏剧,一举成名。作品通过出身贫困的名妓玛格丽特和税务官之子阿尔芒的爱情悲剧,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塑造了一个不甘堕落、心地善良的茶花女形象,忠实地再现了七月王朝时期的社会现实。

简介:美丽的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为寻找新的生活来到巴黎后,由于举目无亲、生活无着落,不幸沦为娼妓。成为权贵的玩物——交际花。因为与玛格丽特偏爱孤傲的茶花,并常把茶花拿在手中,人们就叫她称“茶花女”。涉世未深的外省青年阿尔芒在剧院偶然与玛格丽特相遇,两人一见钟情。由于残酷的社会现实造就了两人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悲惨命运。

再一次合上《茶花女》,心绪久久的不能平复。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它落下了同情和伤心的眼泪,但它令我长久不息地难过和同情。 这是一段令人感动、让人同情的凄美爱情。没有华丽文字的修饰,但那真挚的感情对白却体现得 淋漓尽致,让每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快乐而快乐,为他们的悲伤而悲伤,为他们的悲剧而哭泣。

我想作者之所以称玛格丽特为茶花女,不单是因为玛格丽特装饰打扮时总少不了一束茶花,更深层的意思是玛丽特的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一样纯洁。而玛格丽特被看成是风尘女子,只不过是因为人们把“风尘”的观念套在她的身上而已!因此,当她与阿尔芒走在一起的时候,不仅受到经济的制约——老公爵停止了给她费用、债主纷纷上门逼债;还受到了道德的谴责——阿尔芒的父亲反对、社会对他们白眼。茶花女也就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一朵永远美丽的“邪恶之花”。正如亨利·巴塔伊说的那样:“茶花女将是我们的世纪之女,就像玛侬是18世纪之女一样。”正是两个具有叛逆性格的角色,演绎了悲壮心灵的爱情故事。玛丽特违反了她作为一个风尘女子的角色,她要像一切健康的女性那样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但这违背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势必要遭到社会的唾弃和谴责;而阿尔芒背叛了作为一个“清白”人家后代应该遵守的世俗习惯而去爱风尘女子,这也不符合道德准则,同样等待他的结果是无情的扼杀!

玛丽特无疑是伟大的,为了追求与阿尔芒的爱情,甩开对她纠缠不清的伯爵;卖掉自己的马车、披肩,典当掉钻石首饰,而不要阿尔芒一分钱。尽管经济困难,但是玛丽特没有听

从别人的劝告而回到伯爵的身边,而死心塌地地与阿尔芒在一起。然而好景不同,阿尔芒的父亲单独找玛丽特,恳请她还回他儿子和家庭清白。玛丽特只好牺牲这段爱情,与阿尔 芒不辞而别,回到了伯爵身边。不明白真相的阿尔芒辱骂玛丽特,还把一张500法郎的“夜度价格”送给玛丽特。这明摆着说玛丽特把爱情当作了商品出卖。这位至死都喊着阿尔芒名字的女人还不为自己的所深爱的人理解,她的内心受到了多么大的委屈啊!她本可把真相说出来,可是他没有!她为了爱而牺牲了自己,这样的代价太大了,可是她没有怨言,只是把内心的感受它写进日记……

玛格丽特怀着亚芒的爱情离别生命,茶花在泪光下凋落,我心中的爱情似乎就是这样凄美迷人的。当阿尔芒重回到巴黎时,从日记中,阿芒才知道真相。“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原来当初玛丽特离开他是她听从他父亲的请求……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茶花女的故事令人悲痛心碎,在读者流下同情的泪水时,也给人留下深沉的思考。茶花女的所作所为都映射出了女性与命运进行不屈的抗争。茶花女的悲剧是社会与人性的双重悲剧,她用命运谱写是一曲追求人性美的赞歌。

一个人内心都有一份自己最纯洁的追求.不论世界怎么变,外界的压力有多大,我们都一定要坚持守护好这美丽的种子,让它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开花结果.这是我读《茶花女》最深的感触。合上书,我告诉自己,世界再变,外界所给予的压力再大,都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自己内心中那一分小小的净土。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终有一天它就会开花结果,它就能成功。 。

世界文学名著简介

世界文学名著读后感

世界文学名著百部

世界文学名著100部

“世界50大文学名著”

世界文学名著读后感

世界文学名著精华

世界文学名著鉴赏

世界文学名著简介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世界文学名著选修读书报告.doc》
世界文学名著选修读书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