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

2020-03-01 18:43: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讲 义 植物分类 1.重 1.重 植物。 2.难 2.难 点:正确理解植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和各类植物之间的相互区别 3.基本要求: 3.基本要求: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植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和各类植物之间的相互 基本要求 区别,掌握各大类群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常见的代表植物和各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4.教学方法: 4.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 5.课时分配: 5.课时分配:理论 2 课时分配 6.教学内容 6.教学内容 : 分类基础; 7.课的引入 7.课的引入 第八章

一、两种分类系统: 两种分类系统: 人为分类系统:不是根据植物的自然性质,也没有考察彼此间在演化上的亲疏关系,就

一、两 个特点或应用价值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 化学、植物生态学等不同角度,反映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及彼此间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将植物界 50 万种以上植物分为 16 个门

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一)植物界的分类单位(taxa): 植物界的分类单位(taxa): (taxa) 界、门、纲、目、科、属、种(species)、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变型(Forma)、种 (Species)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是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理类群, 同种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彼此杂交可以产生后代。 种群(Population):在一个分布区的所有种内植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二)植物界分类的依据: 植物界分类的依据: 1.形态学依据:依据形态结构特征分类。优点是:直观、简便。 2.细胞学依据:以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性质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 3.化学依据:植物的化学组成随种类而异,因而化学成分可以作为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植 物碱、酚、萜、糖、蛋白质、DNA 等等。常用的有血清学方法和电泳分析法。 4.分子生物学依据:在染色体 DNA 结构上寻求分子水平差异,作为分类的依据。 5.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学依据:利用电镜技术研究植物在超微结构的差异作为分类依据。

(三)植物命名法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在命名上十分混乱,往往存在同物异名的现象,如番茄,南方称 为番茄,北方称为西红柿,英语称 tomato ;马铃薯,南方称为洋芋,北方叫土豆,英语叫 potato, 此外还有同名异物的现象,如黄瓜香,可能是荚果蕨,也可能是地榆(蔷薇科)。 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1753 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巨著«植物种志»中,提出了 为植物命名的双名法。双名法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为植物命名。 属名 + 种加词 + 命名人缩

写 属名:一般为拉丁名词,词首大写。 种加词:一般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形容词一般与属名在性、数、格上一致,开头字母小 写。命名原则: 1.优先律原则:植物新种名称的发表有优先权,符合法规的最 早发表的名称为正确名词。 2.单一原则:每种植物只有一个合法的正确名称。 1.重 2.难 物。 3.基本要求: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被子植物主要特征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 区别、各科的识别要点及代表植物。 4.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5.课时分配: 5.课时分配:理论 4 课时分配 生物工程系 《植物及植物生理》精品课程建设组 点:掌握各大类群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依据,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识别常见代表 植物分类 点:熟练掌握个主要科的主要识别特征和代表植物 点:能够正确运用花图式和花程式表达各科的主要特征以及运用主要特征鉴定各科植 讲 实训:6 6.教学内容 6.教学内容 : 第一节 被子植物一般特征

一、具有真正的花

二、具雌蕊

三、具有双受精现象

四、孢子体高度发达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基础

一、被子植物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和分类原则: 被子植物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和分类原则: 义 花部从螺旋状排列变为轮状排列;各部分从多数、分离变为定数、合生;从整齐到不整齐;从 虫媒到风媒;从两性到单性;从双被到单被,无被;从下位花(子房上位)到上位花(子房下位)。

二、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演化及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演化及分类系统: 关于被子植物的演化发展有各种不同的见解,总的说来有两派学说:

(一)假花学说:被子植物的花是由花序演化来的,不是一个真正的花而是一演化的花序。根 据假花学说,柔荑花序类植物无花瓣,单性、木本、风媒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有花瓣,两性, 虫媒传粉等是进化的特征,所以被子植物的木兰科,毛莨科是较进化的类型,单子叶植物位于双子 叶植物之前。

(二)真花学说:被子植物的花是由裸子植物的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根据真花学说,两性 花比单性化原始,花各部分离、多数比连合、有定数为原始,花各部螺旋状排列比轮状排列原始, 固认为木兰目和毛莨目是被子植物本木与草木植物的两个起点,无被花和单被花是双被花退化的产 物,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原始。 由于被子植物的原始代表植物已经绝迹及化石资料的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为大家所 公认的、完善的、真正反映系统发育的分类系统,现较为流行的四个分类系统为 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

