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心得如何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

2020-03-03 19:27: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

语文组 伍连珠

本文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古诗,是我国悠久历史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国人,她是我们的骄傲,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读懂她,理解她。然而,作为学生,她到底能理解多少,能领悟多少?作为教师,我们又如何来实现《课标》的要求呢?本文将从“学习古诗的意义”,“如何感悟古诗的美”,“古诗教学的误区”这三方面谈谈自己对古诗教学的认识。

一、学习古诗的意义

首先,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习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是这个道理。这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契机。

其次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再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因此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二、读中悟美、悟情

(一)强化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和辙押韵,字数、句数整齐、均衡。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一字一词包含着极丰富的内容。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流动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我在古诗教学中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二)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的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概括童子的回答,并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三)披文入情,体会古诗的情感美

“情”是古诗的根源。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借景引情——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字字含情,诗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借曲引情——例如:《咏柳》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我首先播放一段乐曲——《春天》,这首曲子以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湖泊、森林,抒发了少年儿童的热爱祖国、热爱春天的感情。学生一听乐曲,便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犹如身临其境。这时再学古诗,学生很快进入情境。

三、古诗教学的几个误区

在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其出发点可能是很好的,可也要注意方法,不可急于求成,造成以下几个误区:

1、倾盆大雨式的题解:有些老师急功近利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往往使学生不知从何学起,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2、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串讲是古诗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过课前要注意启发学生预习,在串讲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不能填鸭式、注入

3、信口开河式的问答:古诗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可有些老师在古诗教学中滥用问答法,一问一答之中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使学生无法很好的领会其意境。

4、囫囵吞枣式的翻译:古诗的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但是教师在此要忠实而流畅的直译,尽量保持诗的原意和结构,如此才能恰到好处。

5、文学鉴赏式的分析:古诗不排除分析,但要注意深入浅出,注意一个“度”,不能把握这个度而侃侃而谈,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因为小学无法理解的这么深奥,也不能了解,毕竟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

古诗教学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语文教师尤其应优化教学,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与喜,让这古典文学精华,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使生命在古诗的滋养中得以鲜活的成长,与古诗相伴,芬芳一生。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古诗鉴赏教学

古诗教学学习心得

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

如何对低学生进行识字教学

对初中学生进行跳绳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理论学习心得如何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doc》
理论学习心得如何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