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案

2020-03-02 06:05: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送元二使安西

预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了解诗题意思,查找相关背景资料(提示:包括安西、作者王维、送别诗中常用意象、借写雨表达离情别绪的名句、借写柳惜别的名句、借写酒表达愁绪的名句、阳关、形容边塞荒凉景象的诗句等资料) 3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歌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有画”的特点 (想象画面时,可用以下句式: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摸到了——„„) 4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提示:①可以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通过资料拓展、捕捉意象、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结合生活实际、换位思考等方法理解。②每句抓一两个关键字连环追问)

5拓展延伸:结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把它改编成现代诗、散文诗、散文或流行歌词等。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课件)

朋友是干渴时的一杯清茶,是饥饿时的一块面包;是下雨时的一把伞,是寒冬里的一个火炉„„朋友是你快乐时,容易忘掉的人;是你痛苦时,第一个想去找的人„„当别人相信你脸上的微笑时,只有他能读懂你眼中的哀伤;当别人赞美你的坚强时,只有他知道你内心的脆弱„„

同学们在一个班级里共同生活了六年,不少同学应该已经成为好朋友了吧?六年来,是朋友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你,是朋友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你,是

朋友不求回报地帮助着你。但两个月后,我们就要毕业,今天还在一起说笑玩闹的好朋友就要各奔东西,我们会是什么心情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朋友送别的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让我们在诗中找到自己和朋友的影子。 二:朗读小组带领全班感情朗读 (课件)(个人读或听录音,强调个别重点字词,提醒全班同学划分朗读节奏;齐读;男女生对读)

三:苏轼曾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下面有请资料小组解诗题,介绍作者。(课件)

老师刚才听到了一个关键信息,王维的诗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板书)那么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究竟会给我们描绘出什么样的优美画面呢?我们有请整体感知小组展示。

四:齐读诗歌,说说诗歌大意(课件)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先听听老师想象的画面:(课件) (课件)(板书:画雨点及客舍)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漫天飘飞的雨丝,让平日繁华热闹的渭城显得恬静而典雅,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花草香。青砖绿瓦的客舍旁,环绕着棵棵翠色欲滴的柳树,在斜风细雨中摇曳生姿。客舍中,你我相对而坐,在细雨中饮酒送别。没有往日的谈笑风生、出口成章,也没有一般酒宴上的觥筹交错,起坐喧哗,只顾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我把留恋和不舍倒满酒杯,我用沉默和叹息垂询你渺远的归期。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握手道别,我的掌心还留有你的温度;挥手远去,我的牵挂穿过千里黄沙直达安西。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直到烟雨吞噬你的背影,直到泪水模糊我的双眼„„

学生想象画面(三至五人人回答,其余组内交流)。

同学们,通过刚才想象的画面,大家感受到王维诗的什么特点?(点出“诗中有画”)

五:如果仅仅是“诗中有画”,王维只能算一个优秀的画家,就不会成为群星璀璨的盛唐时代的杰出诗人,那么他的诗中除了有画,还会有什么呢?我们且听品析小组分解。(课件。)

展示指导:(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把自己针对每句诗提的问题,写成小纸条,交给展示该诗句的组长,然后由组长把这些问题按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顺序整理修改一下,大家都做好了吗?请组长把你收到的字条亮一下。另外请大家再次回顾老师提示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回答时最好说清自己理解的方法。本节课我们的主打方法是:每句抓一两个关键字连环追问)

品析1组:带领全班同学品析第一句诗:“渭城朝雨浥轻尘” (课件)(板书:画雨点)

这句诗点明送别的地点是?时间是?天气是?

抓“浥”字,连环追问:①“浥”字是什么意思?②说明什么?)

抓“雨”字,连环追问:①这场“雨”是在什么情况下下的?请同学们联系题目和下文回答。

②大家查找的在送别诗中写雨的诗句还有哪些?(课件)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c红楼隔雨相望

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e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 ③列举了这些诗句,再结合这首诗,大家觉得在送别诗中写雨,有什么用意?(借“雨”渲染送别时的伤感气氛,表达离愁别恨)

④联系题目和下文看,写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离别的伤感、惆怅或离愁别恨)读出这种感情。

预设:学习古诗,我们不能不了解一个词:意象,课前我们已经布置大家查找了这方面的资料。那么这句诗中用的意象是?

这场雨打湿的仅仅是“灰尘”吗?(请大家读出心情被打湿的感觉来)

既然如此,那么这里仅仅是在写景吗?这种写法叫什么?(板书:借景抒情)

品析2组:带领全班品析第二句诗:“客舍青青柳色新”

(课件)(板书:画柳和客舍) 抓“柳”字,连环追问:柳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古代诗人往往借写柳表达什么?像这样借柳送别的诗句还有哪些?(课件)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c《青门柳》 (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d《堤上柳 》(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e《赋得长亭柳 》(戴叔伦)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预设:这句诗所用的意象是?客舍旁边不可能只有柳树,应该还有如轻云般绯红的樱花,或如朝霞般艳丽的桃花,至少也有如茵的绿草,为什么作者单选柳树来写?那么这里仅仅是在写景吗?联系题目和下文看,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读出这种感情。这种写法叫什么?强调借景抒情。

品析3组:带领全班品析第三四句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课件)

这首诗中描写朋友相送的句子是哪两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和朋友送别的方式是什么?

