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思考

2020-03-03 11:43: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思考

中国有200多个县处于“老、少、边、穷”状态,XX县就属其中之一。XX县地处XX省东南部,是祖国XX边陲重镇,全县总面积XX平方公里,辖9镇3乡,5个民族乡,125个村民委员会,居住着汉、壮、苗、彝、回、傣等10多个民族,共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8%,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20XX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20.6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6.57亿元,农业总产值还不到全县总产值1/3。XX县农村信用社与农相伴几十年,面对农业这样的弱势产业,既要服务于农业、农村,服务于农民,又要降低风险,取得效益,针对这些矛盾,XX农信社该如何开展工作呢?

一、XX县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XX信用社辖17个独立法人机构,1个营业部,3个分社,3个储蓄所。由于XX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地域经济薄弱,受经济因素的制约,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多年来一直在较低水平上徘徊。

从贷款需求农户数、农业种养面与品种及所需投入资金等方面估算,“三农”信贷资金缺口很大,形成这一现象的 主要因素有:

1、农民人均收入较低,20XX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XX元,在信用社真正属于农户储蓄存款的份额较小,据不完全统计信用社农户储蓄存款约为XX万元,占总存款的XX%左右。

2、农村资金流失现象相当严重,邮政储蓄从农村抽走大量的资金流向城市,使资金形成“农转非”的现象,导致我县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资金支持遇到了严重障碍,从而形成农民贷款难,乡镇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3、借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金额很有限,截止20XX年X月末,全县信用社支农再贷款余额为XXXX万元,这一数字远远不能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量。以上诸多原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发展优质农产品,繁育优质品种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亮点,对这一领域的开发,急需农村金融的支持,但XX信用社在这一方面,显然投入不足,主要由于支农信贷政策在金额、期限和结构等方面限制较多,单一的贷款形式不能够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农村经济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

XX信用社底子薄,历史包袱沉重,截止20XX年X月末,全县高风险社有X个,资不抵债金额为XX万元,全县历年挂帐亏损额高达XXX多万元,不良资产占比高,形成原因复杂,不良贷款的处置手段单一,绝对额下降异常艰难,截止20XX年X月末,全县信用社不贷款余额为XXX万元,占比为 XX%,比初增加了XX万元;增长了XX个百分点,不合理挂帐资金金额较大,大多是因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如XX信用社不良挂帐资产就高达XX万元。拖着这样沉重的历史包袱前进,导致信用社资本充足率低下,且增长较为迟缓,抗风险能力弱。

二、解决困难及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XX县经济落后的实际以及信用自身存在的不足,欲求改变这一状况力求发展,首先就要结合县情,树立创新的思想,用创新的理念去开拓新的局面。

为堵住资金缺口,信用社首先应灵活运用各种多元化的手段大力组织资金,吸收存款,防止资金外流,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优势,努力为农户提供上门服务,咨询服务等各种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信贷员也应走出柜台,深入农村,进入农家,大力宣传,最大限度地吸收农村闲散资金;其次应在组织低成本资金上下功夫,通过贷款的发放,跟踪随访,与存款大户和效益好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确保稳定可靠的存款来源;第三,应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如开展电话费、水费、电费、税金等代收代付业务,扩展存款来源渠道。

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是XX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互动的重要途径,XX信用社应及时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树立“大农业”“现代农业”的理念,以现代化农业 的眼光来务实地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优化贷款结构,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服务“三农”的水平和层次,把资金优先配置在龙头企业上,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生产体系。

20XX年,我县被列为XX省商品猪生产基地,从而近年来,养殖业的发展优为迅猛,“XX”作为我县的瑰宝,XX产业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除XX种植外,还衍生出的各种XX深、精加工产业的发展也呈持续上升趋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发展也较快,第三产业——旅游业以及XX城郊近年来开发的“农家乐”休闲渡假村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颗新星,面对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XX信用社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市场分析,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拓宽支农领域,重点支持地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特别是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及时找准支农的切入点,准确把握自已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如何做,使信贷投入更加及时、更加注重效益的同时合理满足资金需求。

当改革的号角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XX信用社也将迎来改革的春风,国家扶持信用社的政策力度很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化解信用社历史包袱,这样的大好机遇对于信用社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信用社自身还应加大增资扩股宣传力度,把广大农户、城乡 居民、个体商户,企事业单位尽可能地吸纳为入股成员,壮大资金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XX信用社向来都把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列为重中之重来抓,但清收手段单一,成效并不显著,前清后增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各信用社应密切关注形态中反映的、未到期的但已经出现风险信号的贷款,把这些贷款也视为不良贷款进行清收,做到关口超前,把清收转化不良贷款工作前移,纳入风险资产防范管理的全过程,早动手做好风险资产的清收转化工作;信用社还应创新机制,谋求新的清收方法和手段,如:打包出售、集中管理,统一清收、委托清收等,这些新手段都不失为清收不良贷款攻坚战中的良策妙计。第三,信用社应创新贷款清收工作有效激励机制。彻底打破“大锅饭”的尴尬局面,把清收业绩与清收工作人员个人收入挂起钩来,让清收人员体现劳有所得、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收入分配理念,提高清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农村信用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XX信用社必须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结合县情,提高服务水平,为农村经济注入动力,为农业经济培育亮点,为农民增收提供支撑。

对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整合的探讨(优秀)

老少边穷地区路费补助申请书(推荐)

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试论“老少边穷”地方社区矫正发展研究

对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的思考

农村信用社发展保险业务的几点思考

农村信用社发展保险业务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信用社发展道路的思考

新阶段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调研思考

《关于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思考.doc》
关于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