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深化研究课题

2020-03-04 01:18: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有效师生活动教学研究课题反思

伊拉哈中心小学 方秀娟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课题研究的有关问题。我现在就将我所主持的课题研究情况地与大家汇报一下。

我们伊拉哈中心小学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是《有效师生活动教学研究》。

说起师生互动,我们教师肯定很熟悉,并且很多教师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尝试。但是怎样的师生互动是有效的?

我在听课中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个镜头。这节课的课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师分析了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的生活,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很多学生踊跃发言,举例恰当,互动良好。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每逢节假日,有的商家故意先提高商品价格,然后打折,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学生哄堂大笑,老师语调严厉地说:“你有没有认真听讲?提高价格消费者能够增加购买吗?坐下好好看看课本!”这个学生很惭愧地低下了头,一节课都没有抬起来。(不知在座的各位老师在听课授课中是否常见这一场景?不知各位老师对此有哪些感想?)这一场景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引发我的思考和反省。在师生互动中,师生角色的如何定位,教师如何学会倾听,如何积极评价,如何激活课堂生成,如何进行价值观的引领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怎样的师生互动才是有效的?首先要对“有效”二字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是针对什么而言的有效。是为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为课堂有效地创设良好的氛围?是为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是为学生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对有效性的不同定位,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行为,也会使师生互动的方向和目的产生偏差甚至完全相反。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正是在对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现状的观察、思考和探讨中,我们课题组成员选择了将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研究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对师生有效互动的认识

在课题选题、申报、立项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多方收集资料,进行广泛论证,对师生互动有效性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收获,与大家共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师生互动一定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做为评判有效性的第一标准。我们在师生互动有效性的课题研究中,也将以此作为研究的定位,准确把握研究的方向。

新课程改革倡导“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将这一理念实实在在地转化为行动。但是通过观察和调查,很多老师在看似热闹的师生互动形式之下,也存在许多影响有效性的方面。比如①师生互动目的性不明确,为互动而互动,课堂气氛热闹而学生收获甚微;②师生角色定位失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霸话语权,缺少倾听,交流不畅;③问题设计不良,或者问题设计太难,学生启而不发,或者问题具有开放性,而教师只将答案限定在课本范围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④评价不够积极,学生回答完成,要么不评价,要么把学生一棒子打死;⑤教师缺乏课堂机智,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生成资源,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⑥互动对象单一,较多关注优生,其他学生受冷落等等。

师生有效互动应具备以下的特征:互动目的的明确性,互动主体的平等性,互动内容的深刻性,互动方法的科学性,互动结果的发展性,互动对象的广泛性等。

只有实现师生有效的互动,才能发挥积极的意义。

①实现师生角色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为主体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使很多学生生认为语文课冗长乏味,难以激发兴趣。在语文课堂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教学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成长的快乐。

②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品质。在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习惯,也剥夺了他们合作探究的机会,这些都制约了他们全面发展。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活动,师生间、学生间进行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品质。

③改进师生互动内容与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很多的教师会抱怨,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师生互动会影响课堂效率。通过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研究,切实地观察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从而摒弃无效活动,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学生发展。

④强化思想政治课德育功。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亲其师,信其道。”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构建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分享知识,分享彼此的生活体验,分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

二、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汇报:

从2011年9月课题申报立项到2012年8月,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召开了三次课题组会议,分别进行了师生互动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师生问卷调查三项研究工作。通过这些学习和调查,我们课题组成员提升了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明确了教学科研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了解了师生互动的教学现状。在学习和调查中,我们写下了大量的学习笔记,也及时总结收获,进行了反思,写就了学习体会。 在我们的课题组成员中,有5位教师是威海名师人选及群组人员。在课题准备阶段,恰逢威海“四名工程人选”思想政治学科开展了“依据课程标准尝试编写教材”的实验活动,几位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完成。这一活动使教师站在课标的高度重新审视教材、观察学生;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重新分析教材、理解学生,从而为实现有效师生互动拓展了全新的视野。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已经结束,我们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三、课题研究的下阶段规划打算:

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9月,我们进入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在这一研究阶段,我们准备将课题研究引入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

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布在伊拉哈小学的三个学年段中,并且包括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和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教育教学有着执着的钻研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可以发挥极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根据课题组成员的构成特点以及各个阶段年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将师生互动有效性课题研究分化为三个小课题:新授课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每个学年段的备课组长制定出本年级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规划,定期召开年级课题研究会议,安排研究任务,总结研究成果。三个学年段的备课组长各负其责,各有侧重,又互相沟通,总体筹划。

伊拉哈中心小学有着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在学校里,每个年级每个学科的教师都结成“听评课共同体”,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开展“研讨课”、“展示课”、“模式课”等听评课活动,每学期都要进行优秀教学案,优质课评选活动。我们课题组成员将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科研活动,将课例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按照“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基本程序,进行有效师生互动的设计、观察和总结反思。课堂观察量表作为课例研讨和课题研究的一个

工具和依据,受到我们充分的重视。我们广泛研讨,精心设计,初步设计了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总体状况观察量表,师生互动教师维度的观察量表和学生维度的观察量表。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还将对观察维度进行补充和调整,对观察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通过切实有效的课堂观察,以改进无效的师生互动,创设高效的师生互动,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在这一环节预期的研究成成果是:形成师生有效互动的优秀教学设计,打造师生有效互动的优质课,撰写师生有效互动的实践经验论文。在这对于我们课题研究的切实开展和深入推进有重要意义。

教学,简单的词汇,却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教和学不是孤立的教学活动,师和生也不是孤立的行为个体,充满生长气息的有效的课堂将教和学,师和生结合起来,互动起来,切实改变学生被动发展的处境,最终实现师生主动发展,共同发展。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小结

深化有效教学精细化管理

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有效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全文)

课堂有效提问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有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有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

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

《有效教学深化研究课题.doc》
有效教学深化研究课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