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盟里学习心得

2020-03-03 16:31: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班主任外出学习心得

——申秀芝

雨果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很喜欢。2014年3月22日和23日这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兴安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更觉得这句话有道理。虽然培训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收获颇丰。两位教育专家从班主任工作理念到方法和策略,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到教育法律和校园安全,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该如何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使我从理论上感受到了在当今教育形势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就像荆艳老师讲座里告诉我们的那样:老师们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发展;老师们的幸福,来自于自身的提高;老师们的幸福,来自于通过团队努力促进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老师们的幸福,其实是一种钟爱教育、享受教育的情感体验„„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幸福班主任们对学生的爱远远胜于我们,听了他们的报告,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在工作中要从小事做起,教育学生讲究方法,注重策略。秦望老师讲课的内容,让我有了很多的反思与思考。希望同事们也能从秦望老师的讲座里吸收到有用的班级管理方法与策略,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享一下“共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的内容:

师生共同生活不是“看住”“管住”学生,而是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学、共事、共游、共玩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共同濡染,促进和谐,在保持每个人独立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拥有共同的记忆,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一段美好的人生旅程。

文中提到实现师生共同生活的几个途径,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去借鉴:

一、共同阅读、共同书写

通过师生共同阅读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解决班级问题。在日常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去解决。学生在出现错误的时候,往往会为自己的过错寻找借口,为自己解脱,以求减少班主任对自己的惩戒。诚然,批评教育、制度制约和惩罚训诫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未能从根源上解决借口文化的遗毒。所以班主任可以通过和学生共读图书,共同用书上教会我们的道理进行自我管理,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反省,从而让班里工作难度越来越小。我也尝试过和学生共读图书,想和学生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但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突破口,这是让我很困惑的事情。抛开共读的教育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很愿意让学生多读除课文以外的课外书,学校的晨诵共读也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书。但仅凭每周两次的共读是远远不够的。秦望老师所提高的与学生共写班级日记和周记,也是我没有考虑过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三年级的小孩在文字表达方面可能还没有很成熟,这个方式可以等到高年段再来尝试。

这里有一个秦老师制定班规、班纪日的小故事:先让学生观看《士兵突击》,寻找里面你所喜欢的台词,让学生谈谈你为什么喜欢?根据学生发言,再制定本班的班规、班纪: 我们是一班人 长着一班的骨头

我们勤劳奋进,坚持不懈 缔造一班的辉煌,我们能行 我们的课堂,认真专注 我们的早读,振奋激昂 我们的自习,寂静无声 我们的歌声,高亢嘹亮 我们的跑操,队伍雄壮 我们的一班,神采飞扬 我们长着一班的骨头 我们一起缔造一班的辉煌

“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共同具备的是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共同了解和社会学家所谓的“志趣相投” ,人们住地的相近并不能形成一个社会,一个人也并不因为和别人相距很远而不在社会方面受其影响.一本书或一封信,可以使相隔几千里的人们建立起比同一住户之间存在更为紧密的联系。“

——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

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只有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才能真正地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共同的语言密码需要共读、对话和交互书写。

二、共学、共事,共同生活。

“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文中提到要注意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濡染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之道。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工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这个观点,我是很认同的,学生的社会阅历本身就少,如果我们只是告诉他们一条要遵守的条条框框,还不如亲自手把手地来一次有价值、有意义。要学生做到的,我都自己先做到,做到带头示范的作用。早读的时候,他们在读书,我也会读读古诗;午读时,我和他们一起练字、看书。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完全做到,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会跟着我,而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三、共同游玩、共同锻炼、共同享有

“没有活动就没有班集体”

———

李镇西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很多时候,我未能做到了解每个学生,未能做到和每个学生都有深刻的交流,这是我感到愧疚和遗憾的。但是我珍惜和学生每一次的出游活动和校内活动。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蹲下来和学生交流,作为老师的我和学生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学生需要抬头瞻仰我,等待我发号司令的关系。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只限于从讲台上看见学生,如果只是由于你叫他来,他才走近你,如果他跟你的交谈只是回答你的提问,那么,任何心理学知识都帮不上你的忙。应当像跟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会见孩子,应当跟他同享胜利的喜悦,共担失败的忧伤。通往儿童心灵的道路要靠友谊,靠共同的兴趣、爱好、感情、感受来铺设。”

“班主任工作创新应该是有中生新,应基于学校厚重的历史迈步前行,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就会失去了一种记忆,就会漂浮起来。 “教育不同于科技,不是越新越好,教育本身是讲究积淀的。好中学的标志不仅学习成绩好,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讲述历史,建构传统对此很有帮助。”

——北大校史专家陈平原

老师是大农夫,学生是小农夫,共同给禾苗浇水施肥,培育出绿油油的稻田,这个氧吧是师生共同经营的,师生共同呼吸里面的新鲜空气,他们不允许有人把这片天空变得浑浊,这才叫共建共享。现实生活中的确有部分这样的老师,靠个人权威,班级成绩很好,但这与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是相违背的。班级是社会的细胞,班级民主与“村民自治”共同构建了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石。

“民主教育必须成为真正实行民主的准备”

四、共同规划、共同发展

老师在成全学生的同时也要成全自己,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与学生共成长。 师生共同生活是良好教育的较佳模式,很多成功的班级管理者都通过这种方式,收获丰硕教育成果。我在学习借鉴的同时,深深明白:任何经验都不可能简简单单复制过来就能获得成功。这样的想法是不实际,也是不可取的。所有的教育问题和经验是分布在不同作者和读者的不同情境中的,班级集体和学生个体的任何情境都是无数变量的随机组合。不同情境导致同样性质的问题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影响可能完全不同,也导致解决问题的经验、思路和技巧可能完全相异。我将会在自己的教育管理道路上更加认真地对待,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 备注:(我这里有秦望老师的课件,想具体了解的请和我联系! 谢谢大家!

班主任学习心得

班主任学习心得

班主任学习心得

班主任学习心得

班主任学习心得

班主任学习心得

班主任学习心得

大学里的学习心得

白马盟

“海因里希法则”学习心得

《班主任盟里学习心得.doc》
班主任盟里学习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