第三句:抓“更”字连环追问:(“更”字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劝君更尽一杯酒”呢?请用原句回答。)

抓“酒”字连环追问:(诗人大多借“酒”字表达什么感情?这样的名句有哪些?(课件)a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雨霖铃》)

c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d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e李群玉《醴陵道中》“别酒离亭十里强,半醒半醉引愁长”。 f许浑《谢亭送客》“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作者和元二为什么喝那么多酒?只不过是朋友离别,至于这么愁吗?a元二去的是阳关以西,是遥远荒凉的安西,预设:安西是什么样的地方?(课件边塞图片)请用诗句形容一下(课件)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⑤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⑥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b结合时代背景,查找资料:古代交通和通讯极不发达,二人今后很难见面,此次一别很可能是永别c联系生活实际,换位思考:今后少了一个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d“酒逢知己千杯少”

你从中体会到作者当时什么样的感情?(依依惜别担忧体贴祝愿;)请大家读出这种感情

第四句:抓“无”字连环追问:(“无”字是什么意思?“故人”是什么意思?具体指谁?作者为什么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呢?你觉得作者说的对吗?假如是你的朋友到那样的地方,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情?你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感情了吗?请大家读出这种感情)

预设:客舍中的二人虽只顾喝酒,很少说话,但其实他们的心中都有千言万语要向对方倾诉,他们的内心在默契地对话,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假设你和朋友就是他们俩,请完成小练笔:(课件)

指导:因为要写四个排比句,难度很大,所以我们提前抄了题。现在请好朋友走到一起,交流各自的答案,整合出最完美的一份答案,然后以情景对话的形式来展示。接下来就是见证你们的友谊是否深厚的时刻,完成得又快又好的,说明你们的友谊最深厚,所以能很好地体会作者和朋友的心情。下面开始交流整合。

小练笔:结合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换位思考,揣摩人物的心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王维)朋友,今天你就要走了,其实我真的很想——,很想——,很想——,但不知怎么,千头万绪难梳理,话到嘴边又咽去,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一次次举起酒杯,重复那已经说了无数遍的话:“干杯!干杯!” 2(元二):时间一点点地流逝,酒一杯杯地下肚,我们欢聚的时日还会再有吗?也罢,今天就让我们一醉方休,醉了就——,醉了就——,醉了就——„„ 3(王维):今后,我们将天各一方,难以见面。在遥远的他乡,在荒凉的异地,还有谁——,还有谁——,还有谁——„„

4(元二)别了,——!别了,——!别了,——!今后,在千里之外的安西,我只能———,只能———,只能———„„

现在大家体会到王维的诗中除了有画,还有什么了吗?(友情;情;深情)请大家读出这种深情。

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借景抒情;后两句叙事,劝酒送别(板书),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担忧牵挂(板书)等感情,表现了作者和朋友的深情厚谊,写得真挚感人,情真意切(板书)。

六:拓展升华:(课件)

现在同学们理解这首诗了吗?那就请把它改写为自己喜欢体裁,另类诠释这首诗。由于时间关系,我根据预习情况,只挑几个写得好的同学展示,其余的在

组内交流。

预设:朗诵教师自编的现代诗(课件)

沾衣欲湿的杏花雨∕不期而至∕随着清新的晨风∕潜入渭城∕湿润了飞扬的尘土∕也打湿了∕我的心∕相知多年的老友∕将在荒凉的古道∕策马扬鞭∕一路向西∕也许今生∕永不能再聚∕客舍边环绕的∕一棵棵绿柳∕在斜风细雨中∕伸出一只只∕挽留的手臂∕就像我∕欲留又止∕欲说还休∕朋友∕请再喝一杯香醇的美酒∕把滚烫的友谊∕连同我苦涩的思念∕一滴不剩地∕全部都带走∕让喉头那火辣辣的疼∕提醒我铭记你∕直到永久∕朋友∕请再喝一杯香醇的美酒∕忘掉那天涯孤旅的愁∕一醉到天尽头∕天尽头∕是春风不度的落日孤城∕是一望无际的荒烟蔓草∕戈壁沙丘

七:结束语: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走到你最好的朋友身边,拥抱对方,闭上眼睛,想象两个月后毕业离别的情景,想象你和好朋友可能几年、几十年、甚至永远也不能再见面,今后,他可能再也不能在你寂寞的时候陪着你,再也不能在你伤心落泪的时候递上纸巾,再也不能和你共撑一把伞,再也不能和你分吃一袋零食,再也不能像今天一样深情地拥抱、真诚地凝眸„„心,一点一点撕裂;泪,一滴一滴滑落„„现在大家能体会到王维和元二送别时的伤感和不舍了吗?让我们带着这种伤感和不舍,把这首诗齐背一遍:“渭城”一二。

利剑斩不断思念,离别隔不断友情。王维和元二的友谊,将和这首诗一起万古流传;大家和好朋友的友谊,也不会因为毕业离别而减弱。所以请大家安心学习,在真正离别之际,再像王维一样留言或赋诗送别,岂不更好?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doc》
优质课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