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济法考研考生心得小记

2020-03-03 04:36: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8北大经济法考研考生心得小记

我叫宋y,北大法学学科:北京大学经济法学,成绩:政治 72 分 英语 80 分 综合课 107 分 专业课 116 分,总分:375 分 初试排名:第三 最终录取名次:第一。辅导班选择的是凯程,下面我细细道来复习的过程。

不同道路各有各的精彩,但每一个努力追求的人都值得尊重。

考研确实比较辛苦,最大的挑战在于疲惫、焦虑和自我怀疑,尤其是考名校竞争非常激烈、不确定性大。这个过程光有信心远远不够,方法、信息、毅力和一点点运气都必不可少。希望我的一点经验可以对迷茫中的同学有所帮助,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而且是事后的视角,多有遗漏。

一、时间

想想我的事情还是有点励志。大四第一年考北大国际法学,初试第一复试被刷。当时很有些伤心和惊讶,但是从中吸取了很多生活的教训和经验,成长不少。后来我决定再考一年经济法,感觉内容更加充实,即使没考上还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可见心态还是很积极的。所以政治、英语、综合课主要是第一年解决了,第二年换了经济法,难度比国际法有所增加,所以主要精力在经济法专业课上。享受了毕业季,7 月之前没有正式开始复习,与考研有关这期间主要是搜集考试资料,比如真题、教材,看看经验贴、安排复习计划、思考一下人生方向什么的。7 月——12 月算是第二次考研的时间,大四过了司考,不用再占时间,但还是有一些其他事,暑假旅行、拔智齿等总计用了三周;10 月中旬考了一下 CPA(税法、经济法,飘过)之前,对 CPA 复习折合成天数大约占了 25 天,十一旅游 7 天,剩下的时间是考研复习时间。我平均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间是 8-9 个小时,平常去自习尽量不带手机没这个条件的非应届生我觉得可以租房,家里太安逸)。

其实我发现时间长短并不重要,有人长有人短,而且各种事情相互穿插也影响了对时间的计算,正确的方向、有针对性的计划以及强大的执行力是成功的保障。

二、初试

(一)政治和英语

有很多人谈经验,我最大的体会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我觉得按照政治英语平均 75 的目标来设计就可以。

我的政治买了肖秀荣的全套(可能差一两本),不同阶段跟着看,该做的题一做(主要是真题和 1000 题),考前什么肖四(肖八不用了,范围太大背不过来,重点在肖四中有所体现了)、任四押题卷买来背一背,背的时候背要点和关键词。

英语个人基础比较重要,资料可以多买一点,真正用的时候就要灵活对待了。资料其实都差不多,我买了张剑黄皮真题,何凯文词汇、写作、阅读书,鉴于阅读理解的重要性,还买了张剑《阅读理解 150 篇》,做真题之前可以读一下,顺便积累词汇。如果词汇掌握还可以(如果觉得词汇量明显不够,那就坚持背单词吧),最重要的是做真题,近10 年真题认真做个 3 遍,70 分差不多了。所谓认真,一是思考题目为什么错,单词的问题、理解的问题、定位的问题、细心的问题„„,思考错因,然后有针对性地修正很重要。二是利用好解析,对于真题中的单词、词组搭配要掌握,可以标出来、读出来、抄下来等等,反正真题中的单词、词组、搭配要在一遍遍做题中熟悉。

(二)综合课收集资料很重要,预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以多看一些经验贴,找出一些上榜率最高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特点来选择。以下说一些我觉得比较有用的:

教材 【宪法】周叶中《宪法》王磊《选择宪法》《宪法司法化》宪法》《宪法司法化》

【行政法】罗豪才、湛中乐《行政法学》(第四版)【刑法】郭自力主编《中国刑法论》(第六版)

【民诉】刘家兴、潘剑锋《民事诉讼法学教材》(第四版)

