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兰》说课稿

2020-03-02 14:56: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文章中的托物言志评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婷婷执教的《访兰》一课,说得不当之处望大家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用几句诗来评价蒲老师的这节课: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环节——枝一叶总关情,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是一节高效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这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有热情的鼓励,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贯穿了三课制的理论,体现了童趣课题理念,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还给了学生,把快乐还给了学生。

一、唤醒童真,激趣导入,由“形”到“情”感受童趣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运用梅花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创设情境,诵读关于梅花的诗句,让学生联想到梅花的品质,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为本节课学习内容做了铺垫,为揭示本节课学习主题“托物言志”起到了引领作用,从而让学生明确了具体的学习目标。

二、开启童蒙,有趣学习,由“情”到“理”巩固童趣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蒲老师采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在学习《访兰》一文时,蒲老师重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习描写家兰和野兰的语句时,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比如通过对家兰和野兰的对比,感悟做人的道理,强调要做自己,做有价值的自己。以表格的方式,找出物和志的共通之处,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指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以前学过的《胡杨赞》就是这种写法。这种写法的特点是先写某物的特点,再赞扬它的品格。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方法,为后面几篇文章的学习做铺垫。

2、在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后,《新叶》、《梅花魂》的学习,蒲老师通过一个阅读提示,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感知,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形成了新的知识与能力,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三、放飞童心,志趣提升,由“悟”到“用”升发童趣

《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本课的教学,蒲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找、勾、析、悟、填”,让学生习得了学习方法,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最后,蒲老师设计了小练笔,通过写法的指导,开拓学生的思路,真正的做到了读写结合。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流畅,学生从文本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带着感悟解读文本,自主性、积极性被调到起来。在理解内容之后,回归文本,得言得意又得法!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谢谢各位领导、老师的聆听!

《访兰》说课稿

《访兰》说课稿

19.访兰

《访兰》教案

《访兰》阅读答案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兰花花》说课稿

《访兰》教学反思文档

《《访兰》说课稿.doc》
《访兰》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