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寻变》读后感

2020-03-03 07:59: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国教育寻变》读后感

承德县第二小学 牛丽

作为一名教师,平时经常跟孩子们说读书的重要性,可真当自己看起书来,总有百般推辞的理由。坦白的说,最开始拿起这本书,我只是为了完成校长留的作业。当我在百度里搜不到相关的内容时 ,我无奈打开这本书,粗略的浏览起来,然后由快到慢,从充满疑惑到恍然大悟,最后是深深的反思和期待。

《中国教育寻变》为近年来难得的一部教育力作,对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在十一学校浸泡四年之久(约1500天),全程跟踪观察、记录了这所学校的变革历程。书中大量的细节展现了学校转型的艰难和突破,展现了十一教师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智慧。这本书回答了“学校改革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等诸多问题,也回答了社会各界对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各种猜测、不解、臆断甚至质疑,更向大众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正在发生什么”。掩卷读罢,令人心生无限感慨,对中国教育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

读了这本书,有几点较深的体会:

一.自由——教育本质的回归

影响学校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有两个:一是升学主义。对分数、对名次的追求,在今天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拿初中来说吧,为了学校在中考中有好的成绩,不少学校在中考前劝说那些学业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让他们放弃中考。学校之间暗地里也互相比拼,看谁动员的学生多。一些教师因为“成功”动员走一名学生而欢欣鼓舞。凡是和升学挂钩的事情,学校都非常认真,精益求精;凡是和升学无关的事情,学校就“掏掏浆糊”,得过且过。二是管理主义。一刀切的管理要求、口号式的教育方式、下指标的职称评定、等第制的学习评价、长官式的管理理念„„都是管理主义的直接体现。管理主义的着眼点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尽量学到、得到最好的东西,而是为了将他们划分等级;不是为了让教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自己心爱的事业中去,而是为了让他们沦为考试或者管理的机器。

要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就要承认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发展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不能用相同的教育供给来应对孩子们之间各不相同的差异和需求,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不同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十一学校从尊重孩子的差异、呵护孩子的天性出发,启动了这场艰难的转型。

学生的转变不容易。原来什么事情都有老师们管着,自己到学校的任务就是上课,努力考出好成绩来,现在忽然要让自己来选择学什么、什么时候学了;原来有什么事情可以和班里的同学商量,或者和班主任商量,现在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没有了,班主任也取消了„„面对眼花缭乱的课程,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颇有主见地做出各种决定,很多孩子内心是慌乱的,就像还没有学会游泳就被丢进了游泳池,虽然拼命地在里面“扑腾”,但却没有章法。

教师的转变更不容易。从以自己教为主的课堂向以学生学为主的课堂转型,不是说一下就能做到的,需要教师从过去关注教材和教学内容转向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做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和分析;要改变自己从教以来的习惯做法,去尝试一种新的、前景未卜的教学,教师心中更是充满着恐惧,每个人都害怕不可预测的一切,大家需要确定性,需要触摸得到的现实感;当孩子们已经逐渐放得开,以平等者的姿态和教师进行对话时,教师往往还不如学生,他们身上过往的痕迹太重,反倒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学生着急、教师着急、家长也着急。是退回到原来的教育教学状态,还是继续坚持向着自由而转型?十一学校选择了后者。在无尽的焦虑中,老师们慢慢地发现,这些被老师们控制着显得特别弱小、需要扶持的孩子,在获得了自由之后自身的力量变得特别强大,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了,释放出从未有过的潜力。孩子们率先适应了这种自由的状态,他们不再要求回到过去,常常为争取更多的自由和学校、和老师据理力争。老师们焦灼的心慢慢地平静了下来,他们逐渐意识到,最好的教育原来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教师其实可以不用操那么多的心,学生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于是,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课程资源上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纵横捭阖,这种自在的、拥有充分专业自主权的工作方式,让他们身心放松,也离理想的教育更近了些。

真正的自由,一定是建立在基本的规范之上的。十一学校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引导师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教育转型的稳步推进。

