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医学城项目建议书

2020-03-02 08:17: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成都国际医学城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成都国际医学城”项目是全市26个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占地面积10.38平方公里。2008年6月5日,成都市规划委员会第四次主任会议通过了“成都国际医学城”规划结构方案,2008年6月20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温江区永宁镇建设“成都国际医学城”。

二、项目背景和政策支持

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的战略部署,完善成都打造最佳人居城市、最佳创业城市的功能配套,充分利用并发挥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医学、医疗资源优势,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端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经过反复考察、论证,提出在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建设“成都国际医学城”的构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7年11月19日,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等领导同志到温江调研,对“成都国际医学城”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了重要指示。

三、项目定位和选址

(一)项目定位

成都国际医学城项目定位:国际健康新城。

“国际”——从国际视野出发进行定位及规划,顺应国际发展趋势进行产品配置,按国际化水平进行后期运营和管理服务;

“健康”——以“健康、快乐”为核心元素,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一流的健康产业集群,是健康产业化的完美呈现。

“新城”——通过低密度散点布局、生态化运动生活方式、区域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打造一个生态健康型的康复疗养基地;

(二)项目选址

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

1、区域综合环境:

成都市温江区是“全域成都”总体构想中“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担中心城区都市功能和辐射带动成都西向远郊区域的枢纽作用;温江交通便利,多条通道与中心城区紧密相连,与周边区市快速通达,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聚集各种资源要素加快区域发展。明显的区位优势,极大的缩短了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保障。

温江生态环境优势明显,具有宜居宜业的资源禀赋。温江地处“温郫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核心,拥有13万亩花木资源,杨柳河、江安河、金马河纵贯全境,森林覆盖率达17.6%,绿化覆盖率达42%,环境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均达到国家优良标准,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良好的环境优势,为医学城及其相关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自然基础。

“全境温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建立。完善的区域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体系,已经延伸至农村广大农村地区,构建了城乡一体的资源利用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延伸。

2、局部环境及周边环境:

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是成都市重点镇之一,位于成都市西郊10公里,紧靠青羊、高新、郫县,幅员面积23.5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1万人,国家六部委确定的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成都市十大魅力乡镇,东临成都市双流县和成都市青羊区,南临温江新城区、鱼凫国都温泉大酒店和金马旅游开发区,西临都江堰,北与郫县及成都市高新

区接壤。绕城高速、成温邛高速和成灌高速分别在其东、南、北面,光华大道、芙蓉大道、温郫大道紧邻或贯穿其中,距离双流国际机场16公里,距成都火车客运站18公里。

(三)项目投资必要性

WHO认为,在21世纪,人类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是防治亚健康状态。中国是目前亚健康人群最多的国家,达75%,人数已超过7亿人,在未来的10-20年内,随着国民收入大幅提高和中国进入老龄化,人们健康管理的意识不断提高,也就要求服务体系及健康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相应调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用在健康方面的花费约占总收入的48%,而中国人目前只占总收入的8%左右。健康消费,将成为未来家庭消费的重要增长热点,按正常消费水平,2010年,中国健康产业市场的年规模将过4千亿人民币,将成为全球健康产业最大和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随着进一步开放,国际市场将日益关注我国健康产业,各种资本形态也将逐鹿其中。

作为国家未来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和依托基地,成都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已辐射川、渝、云、贵、藏等西部地区,成都虽拥有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第2位)、中国十大健康城市(第3位)等称号,仍亟待在人文、历史、自然的基础上注入更多“健康”和“快乐”的元素,完善现代服务业产品体系和提高服务水平,根据《成都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将在成都市西部建设医疗集中发展区,实现医疗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共同发展。

四、项目开发思路及初步规划

(一)目标及指导思想

1、建设目标: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全社会参与,彻底打破属地界限,整合大成都优势资源,将“成都国际医学城”建设成机制灵活、充满活力、服务一流的特色品牌,以“专业制造健康”为运营理念,以“建设国际化健康城市”为发展目标,着眼于打造“中国一流健康服务产业集群”,为国内外人士提供满意、放心的高端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提升成都市医学技术水平,带动成都市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2、指导思想: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战略,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宗旨,以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为动力,由成都市政府主导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省、市、区联办,充分利用城乡卫生优势资源,建设现代医药及健康服务的先进发展平台,完善医疗健康服务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二)总体规划布局

成都国际医学城以国际化、高端化、生态化、产业化为导向,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环境优美,适宜医疗、康复养生、产业发展”的原则,确立了构建一个集医疗服务、康复养生和商务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医疗健康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形成了以医疗服务区、康复养生区、商务配套园区等三个区域共同支撑医学城项目发展的构想。

(三)功能分区

1、医疗服务区:拟引进1—2家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8—10家特色专科医疗机构,形成“综合医院为龙头,专科医院为补充”的医疗服务群;

2、康复养生区:拟引进优秀医疗机构,打造设备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的康复养生区;

3、商务配套园区:主要建设商务配套设施,为整个产业集群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四)建设周期

至2012年,初步建成中西部医疗及健康服务核心基地;

至2016年,初步建成国家健康管理示范区;

至2020年,初步建成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

(五)项目经营思路

采取“六统一”原则进行统筹管理,传统与创新融资模式结合。

五、项目财务分析

(一)投资估算

预计:土地整理总投资50—60亿元;

其中银行借款与引资15—20亿元;

政府补贴投入35—40亿元;

(二)项目收益

收入(税前估算):开发物业报建费及税收收益13亿元;

建成后医疗类产业收益22亿元/年;

健康度假及其他服务业收入5亿元/年,年实现税收0.8亿元/年;

(三)项目社会效益

1、项目建设过程中解决永宁镇1.4万人的拆迁安置和提供上万个本地人口就业机会,实现永宁的城镇化;

2、项目基本建成后,带来2万余高端医疗健康产业人才、5万余中高端养生度假人口、300余万医疗旅游人群;对周边区域的土地和商业价值的提升带来巨大推动;

3、创造性地聚合国内甚至国际优质医疗资源,打造中国一流的健康产业集群,西南地区的医疗中心,为市场提供一流医疗健康技术与服务,提高本地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4、作为成都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产品,为城市注入新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聚合力。

成都国际糖酒博览城项目建议书

实施“五同时” “五同步” 成都医学城提速项目建设

成都东区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绿城千亩苗木基地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成都国际医学城项目建议书.doc》
成都国际医学城项目建议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