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差错成因及对策[1]

2020-03-03 23:31: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也是核对账务和事后留存查考的重要依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银行会计核算操作的起点和基础,在任何情况下,没有审核合格,真实有效的会计凭证就不能处理业务、记载账务———这是银行会计核算的一条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会计凭证任何一个细小差错都可能影响银行资金安全和相关责任认定。随着我国全面开放银行业承诺的日期到来,我国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柜面人员岗位职责在现金收付和帐务核算的基础上普遍增加了产品营销职责。客户的满意度和会计凭证规范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的扩大。会计凭证差错的风险防范压力进一步加大。下面我就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简要分析一下银行会计凭证差错的类型,原因及对策。

一.会计凭证差错类型:

1.会计凭证不合法,不真实。这主要是指在内外部欺诈行为下产生的假票据,假印章等。

2.缺少会计凭证。这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柜员在无真实会计凭证的情况下,自我想象或在领导的授意下任意处理帐务。第二种是由于柜员疏忽丢失会计凭证或将会计凭证交由客户带走。最后一种是由于柜员不熟悉相关文件规定和疏忽未留存客户提供的相关原始凭证。例如挂失业务未留客户身份证复印件,单位通知存款设定和支取时客户未提供书面申请等。

3.会计凭证要素不全,格式不规范。主要有大小写不一致,支取人签章与被背书人名称不符,印章不全,授权人未签章以及错用会计凭证等等。

二.会计凭证差错的形成的原因:

1.部分柜员道德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受金钱的诱惑或为个人,小集体的利益“挺而走险”而形成的“故意犯错”。

2.部分柜员自身业务素质不强,主动学习业务的意愿不够。由于银行系统优化较快,制度变化较多,部分员工受年龄,教育程度的限制,接受新业务的能力有限以及现有我国现有的“只进不出,多学少学一个样”的用人体制而形成的“因不知而犯错”。

3.部分柜员责任心不强,细心度不高。“粗心大意而犯错”。由于受产品直通车的影响以及对服务观念的错误理解,部分柜员存在重营销轻风险防范的思想。另外由于银行内控制度的完善,柜面人员工作压力加大,部分员工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工作时间等原因而随意简化操作流程。具体体现在对会计凭证审核不够细心,日末勾对流水流于形式。

三.降低会计凭证差错率的对策:

1.全面提高柜员自身业务素质,完善用人体制,加大培训力度,改变培训模式,实行以考代训的方式,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例如组织专人定期(一般为每月)将培训内容整理成册下发给每一个员工,先由柜员进行自学,然后进行一次集中考试,对于考试成绩在85分以下员工再进行一次有偿培训。85分以上的可以不再参加培训,并适当进行物质奖励。形成柜员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另外实行一定程度的退出机制。只有这样,柜员才会熟悉业务,理解业务。柜员理解了,差错率也就降低了。

2.加强管理:业务管理部门、基层营业机构会计主管要加强柜员管理,不能听之任之。管理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了解柜员思想动态,对有“挺而走险”倾向的柜员重点关注。及时进行心理引导,对于办理的业务进行重点检查。防止利用假凭证或不合法的凭证进行作案。对于其他柜员重点引导柜员加强责任性,引导柜员对自己经办的业务要细心,对接收会计凭证审核要做到速度快、要素全、质量高,在处理帐务前基本上把凭证要素审核齐全。另外日终流水进行换人勾对,对会计凭证进行再审核,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出现缺少凭证及要素不全等现象。

另一方面建立业务量、核算质量长效考核机制,对业务量大,核算水平好的柜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反之,则进行经济处罚和违规积分。处罚标准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高难以承受会造成柜员心理负担,影响工作积极性,处罚标准太低,又不能起到震摄作用。

总之只要措施到位了,降低会计凭证差错率的目标才能实现。

3.加强事后稽核,会计凭证每天经„柜员办理业务前认真审核————日末勾对流水时再次仔细核对——————-换人勾对流水由勾对人再次审核“流程后,第二天早,会计主管还应抽出一定时间对所有柜员凭证进行最后一次把关审核,对缺少要素的凭证进行弥补,对可疑凭证和业务进行询问调查。

银行会计业务差错的成因及策略

银行内部审计道德风险成因及解决对策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及对策(材料)

论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_成因及对策

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及对策

住院药房差错分析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

乡镇负债成因及对策

医疗纠纷成因分析及对策

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

《银行会计差错成因及对策[1].doc》
银行会计差错成因及对策[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