塔赫他间系统和克郎奎斯特系统。 1.恩格勒系统(假花学说) 这一系统是德国植物学家思格勒(Engler)和柏兰特(Prantl)于 1897 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 一书中发表的。共 45 目 280 科,将柔荑花序类植物当作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型,把双子叶植物分为 古生花被亚纲(离瓣类)和后生花被亚纲(合瓣类)。此后几经修订,成为 62 目 343 科,基本框架 未变,并把单子叶植物移至双子叶植物之后,《中国植物志》和我国各大标本馆科目的安排多采用 1936 年 11 版的思格勒系统。 2.哈钦松系统 这个系统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在《有花植物科志》(1976)一书中提出的,1973 年修订,由 原来的 332 科扩展到 411 科,这一系统以真花学说和单元起源为理论基础,认为双子叶植物以木兰 目和毛莨目为起点,分别演化出木本与草本平行的两大支。无被花和单被花是由双被花退化的产物。 本系统比思格勒系统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坚持将木本和草本作为第一级区分,导致许多亲缘关系 较近的科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五加科、山茱萸科分开在系统位置很远的 2 处,因而很难为人接 受,我国华南、西南各大标本馆中标本的安排扣出版物的科目次序采用此系统。 3.塔赫他间系统 这个系统是原苏联植物分类学家塔赫他间于 1954 年发表,几经修订,现该系统包括 17 亚纲, 71 超目,232 目,591 科,该系统认为被子植物是单系起源的,木兰目最原始,毛茛目起源于木兰 目,草本植物来自木本植物;茅荑花序类各目起源于金缕梅目;单子叶植物与睡莲目有较近的亲缘 关系,草本的单子叶植物来自百合目,木本的单子叶植物则远溯到木兰目。4.克郎奎斯特系统 这个系统是美国学者克郎奎斯特 1957 年在《双子叶植物目、科新系统纲要》一文中发 表的。 1981 年修订后有 11 个亚纲,83 目,383 科。该系统亦采用真花学说及单元起源的观点,认为有花 植物起源于一类已经灭绝的种子蕨,现代所有生活着的被子植物都不可能是从现存的其它亚纲的植 物进化来的;木兰亚纲是有花植物基础的复合群;木兰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柔荑花序类各目 起源于古代的金缕梅目;单子叶植物来源于类似睡莲目的祖先,并认为泽泻亚纲是进化线上近基部 的一个侧枝, 这个系统采用了塔赫他间打破传统的把双子叶植物纲分成离瓣花和合瓣花亚纲的概念, 简化了塔赫他间系统,取消“超目”一级分类单元,因而这个系统显得更为合理。

三、花程式,花图式和检索表 花程式, 生物工程系 《植物及植物生理》精品课程建设组 讲 各部的组成,数目、排列、位置以及它们彼此间的关系

。 (1)使用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 Ca/K Co/C P 花萼 花冠 花被 A G 雄蕊群 雌蕊群 义

(一)花程式:把花的形态结构用符号及数字列成类似数学方程来表示的叫花程式。可表明花

1、

2、

3、

4、

5、……,表示各部分数目,轮数,∞表示数目很多而不固定。0 表示缺少或退化, ( )表示同一花部彼此合生; 不用此符号者为分离,+表示同一花部的轮数或彼此有显著区别,G 子 房上位 G 子房下位 G 半下位子房 G(5:5:2) 心皮数目: 子房室数目: 每一子房室的胚珠数目 ↑表示两侧对称花(不整齐花) *表示辐射对称花(整齐花) ♂雄花 ♀雌花 (2)花程式举例 蚕豆:↑K(5)C1+2+2A(9)+1G(1:1:∞)或 ↑Ca(5)Co1+2+2A(9)+1G(1:1:∞)(二)花图式: 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排列的位置和胎座类型。用黑色圆圈表示 花着生的花轴,位于图的上方,用空心弧表示苞片,位于图的最外层,实心弧表示花冠,位于图的 第二层;雄蕊以花药的横切图形表示,位于第三层,雌蕊以子房横切面图形表示,位于图形的中心, 并注意各部分的位置,分离或连合,若连合以虚线连接来表示。

(三)检索表: 根据二歧分类法的在原理,以对比的方式而编制成区分植物种类的表格,它通过一系列的 从两个相互对立的性状中选择一相符的,放弃一个不相符的方法,达到鉴定的目标。可分为两类:

一、等距检索表: 将每一种相对特征的描述给予同一号码,并列在同一距离处;

二、平行检索表: 把每一种相对特征的描写,并列在相邻的两行里,每一条后面注明往下查的号码或者是植物名 称。 现以植物主要类群为例示范检索表的编制原则: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为单细胞结构,生活史中不出现胚 1.植物体绝大多数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为多细胞构成,生活史中有胚出现 2.植物体不含叶绿素 2.植物体含有叶绿素 3.细胞内无细胞核分化 3.细胞内有细胞核分化 4.植物体不形成菌丝 4 植物体通常形成菌丝 5.植物体不与真菌共生 5.植物体与真菌共生 6.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 6.植物有花、以种子繁殖 7.植物体不具真正的根和维管束 7.植物体有根的分化,并有维管束 8.胚珠裸露、不包于子房内 8.胚珠包于子房内 苔藓 蕨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

一、茎的形态术语

(一)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寿命分为下列类型: 1.木本植物(woody plant):茎的木质部发达,一般比较坚硬,寿命长。 (1)乔木(tree):植株高大,分枝位置距地面较高,主干明显, 如加拿大杨、旱柳等。 粘菌 真菌 藻类 地衣

植物分类知识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绿色校园——校园植物分类

高中生物 植物资源分类素材

常见街道园林景观植物分类(推荐)

分类区植物标本养护技术要求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的分类研究

广东常绿落叶植物分类简洁版整理

生物竞赛植物学、植物生理、植物分类解析(0612)

植物

《植物分类.doc》
植物分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