【民法】没有特别适合的轿车,某部分理论不了解可以偶尔参考

【刑诉法】没有特别合适的教材

陈瑞华老师的专著《看得见的正义》《刑事诉讼的前言问题》

特别推荐陈瑞华主编《法律程序改革的突破与限度——2012 年刑事诉讼法修改述评》,

针对刑诉法修改进行专题评析,非常适合答题,即使修法的热度已经过去,但其中涉及的都

是刑诉最核心的问题,不会过时。

2.真题

分析真题是第一步。近十年的都要搜集,再前意义不大,09年之后的是重点分析对象。

3.法条

每个部门法“法律”层级的文本要有,必须放手边碰到随时看,法律以下一般不会涉及,或者说不是重点。

4.培训机构的辅导

综合课每一科单独来准备,要有针对性,但复习思路有共性,一般先分析真题,看考察方式和考察重点,这个工作要自己边做边体会。比如行政法、民诉法、刑法其中一道题,基本就是教材可以找到,所以这三科教材是重点;宪法比较灵活多变,就需要多手准备了,法条整理、基本理论、案例分析等;民法一道案例分析,一道法条解释:案例分析首先做真题,看解析的思路,考得其实还是重要的法条,薛军老师的录音比较有用。法条解释可以买几本法条注释,权威正规的版本都可以,主要是合同法、物权法、侵权法,当然新民法总则应当是未来几年出题热点吧。刑诉法重视理论考察,主要难点是没有合适教材,所以前期多看看陈瑞华老师的书,再结合真题就发现重点依旧十分突出,最后如果能把《法律程序改革的突破与限度——2012 年刑事诉讼法修改述评》里面提到的专题掌握好,应当问题不大。

各科我会自己总结笔记,笔记怎么做看个人习惯了,总之是帮助你理解、记忆的过程。综合课重在基础扎实、全面,千万不要有押题的心理,一般而言,浅而全比深而窄要好,

(不排除某些同学的理论深度确实可以吸引老师),每个题多答一些相关的点,一点不要写太多占用时间。

(三)专业课

北大经济法初试分五部分经济法总论、财税法、竞争法、金融法、企业与公司法,内容比较多而杂,但分析真题之后会发现只要是考试就有侧重点,也就是学科的核心知识。从考察范围来看,【总论】分两套:一是张守文老师的框架,他的总论教材都是按一个框架写的,稍有出入。二是邓峰老师的框架,没有成熟的教材(他与史际春老师合著的《经济法总论》我没有看过,但翻看目录,也不完全体现他的分析思路),最好的办法是看他本科的讲义,当然很有可能看了还是一知半解,可以结合他近几年在《财经》上的几篇文章以及重点论文,体会一下思路的应用。【财税法】主要是预算法和税法,预算法 13 年修改之后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基本每年会考,但教材写得相对简单,尽量结合论文填充吧。税法法条十分零碎,但主要还是税法原理的考察,即使出现了单个法条,背后考察的还是税法原理。【竞争法】包括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法条及部委重要的行政法规、教材是基础,最好再简单了解近几年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大案。【金融法】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个人觉得这一部分彭冰老师的讲义非常有用。【企业与公司法】公司法是重点,合伙企业法次之,其他简单了解。

资料:

1.法条

经济法法律规范真是太多了,最重要的如下:《预算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证券法》 《中国人民银行法》 《商业银行法》《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

其他可以需要用时再打印,或者买一本汇编的经济法典比较方便。

真题淘宝有卖,分科总结考察特点,区别对待。

教材(都要最新版)

【总论】张守文《经济法原理》、《经济法总论》、《经济法学》等 选一本即可,框架是一

样的,第一本的好处是除了总论还有结合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一下很好,但分论都有专门的教材和话语体系,所以答题可能用不到。第三本是必买的,因为“市场规制法”的部分是肖江平老师写的,是竞争法答题的重要参考,肖老师似乎没有出专门的教材。

【财税法】张守文《财税法原理》【金融法】吴志攀《金融法学》

彭冰《中国证券法学》尤其是涉及原理的部分很好,具体规定有点陈旧了【竞争法】张守文《经济法学》中“市场规制法”部分(肖江平老师主笔)

【企业与公司法】甘培忠《企业与公司法学》

4.论文

我觉得从论文中吸收一些精华可以锦上添花,论文就像出题老师对你的直接辅导,学术观点和学科思考方法都体现在论文中了。但看论文真是有趣又辛苦的过程。我从知网上搜集了经济法点所有老师近五年的全部论文,然后„„发现都看是不现实的!结合真题能看出哪些老师的论文在考研中是比较重要的,我的个人体会:

