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积评课

2020-03-01 23:03: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学习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人教版教材将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放在一课时进行课堂教学比较充实。而新课标教材认识面积独立成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来教学,在学习本课知识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熟识的事例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为后续的面积单位的学习和面积计算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有大有小,也从各种媒介中知道“面积”,能用“面积”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要上升到数学的认识,尚需要丰富大量的表象和大量的实践操作,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的目的。在理解“面积的意义”的同时,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学会比较面积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过程中提升发散思维能力,体会和应用数形结合和化归、分割、平移等数学思想方法,体验多种比较策略。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刘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充分展现了“面积”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节课主要展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巧设情景

新课伊始,刘老师利用学生熟知房屋装修巧设情景,为学生创设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拥有数学的视角。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二、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1.动手触摸,感受物体表面

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拿起数学书,摸一下它的封面。并指导摸数学书的方法:五指伸直并拢,认真地、慢慢地摸这个封面的全部,静静地感受滑滑的平平的感觉。接着老师让学生摸牙膏盒的几个面进一步感受面,然后教师让学生摸橘子面,通过摸橘子面使学生得知物体的表面有平曲之分。

2.恰当引导,描述面积。 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都有表面。这些面有大,有小,通过大小比较得出概念。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称为它们的面积。 3.初步感受面积。

结合课件:那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师:现在如果有人问你手掌的面积是指——(手掌的大小)。

(老师手掌和学生手掌放到一起)看到这两个手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能用刚刚学的这个词来说一说吗?通过测量数学书封面有几个手掌面大,既培养学生估算能力也渗透了猜测验证推理等学习方法。摸面游戏让学生用不同的感官感受面积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4.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 教师牙膏盒的上面画在黑上,让学生观察由体到形的转变。 (2)通过涂色进一步感受长方形的大小。

(3)课件演示给图形涂色创造悬念引导学生探究只有封闭图形面积才能确定。教师追问我们都学过那些平面图形一一列举,找出角不是封闭图形,尝试比较,深化理解。通过教师的追问对面积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概括出面积的完整概念。体现出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做到了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三、实践操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1、课件出示北极冰层对比图利用观察法直接能比较出大小,能不失时机进行环保教育。

2、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4×10)和一个正方形(6×6)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靠眼睛观察很难确定结论,激发矛盾。再引导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学具,同桌合作交流,自主选择工具进行测量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这一环节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学生可以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再进行观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还可以用长方形纸条摆一摆数一数……这样学生更能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的问题的争论,让学生初步感知数方格子的方法比较准确方便。

3、通过数方格游戏,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要想比较出结果,需要确定方格的大小,也就是面积单位必须统一。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受到数学知识是从现实生活的需要中产生、发展的。并且激发起学生对学习面积单位的兴趣和内心的需求。 4、通过用手势区别周长与面积的活动,整个课堂结构首尾照应 ,更是妙用对比的学习策略。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是很容易把面积与周长混淆的,即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区分。教师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强化了对新概念内涵的理解,并且巩固了旧知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比较两个图案的大小的练习设计,体现了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刘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操作练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本课最后环节的“创意大比拼”就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了场景,该活动具有研究深度。此时,课堂表面是平静的,但学生思维却在剧烈涌动。面积相同,图形形状不同,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会有创造后的愉悦体验。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学生始终在参与一个个数学活动,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全体学生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这节课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教学概念。刘老师展示了她的探索。我想:我们的课堂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教学是一种缺憾艺术,本节课有待提高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指导。谢谢大家

《什么是面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设计思路: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版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面积”安排的一个学习内容,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面积”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在家庭购房时听说过“面积”,有的从媒体广告中听说过“面积”。但是,他们的认识仅仅是“物化式”的感性认识,而且是一维性的。因此,本课通过摸、比、描、贴等系列活动,从生活中的面积——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图式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到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面积”的空间观念,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时的内容(42—44),本节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什么是“面积”,在活动中探索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较两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课前准备:相关的PPT演示文稿,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大小两面旗子,数学书和数学本各一本,方格纸、硬币、剪刀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入面积,认识面积)

1、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老师带来了两面小旗子,请男生选一个代表,女生选一个代表,帮老师涂上颜色,比一比看谁的行动快,把小旗最先涂好!(出示两面小旗,一面大,一面小)

师:你想选哪面小旗子呢?(问一名女生) 生:我选这面!(指面积小的旗子) 师:你想选哪面小旗子呢?(问一名男生) 生:我也选这面!(指面积小的旗子)

师:咦?为什么你们都想选这面旗子呢?(举起面积小的旗子) 生:因为这面旗子小。

师:这面旗子的什么小呀?(用手在旗子的表面做手势) 生:这面旗子的表面小,那面旗子的表面大。 师:噢,原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点评:教师设置游戏情境,学生用眼睛、手等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师:快来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面。看一看,摸一摸,谈谈你的感受吧!

1生:桌子的表面光光的,滑滑的。 2生:这张纸的表面也是光光的。

师:那桌子的表面和这张纸的表面谁大谁小呢? 生:白纸的表面小,桌子的表面大。 师:谁还能再来说一说。

1生:黑板的表面大,桌子的表面小。

师:同学们,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数学书、数学本是我们天天见的,数学书和数学本的封面面积谁大谁小呢?

生: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数学本的封面面积小。

师:请你把它画下来,好吗?(请两位同学把数学书和数学本描在黑板上) 【点评:利用学生周边的事物,让学生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哪个面大,哪个面小,比较自然地引到数学中面积的含义上】

2、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我们把这些物体的表面画在黑板或纸上,就成了平面图形。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哪么平面图形呢?