课程——服务学生的需求

当老师们关注到孩子之间的差异时,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同样是学这门课程,有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大学预科的水平,而有的孩子还仅仅是入门级的,班级同学之间的差异巨大;面对差异如此巨大的学生群体,教师授课的过程必然顾此失彼。分层或分类,成了教师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分层分类的核心是重新设计教学的内容,是对知识体系的重新认识和整合,而不是对内容难易、深浅、多少、快慢的区分。比如人文与社会领域的课程就被分为两类,Ⅰ类课程用于选修工程与经济学、数理方向以及出国留学方向的孩子;Ⅱ类课程主要满足选修人文与社会方向参加高考的孩子。比如数学课,就被分成了六个不同的层级,供不同需求的孩子加以选择。数学Ⅰ是针对那些平时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来开设的,希望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有一段愉快的数学学习时光,帮助他们获得自信;而数学Ⅵ则是一门荣誉课程,是针对在数学方面非常有天分的孩子开设的。十一学校的教师们明白,如果内容不改变,仅用一套教材简单地分层分类,就失去了分层分类的意义。

分层分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教学如何组织。原来一个教师至少可以包两个班级的课,随着分层分类和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一门课程所需要的教师比以前多了,所需要的教室也要增加不少。孩子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多了,需要给他们提供的自习空间也要随之增加。资源的盘整和最大化的利用,成了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学科教室的建设、校友以及在校的高年级学生、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都被学校充分利用了起来。学校的各种设施尽最大可能地向学生开放,连校长的办公室也成了学生活动的乐园。当大家都把课程作为学校的产品,把学生看作服务的对象,把他们的需求作为服务的内容,把他们的满意度作为评价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准时,学校的课程就会真正成为孩子们求知的沃土。

在已经分层分类的课堂上,教师依然发现孩子们之间的差异。于是,在不少老师的课堂上,出现了一部分孩子在听老师讲、一部分在做实验、还有一部分在小组讨论的情境。这还不够。十一学校的决策层依然感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于是在期中考试之后,为期两周的小学段推出了。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教师不上一节课,孩子完全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节奏。可以在学校里学习,也可以走出去开展社会实践,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的乐趣。这一家长担心、教师担心、学校管理层其实也有点担心的课程改革举措,经过真实的实践之后发现,孩子们是如此地欢迎,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好。

雅斯贝尔斯说:“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而唤醒的路径就是给予孩子充分选择权的课程。正是这些自主选择的课程,让孩子们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身的潜质,这种因发现的喜悦所带来的探索和学习的内生动力,为孩子们持续沉浸在课程学习之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渐进——遵循教育的规律

任何变革,只能在教师身上发生,只能在课堂上发生。任何改革,对教师来说都是革自己的命,如果教师自己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就非常困难。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改革都不能是颠覆性的,必须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去做,让大家在不经意之间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效益,增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念。

十一学校的改革,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进行的。

让学生走班的改革,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是建设一批学科教室,让孩子们上什么课就到什么学科的教室里去,整体走班,在教材、教师、学生这三要素之外,感受教育环境对学习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步是上午整体走班,下午设置更多的选修课程,让孩子们根据自己所选的课程走班,让建设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在教师的脑海中扎下根来;第三步是将所有的课程分层分类,取消原来的班级建制,全面实行走班教学。

课程建设也走过了类似的历程。第一步是将原来集中在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的教学资源分拣出来,按照教师所教课程的特点搬到学科教室中来,让资源离学生更近一些;第二步是让资源进入到教学环节,让那些唾手可得的书籍、实验器材、辅助设备等,成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用具。这对长期以来两支粉笔一堂课的老师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三步是依据学生的差距,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制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校本教材,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让资源得到最为恰当的利用。

教师参与课改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最初的学校课程研究院就只有一位教师,既是院长又是跑腿的,由他来策动学校课程的改革。然后是几个学科教师的跟进实践,再后面是一个年级组的改革探索,接下来是更多的年级组教师的加入。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让所有的人都理解改革的意义并同时参与到课程改革之中是不现实的,一个智慧的管理者要学会等待,等待着每个人走过自己的心路历程。

虽然只有四五年的时间,我们已经看到了十一学校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正是在每天一小步的改变中逐渐积累、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这本身就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

《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

寻千里马读后感

《寻枪》读后感

《寻枪》读后感

3《中国教育新风暴》读后感

寻猫奇遇记读后感

寻路中国读后感

寻路中国读后感

寻千里马的读后感

《《中国教育寻变》读后感.doc》
《中国教育寻变》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