【必看】彭冰和邓峰的论文,尤其是没有本科讲义的同学,适当总结论文中的观点;张守文和叶姗老师与预算法有关的论文;肖老师的文章(包括报纸评论),数量不多。

【有时间再看】张守文老师关于财税法的文章,一般分析问题很全面,可以体现对总论原理的应用。叶姗老师税法有关文章,是多次直接考到的,但是她分析得非常深入、学理性很强,答题不好直接用,学生还是要有问题意识,看到某个点是老师关注的,大概可以从哪些方面思考,至少摘要能掌握。公司法初试可以看一下老师有关资本制度的文章,其他可以不用看;没有特别提到的可以根据时间自己把握。 经济法的老师论文确实多,我对文章主要有两种分类,一是先按人分,再按时间分,时间越近一般越重要(尤其涉及学科基础问题,是考研容易出的);二是按话题分,不同老师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是有所重合的,这些话题很重要,相同话题文章可以一起看,通过题目和摘要可以大概划分主题。

论文记得与基本知识相联系,先考虑文章谈了什么问题,与哪些部分知识点有关,然后记得做笔记,吸收精华。论文只能锦上添花,建议基础知识掌握差不多之后看,没有一定框架基础,看着比较费时费力,而且效果有限。

5.讲义

北大老师的本科讲义,能看一下对理解有帮助,而且减少心理上的陌生感。没有也完全没关系,我觉得除了彭冰老师的讲义非常有用,其他还是比较散,对考研作用有限,而且出教材的老师主要思路和自己的教材是一致的。

我觉得专业课上 “法条>教材>论文>热点”,“>”体现基础性和重要性。如何使用这些资料各人方法有异。我有几点体会:首先各科我会自己总结笔记,结合真题体现的重点,分专题来做,综合上述材料的精华,帮助理解和记忆,最后可以直接背笔记。关于记忆,我是最后 20 天集中来记,之前多加深理解,主要是记思路和关键字、关键句。其次构建框架,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框架有不同层次的,拎出任何一个层次都要能进一步展开,可以先睡前选定一部分去回忆体系,第二天早上起来,缺失的部分翻翻书,纸上简单画一画框架图,这样就巩固了。

三、复试

复试比初试更重要,北大法学复试中面试是决定性的。名曰专业知识考察,其实内涵远比这个丰富,包括交流能力、临场反应能力、抗压能力、仪容仪态等都很重要。经济法今年有 8 位老师参与面试,人数每年有区别。每人最长 20 分钟,一般都用不完,形式是从一沓信封中(目测 100 个以上)抽两道题,然后选其中一道回答,可以思考准备 1 分钟左右,独立回答完后,老师会针对题目涉及的领域随机提问,追问不限于题目本身,可能与你刚才的回答有关,所以对自己说的话要慎重,另外完全可能说到外国法上一些你没听过的制度,会给你简单解释一下,我觉得主要看你的思路和应变能力。能过初试知识上大家都差不多,复试是把知识换一种形式输出,这个过程需要练习。复试我也选择了凯程的辅导班,我觉得帮助很大。他们的北大法学非常强,可以推荐。

四、心态

我觉得选择北大法学考研的小伙伴都挺有勇气的,既然选择了,一要坚持,二要多思考。从我的观察来看,死记硬背是绝对行不通的,不断思考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你离目标越来越近,多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现在是什么复习阶段,预定的计划可以如何优化,自身的弱点是什么、可以如何克服等等,想清一些关键的问题心里才能有底气,避免在焦躁、怀疑、懒惰的心态中徘徊不前,这样不仅可以理顺复习的思路,也可以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才使这个过程对人生的成长更有意义。最后一点,要坚持锻炼,任何时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考研看似是一场考试,对人的锻炼却是综合性的。希望上文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通过努力来实现各自的心愿。最后要说,不要轻易因外界的否定而怀疑自己,但对自我的反思是没有止境的。

考研心得 同济考生

北大07国际经济法考研感言

北大法学院考研心得

18北大金融考研往年一战考生的心得谈

考研经验:北大MPA考生分享心得体会

北大考研

考研心得:深圳大学考生分享考研路

销售心得小记

支教心得小记

考研心得 北大中国哲学 重要

《北大经济法考研考生心得小记.doc》
北大经济法考研考生心得小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