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版)

2020-03-02 20:28: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瞿秋白

一、生平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享年36岁。原名双(或霜、爽),号熊伯(或雄魄),生于江苏常州,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与缔造者。后被国民政府逮捕并执行枪决。目前在江苏常州建有瞿秋白纪念馆。

瞿家是一个书香门第,世代为官。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剑术、医道,然而生性淡泊,不治家业,寄居叔父家中,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知县的大哥瞿世琥的接济。母亲金璇,也是官宦之女,精于诗词。由于瞿秋白头发上生有双旋,父母为其取名双(或同音字霜、爽)、小名阿双、霜。瞿秋白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7个弟妹。(5男2女)

1903年,瞿家的家道开始中落。(4岁)一家的生活日益窘迫。1904年,5岁的瞿秋白进入私塾启蒙读书,次年转入冠英小学。1909年春天,10岁的瞿秋白考入常州府中学堂(现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瞿秋白的伯父瞿世琥弃官闲居杭州,将母亲也接到那里,并停止了对瞿世玮一家的资助。于是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被迫搬到城西庙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度日。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白被迫辍学。1916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五),母亲金璇用了半瓶虎骨酒吞服了剥好的火柴头丸自尽。瞿母死后,瞿秋白一家人分别投亲靠友,瞿秋白到无锡城南门外杨氏小学以做乡村小学教师谋生。

1916年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身分赴苏俄采访,是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是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中央委员,四大中央局成员,五大、六大中央政治局委员,五大中央政治局常委。1927年8月,在汉口主持召开了中共\"八七\"紧急会议,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这期间,参预决定或指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及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曾犯过\"左\"倾盲动主义错误。1928年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并留驻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8月回国,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从1931年夏至1933年秋,在上海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队逮捕。6月18日在长汀县罗汉岭英勇就义。

二、瞿秋白与杨之华

瞿秋白一生有两次爱情。第一个爱人王剑虹,是著名作家丁玲在上海大学的挚友,是一位聪慧的时代女性。1923年两人相识、相爱,不到半年即结合。由于两人都有志于革命,并且都热爱文学,有着诗人的气质和才华,他们婚后的生活充满了诗歌的浪漫和词赋的情趣。遗憾的是,结婚仅7个月,王剑虹就因患肺结核而去世。瞿秋白曾在给丁玲的信中表白说“自己的心也随剑虹而去”。 还有一个便是他的学生,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杨之华。后者和前夫沈剑龙自由恋爱,她是大家闺秀,又有新女性的热情,拥护妇女解放,渴望志同道合的感情。王剑虹去世后,杨之华对瞿秋白的崇敬渐渐转变为爱情,和自己丈夫已经从思想上,感情上都分道扬镳了,她鼓起勇气向瞿秋白表白了心迹,瞿决定和她一起回老家与丈夫离婚,在萧山三个青年经过一夜的交谈,达成共识,瞿秋白和杨之华结婚,沈剑龙和瞿秋白结为朋友。

杨之华,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当地出名的美人,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时,她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沈剑龙喜欢诗词、音乐,但他和朋友一起到上海后,经不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生活引诱,堕落了。此时,杨之华已生下一女,便是“独伊”,意即只生你一个,可见杨之华心中的怨愤。1922年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

瞿秋白当时是社会学系的系主任,他风度翩翩、知识渊博,在师生中声望很高。杨之华第一次听瞿秋白的课,就对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杨之华学习努力,又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瞿秋白与她渐渐熟悉起来。瞿秋白还做了她的入党介绍人。然而,当杨之华感觉到两人互有好感时,内心充满矛盾。她选择回避,跑回了萧山母亲家。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瞿秋白也苦苦地思索:既然沈剑龙已经背叛了杨之华,为什么我不能去爱?既然我真心地爱她,为什么不敢表示!于是趁放暑假的机会,瞿秋白大胆来到了萧山杨家。

当时沈剑龙也在杨家。不曾想,沈剑龙竟然和瞿秋白一见如故,对瞿秋白的人品与才华十分尊敬、仰慕。面对复杂的感情问题,他们三人开始了一场奇特的“谈判”:先在杨家谈了两天,然后沈剑龙把瞿秋白、杨之华接到他家去谈,各自推心置腹,互诉衷肠,又谈了两天。最后,瞿秋白又把沈剑龙和杨之华接到常州,再谈。当时瞿家早已破落,家徒四壁,连把椅子都没有,三个人就坐在一条破棉絮上谈心。谈判结果是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

192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瞿、杨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亲临祝贺。从此,瞿秋白和沈剑龙也成了好友,经常书信来往,写诗唱和。更有意思的是,沈剑龙送给瞿秋白一张六寸照片——沈剑龙剃光了头,身穿袈裟,手棒一束鲜花,照片上写着“鲜花献佛”四个字,意即他不配杨之华,他把她献给瞿秋白。

有一次刻图章,瞿秋白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瞿独伊说:“为了纪念他们的结合,父亲在一枚金别针上亲自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7个字,送给母亲。这一爱情信物,后来伴随母亲度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

三、鲁迅

瞿秋白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没有再担任中央领导工作.在三十年代初的上海从事文化工作,这时他与鲁迅过从甚密.一直到他去了江西中央苏区.他就义后鲁迅还整理出版他的遗著。

他曾写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

瞿秋白

瞿秋白

瞿秋白2

瞿秋白读后感

瞿秋白小传

瞿秋白事迹

瞿秋白导游词

《瞿秋白》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

《伟人瞿秋白》读书笔记

《瞿秋白(版).doc》
瞿秋白(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