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设计

2020-03-02 21:01: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雾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同学们,这个月的22日就是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作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所以《九九歌》中这样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出示,读)同学们,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是呀,一九二九天冷了,我们的手都不敢伸出来,到了三九四九的时候更冷了,河里的冰冻结实了,我们都可以在上面走了。当然这句谚语,更适合北方地区,我们南方地区温度并没有那么低)

2、我们一起把这《九九歌》来读一遍吧。

2.是呀冬天到了,万物凋零,一切都显得豪无生机。但大自然是位神奇的魔术师,尽管三九严寒,大地冰封,在我国北方的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板书课题:注意,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雾”和“淞”都是形声字,“雾”上面是„„ “凇”字是两点水加一个松树的松。

3.一起把课题读一下。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1. 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了,那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 夜幕降临

零下

俗称

摄氏度

十里长堤

淹没

模糊

凝结

用心读!

(1)谁来读读第一排词语呢?

评价:读得真准!如果读得自信些就更好了!谁再来读一读! 评价:恩,字正腔圆,自信大方。让我们一起这样地读一读!

▲同学们,这里的“摄氏度”

通常用“℃”表示。文中有两个带有这个词的句子,出示: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 你能把这些句子读正确吗?

评价:如果你在预习的时候能够用心地多读几遍,这句话你肯定能读好。

这位同学不仅把这句话读正确了,而且啊还读出了这句话的意思呢!你听了什么意思呢?(你是他的知音)

对呀,用心用情去读它,文字就会是你的朋友。我们一起试试看。

(2)谁再来读读第二排词语呢?

(2)提醒学生注意读音。 ▲对呀,十里长堤读“di”,不是读“ti”,模糊是轻声。

▲真了不起!这四个词语中的多音字都读准了。你发现这些多音字了吗? 评价: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些多音字组成的词语。

(3)这些词语会读了,那你会写吗?有哪些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范些“摄”和“凝”,生练写一遍。)

▲这些词语中“摄”和“凝”比较难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摄”字是左右结构,“提手旁”写在田字格的左边,右半部分是“聂耳”的“聂”,写在田字格的右边。其中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是一“点”。第二个是“捺”。

▲“凝”是由“两点水”和“疑问”的“疑”组成,但在写的时候,“疑问”的“疑”的左半部分和“两点水”都要写在田字格的“左边”。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在书上把这两个字描红,描红好了坐端正示意。)

2.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要奖励你们。奖励你们什么呢?再奖励你们一组词语。谁会读?

松花江畔

洁白晶莹

缀满霜花 银光闪烁

雾气缭绕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情不自禁

▲“情不自禁” 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还记得吗?在前面学过的《珍珠鸟》一课中有一个词和它是近义词。 ▲送进课文里读读,出示: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三、精读感悟课文

一、三自然段

过渡:那人们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呢?轻轻地拿起书本,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 出示第一自然段。

(教师范读)同学们,你们想走进文字,感受这美丽的雾凇奇观吗?

② 那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诵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语句好好体会品味,把你感受到的心中 “雾凇美景”,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③你都体会到了什么呢?

(A 多

十里长堤

缀满

▲一里有多少米,你们知道吗?500米,十里——仅仅只有五千米,十里长堤只是一个大概,也许远远超过。谁来读?

评价:这真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堤坝呀,满眼都是雾凇。

雾凇真多啊,我仿佛都看不到头了。 ▲缀满,你能用朗读告诉我,缀满的意思吗?

评价:你听出来了吗?缀满的意思其实就是“挂满”。(你真是他的知音,你能读好吗?)

对呀,那我们这里是用“挂满”好,还是“缀满”好呢?

(当然是缀满,让我们感觉仿佛是给这些树镶嵌着珠宝,熠熠发光)

B 颜色美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从这两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这洁白晶莹的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

(我仿佛到了一个雪的世界,银光闪闪,安静无神)

(读得多么精神饱满啊,好像是开满银花的雾凇在冬日的阳光下快乐地绽放) (哦,你又读得那么轻柔,是不是害怕声音大了,缀满指头的霜花会掉下来呢?)

这么美,这么多的雾凇你能读出来吗?谁来试试?真美,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雾凇的美。

过渡:同学们,文字是多么神奇美丽啊!不用的人读,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刚才你们就和老师一起分享了“心中的雾凇美景”,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这与众不同的美景呢?

好,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满怀期待之情,音乐响起,就请你睁开双眼美美地欣赏!

▲怎么样?一个字“美”!无需再多说什么,让我们把心中满满的感动静静的美,放在文字中读出来吧!

学习第三自然段。 2.过渡:

(1)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出示引读第三自然段)

(2)出示四幅图片,师: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它们有的像

,有的像

„„

你看到的雾凇是什么样的呢?指名美读自己作品(注意评改)。

(3)这真是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啊!(板书: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4)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你想说什么? (学生交流:

难怪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出示引读:这真是“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3.多美的景观啊,简直美不胜收。让我们也一起漫步在松花江畔,再一次感受一下这如诗如梦的美景吧!(配乐朗读第

一、三自然段)

4.这么迷人的雾凇奇观,让我们永远的把它记在心里,好吗?值得我们把它背诵下来。自己试着背一背看。(现在在课堂上你可以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练习背诵;出示第二组词语:老师给你点提示,根据这8个词,会背吗?配乐齐背。)

四、小结

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数十里。它的形成过程更是神奇美丽。课后我们可以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它的形成原因,下节课再来探讨。

板书设计:

22

雾凇

晶莹洁白

银光闪烁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教学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doc》
《雾凇》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