师:这两幅平面图形谁大谁小呢(用手摸黑板上学生画的两幅图形) 生1:数学书封面的平面图形大。 生2:数学本封面的平面图形小。 【点评:在描画中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面有大有小,丰富对面积的感性认识。】

师:老师这里也有两个平面图形,你们来瞧一瞧,谁大谁小呢? 课件:

生:我认为三角形的面积大。

生:我认为不能比,第一个图形是角,没法比呀!

师:哪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吧!(出示画图程序) 师:谁愿意上来给这两幅平面图形涂上颜色呢? 请一生在电脑上操作„„ 师:咦,这是怎么回事呀?

生:因为第一个图形是角,没有封口,所以颜色就跑出来了!

师:你说的真的太好了,你发现了面积中最有价值的秘密!来握个手吧! 师:同学们,我们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都必须是封闭的平面图形, (板书:或封闭图形)

【点评:学生在动手操作电脑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到平面图形必须是封闭的图形才能有大有小,丰富对面积的更深一层的认识。】 师:刚才我们了解数学书、数学本这些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现在我们又知道了封闭图形的大小,由此我们得出了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来齐读一遍。

生: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你们的声音太美了,我真想再听一遍!起! 生: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什么是面积?(板书:什么是面积?) 师:那谁来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呀? 生1:桌面就是面积

师:桌子的表面的什么是面积呀? 生1:桌子表面的大小就是桌子的面积。

师:你说的真是太完整了!来掌声鼓励!谁还愿意再说一说! 生:黑板的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生:我橡皮的表面的大小就是橡皮表面的面积。 „„

师:真不错!老师来给你们放断音乐听。(喜洋洋和灰太狼)

(二)感悟面积,经历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

1、游戏活动——抢占营地

(出示,两张贴图,一张喜洋洋,一张灰太狼)

师:同学们,这两张图面积大小是一样的。老师要请两个孩子在30秒内来抢占营地,比一比谁抢占营地的面积大

请两们同学来在黑板„„

师:请问是灰太狼占黑板表面的面积大,还是喜洋洋占黑板表面的面积大呢?

生:喜洋洋占黑板表面的面积大!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喜洋洋和灰太狼的面积一样大,××贴了14个喜洋洋,××才贴了7个灰太狼,所以喜洋洋占黑板表面的面积大

师:你说的真不错!

2、游戏活动——寻找灰太狼(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大小。) 师:灰太狼逃跑了,藏在了下面的两个营地里面积较大的营地里。(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你们猜,灰太狼可能藏在哪个营地里呢? 生

1、正方形的面积大。

2、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大家的意见不统一,看来这两个营地的面积大小,光靠观察不能准确的比较出来,怎么办呢?(出示信封)信封里有这两个营地的平面图,你们能想办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找出灰太狼藏在哪儿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吧!

学生动手实践。 汇报:

1、用硬币的方式摆一摆,数一数(板书:拼摆法)

2、用拼一拼,剪一剪的方法(板书:剪拼法)

3、用方格纸的方式摆一摆,数一数(板书:重叠法、拼摆法)

4、画一画,数一数(板书:数方格) 师:原来灰太狼,藏在长方形里。

【点评:比较面积的大小分两个层面展开:一用眼睛观察,二是在无法用眼睛观察比较的时候,引导学生借助工具比较大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自主探索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易到难,贴近学生知识发展的最近区域。让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分析、比较能力与合作意识。】

(三)游戏活动——帮助喜洋洋(练习活动,进一步巩固并拓展对面积的认识。) 师:喜洋洋有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师:请你们在方格纸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看哪位同学画的最漂亮!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知道了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比较面积的大小。 生:我知道了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

师:我们这节课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面积,其实面积中还有更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呢!下课!

(五)板书设计:

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 或封闭图形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拼摆法 剪拼法 观察法 重叠法 数方格

【点评:回顾整节课,有生活化的情境,也有精美、趣味浓厚的课件,但这都不是教学的用心所在。其实,教学的指向很简单,借用 张齐华老师的话就是“从纯粹的数学内部去寻找数学内在的精神力量”。通过表面看本质,强烈感受聂老师想从以下三方面来落实数学课堂的三维目标。

1、从生活到数学,让学生拥有数学的视角。

面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书与练习本的表面;桌子与凳子的表面;老师手掌与学生手掌的表面等等,这些物体的表面就是它们的面积。把这些物体的表面留下来,就成了各种封闭图形。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些熟悉物体跟数学是那样亲近。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地一次次对话中,面积的概念逐渐明晰了,聂老师的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大量的数学事实上。

2、从猜想到验证,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数学课上应拒绝学生毫无理由的盲目猜想,注重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习惯。聂老师注意引领学生应用猜想与证明去学习数学,体验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进行数学创造提供了契机。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给学生有序地组织,自主地论证,让它更具说服力,更能提供时间和心理上的保证。此时,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

3、从发现到创造,帮学生长有数学的头脑。

数学老师就是这样,今天学习面积,希望学生满眼满心看到的、想到的都是面积,这就是敏锐的数学洞察力。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本课环节的“抢占营地”、“寻找灰太狼”、“帮助喜洋洋”就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了场景,该活动具有研究深度。此时,学生思维却在剧烈涌动,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会有创造后的愉悦体验。

这节课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教学概念。聂老师展示了他的探索。我想:我们的课堂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

认识面积的评课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评课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评课

—《面积和面积单位》评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评课记录

《认识面积》评课稿1

《圆的面积》评课稿

梯形面积的计算评课

三角形的面积评课稿

《长方形的面积》评课稿

《什么是面积评课.doc》
什么是面积评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