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20-03-02 08:35: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1-2012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本次语文期末试卷,总体上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教材的准确审视、对中考趋势走向全面的把握与理解,关注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

二、答题情况。

(一)积累与运用此板块整体得分情况较好。学生语文双基知识相对扎实,需要强化的是古诗文默写,考查的诗句都属于耳熟能详的名句,而且默写这一板块是老师们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可因写错字而得不到满分的也为数不少;另外还有学生对语文的综合性运用把握不好,也造成了不少失分。

(二)阅读题阅读题部分包括三个方面: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和课外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解题能力、语言感悟能力、理解鉴赏能力。课内外一共是四个阅读,前三个得分率较高,失分较多的是最后一个哲理性散文,课内涉及《曹刿论战》一篇经典课内外文章,此题要求学生对这篇文章有精准的把握,答题要严密,知识点力求准确无误,否则就会有较大的丢分。恰是这一部分,学生有较多的失分,其中原因自明。两篇课外现代文阅读,文质兼美,文学性、思想性都很强,这部分题目量分稍宽泛一些,关键是准确文体定位,读懂读透原文,擅于结合上下文答题,恰当的组织语言,准确圆满的组织答案。例如:两篇短文的最后一个小题,灵活性极强,要求学生谈感受认识、谈见解体会、评析鉴赏文章的精彩之处,这无疑能在较宽阔的视野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遗憾的是个别同学语文基础薄弱、答题技巧欠缺,在考场上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三)作文纵览作文考试情况: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好的文章观点鲜明,言辞流畅、精彩、严谨,旁征博引读书必定很多,字迹也漂亮、工整;而差的主题确立有误,甚至还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主题;而且发现许多学生的“文体观念”很淡薄,基本技能缺失;还有不少学生似乎在考前死背一些范文,作文中雷同的、模仿的层出不穷,这种作文得分也较低。同时,

卷面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因而一定要加强练字。

三、成绩分析:

总分120分,最高分110分;全区前十名我们学校九个,全区前五十名我们学校45个,全区前100名115人,我们学校87个,全区前200名204人,我们学校137人。优秀人数全区387人,我们223人,占全区优秀比44.33%,全区评价分为82.21分,我们是92.59分,高出10分多,比第二名新户的79。22分高出13.5分。从成绩开来,由于语文的学科特点,两极分化不太明显,但主要问题是各班优秀生的比率不太均衡,我们语文组已经根据各班的情况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四、今后教学建议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为了给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巩固语文这一门交际工具,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积极备战中考,研究大纲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语文考试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我们备课组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全体参与,包括备课组的六位老师和九年级的所有学生。复习中,备课组的各位都分配了明确的复习、出题任务,做到各有侧重有精诚合作,这就大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复习效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培养优秀生的同时,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指导那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待提高的中游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时间紧,任务中总之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语文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汉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四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