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秀)

2020-03-03 02:08: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容易突破教学重难点;促使学生在感情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发展个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学的重要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促使学生在感情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下面谈一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优美的词句,通过声、光、电、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例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中虽然有许多优美、生动、形象的句子,如:“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静,清,绿,奇,秀,险”的山水特点和优美画面无法单纯从文字中获得亲切体会与美感的熏陶,单凭教师刻意的渲染赞叹似乎也颇显费力与空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如让他们眼见为实,适时的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片。那清澈碧绿的江水,形态万千的险峻山峰顿时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在一片情不自禁的由衷赞叹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对眼前的奇妙景象赞不绝口,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在深浓学习兴趣的促进下,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满怀激情朗读起课文来,在优美的旋律中,全班学生以陶醉在美妙的境界里,课文最后一段所描述的优美画面以形象地印进学生的脑海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以无需多言 。

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科技,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整体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

“ 二十一世纪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课堂。”二十一世纪的语文教学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艺术的引导学生

敢于参加,乐于参加,善于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发展学生个性。

例如,上学期的语文综合学习单元,以欣赏、了解诗歌、散文作品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比较空洞、枯燥,缺乏艺术气氛,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宽带网络教学系统在教室里播放有情景朗读视频的资料及一些诗歌里面出现的物象(诗歌中的意象)图片,物象图片、情景视频的展示和美妙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如同步入诗歌的意境一般,去领略诗歌中的诗意。宽带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感知。”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情境创设或形象思维的帮助创造的,而现代教育科技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的,学生不常见的为直观生动的具体形象,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如《回声》一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了解回声的过程是有一定难度的,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我设计以下动态画面;夜空中一只青蛙发出呱呱的声音,用“)))))”代表声音,“)))))”碰上桥底或障碍物,“(((((”反射回到青蛙的耳朵,小青蛙就听到了回声。这些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了解了回声的复杂过程,这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使教学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当教导学生披文入情,翻新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已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现代科技的使用为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如《丰碑》一课意境深远,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讲述了一位将军在云中山行军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因未穿御寒衣服被冻死的战士,而这位战士竟是负责发放给养被服的军需处长的感人故事。文短情深,催人泪下。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对过去的年代,特定的环境了解甚少,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位军需处长的敬佩之情,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了如下激情教学。

1. 渲染气氛,调动情感。

为了帮助学生走进课文特定的场景,开课时,设计了一个“大雪纷飞狂风呼啸的大雪山上,一支队伍艰难地行进着”的画面,我配上一段动情的导语:同学们,让我们把纷飞的思绪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你们看,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的云中山上,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正艰难地行进着,等待着他们的是„„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生动的画面,立即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似乎和这支红军队伍一起到了大雪山上。

2.配画配乐朗读,体会情感。 果戈里曾经说:“像样地朗读一篇课文,需要同作者分享他那充满心灵的崇高感受,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词。”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丰碑》一颗第7自然段对军需处长的描写是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时,多媒体课件由大到小逐步演示出军需处长依靠树干的形象,军需处长的形象在同学心中,逐渐清晰,逐渐高大起来,配上深沉的音乐,同学们深情的朗诵起来,饱含着对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3、巧妙联想,升华情感。

课文学到最后,教师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看一组画面;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在光秃秃的树干上;慢慢的,树干变成大雪覆盖的云中山,军需处长边变成了一座晶莹,透明的丰碑矗立在云中山上;不一会又变成了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同时,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这画面,这声音,强有力的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这时,学生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华。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和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和多功能电教室进行教学,让学生直接在因特网上获取所需的知识。例如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阅读材料,思考预设问题,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作品的写作背景等;作文教学时,我们可以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去寻找资料完成写作,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在学校网站上,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这样既完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求知能力。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学生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坚持收看电视节目,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语文教学是一个多元开放的学科,而绝不能局限于教材和课堂。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我们每天就餐和自由活动时间都开放了食堂和普通教室里的电视机,让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东方时空”、“新闻三十分”、“ 今日说法”、“晚间新闻”,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 探索发现”、“心理访谈”等节目。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积累,启发了思维,培养了情感。让同学们及时了解国内外新闻,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自然、关心学校、关心自己的人文精神;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学习古代仁人贤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广泛接触社会现象,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2.每周坚持开设一节语文网络课。

网络的方便快捷、直观形象、开放、互动等特点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实施语文教学,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网络教室上语文课,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还结合学生所学课文,让同学们进行网上扩展阅读或收集相关资料。

比如在教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可以让学生课后上网查找毛泽东的其他词作,体会作品词风激昂,意境阔大,气势磅礴的艺术特色。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加了知识积累,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促进教与学的交流。

网络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式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宽松、自由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创建新型的教学关系、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谐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阅读教学或平时学习之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意见、感悟,以留言的形式发表在QQ上,与

任课老师或其他教师一起讨论或交换意见;还可以使用网络QQ,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寻找自己喜欢的朋友交流、沟通、畅谈学习、生活、人生、理想和内心感受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实践证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确实,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光辉,产生了伟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设计》2008第三期【J】

【2】余彤辉,关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见【J】

【3】刘华,运用信息技术,触及语文教学的灵魂【J】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艺术化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地里教学中运用的启发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秀).doc》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