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机制 弘扬廉政文化

2020-03-03 05:45: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创新教育机制

弘扬廉政文化

任城区纪委 (2011.8.23)

近年来任城区纪委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这个基础,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搞活形式,不断探索建立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机制

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区委成立了由区委常委、纪委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区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了工作的有力开展。建立完善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年度与阶段性的宣教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狠抓落实,在全区形成了“大宣教”的格局。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实行

-1-

“一岗双责”,把廉政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紧紧抓在手上,制定了廉政文化“六进”具体实施办法,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二、坚持五个结合,构建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一是结合行业作风建设,营造机关廉政文化。编制廉政文化教育资料《党纪在我心中》、《任城新风》、《从政警言》、《读文思廉文集》等供党员干部学习。近年来举办廉政歌曲演唱比赛和廉政文化广场文艺演出活动30多场次。机关部门廉政文化上墙、上网、上办公桌,机关干部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听廉政课、写廉政文、做廉政人蔚然成风。区地税局、区工商局、区公路局、区广播电视局、区检察院等10多个单位装设走廊壁画、格言;特别是区地税局高度重视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在局机关、分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创建“三上三进”廉政文化建设模式,即廉政文化上墙、上廉政网、上办公桌、进书橱、进课堂,进餐厅;区地税局等部门还给领导班子成员制作了警示条幅、警示牌;各职能服务部门,还专门设立了投诉监督台;我们在区委党校和任城监狱建立廉政教育基地及警示教育基地,现在区委党校已将廉政教育纳入到所有学员的授课内容之中,并且组织学员和全区部分党员干部分批到任城监狱接受了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在我区已经形成浓厚-2-

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二是结合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营造企业廉洁诚信文化。建立企业廉政文化长廊、厂务公开栏,形成了企业廉洁诚信、依法经营的新理念。区公路系统,从防止公路工程腐败入手,实施公路阳光工程,规范招标投标,建立廉政档案。并在施工指挥部工地建设警示教育园地,将公路系统的腐败案例制作成展牌,让筑路公司干部职工时刻受到警示教育,廉洁施工,遵纪守法。并制作了一批透明的“清风杯”发给负责公路工程的干部职工,时时提醒,饮水思廉。张山水泥厂每天坚持播放《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经典歌曲,编印《共产党员的故事》、《行动指南》3000余册,发给职工,激发职工爱党爱厂,艰苦创业。企业厂部设廉政台帐,厂领导拒不掉的礼品礼金,登记入册,交厂处理,厂长张怀森将几年来应得的近百万元奖金全部交到厂里,为企业职工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全厂职工干劲,为企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是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校园廉政文化。在校园中把廉洁奉公的先模形象、反腐倡廉格言、“八荣八耻”等制作成图板、宣传栏,使学生学英模、赞廉政、热爱党。石桥中心小学,从校园、操场到教学楼、会议室,到处布满色彩绚丽的做人准则,立志格言,健康向上的图画。如展牌:校魂—责任;毛泽东同志的画像旁: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学问,“讲

-3-

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等等。校长办公室鲜红大字:公生明,廉生威。使整个学校点缀成为艺术的殿堂,政治的课堂,做人的学堂。四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精神文明建设一条街为主阵地,建立农村廉政德育室,开展了送廉下乡、送戏下乡活动。我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一街一栏一室一卡、”模式,即廉政文化一条街、一个廉政文化宣传栏、一个廉政文化教育室、一张廉政建设监督卡模式,市委、市纪委领导及外市地多次到我区参观学习,给予高度评价。五是结合创建文明家庭活动,营造家庭廉政文化。举办了《廉政进家庭》文艺演出,在妇女干部中开展了“家庭助廉”和评选“廉洁文明家庭”活动。2005年任城区被定为济宁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其经验做法在山东省廉政文化建设座谈会上推广,并多次被评为省市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任城区地税局被定为济宁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先后有省内外济南、泰安、南京等20多个地市来参观学习。

三、拓宽教育载体,建立健全廉政文化教育传播机制 一是编辑内部刊物,发挥主渠道作用。在现有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创办《读文思廉》专刊,坚持每个月为县级领导和区直、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推荐一篇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强,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有关廉政方面的-4-

文章,以达到“读文章、思廉政、树形象、促发展”的目的。二是利用媒体进行宣传。与济宁日报社、区电视台联合开办《廉政清风》、《廉政经纬》专栏,全方位报道了我区纪检监察工作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三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在镇村设立了160多个廉政宣传栏,宣传版面800多块,不定期的展示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法规、文件、重要讲话及格言警句。

四、区分教育层次,建立健全廉政文化教育培训机制 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贯穿全年的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教育。先后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廉洁勤政、科学发展”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等主题教育,使全区党员干部的党纪观念大大增强。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基础上,每年都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突出领导干部教育重点,连续七年上好“新春第一课”。 每年春节长假后,任城区组织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给镇办和区直部门领导干部上廉政课。2006年初举办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正气颂》大型文艺演出;2007年、2008年邀请中央纪委领导为全区党员干部作了学习贯彻《党章》和《实施纲要》报告;教育

-5-

主题鲜明,富有特色,在全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充分发挥了教育的防范作用。

开展党纪政纪法规宣讲教育。2010年印发了《关于成立任城区党性政记 法规宣讲团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有区纪委副书记张秀敏同志任组长的宣讲团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整个宣讲团的组织协调工作。面向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成立了“新农村党性政纪法规”宣讲团。面向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组建了“清廉、明责、思进”宣讲团。“新农村党性政纪法规”宣讲团,活动主要以镇(街)、村两委班子成员为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线,抓好宗旨意识、政策法规、群众工作纪律、农村财务管理等方面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法规基础和思想保障。“清廉、明责、思进”宣讲团,活动主要以区直机关党员干部为重点,围绕规范权力运行这一关键环节,切实抓好对党员干部的权力观、岗位职责、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教育。截止目前,两个宣讲团共开展宣讲活动61场次,近5000余名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今年我们在区直机关-6-

部门单位又开展了“法纪教育直通车”活动,建立了“法纪教育直通车”活动授课人才库,每月分层次,按口到区直部门单位举办“法纪教育直通车”廉政教育报告会,通过讲廉政课、送廉政书等形式,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目前活动已开展7场次,16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了教育,取得预期的效果。

启动了廉政谈话的全新模式,开展了“谈廉、报廉、述廉、评廉”等活动。把廉政谈话作为超前防范、关爱保护干部的一剂“良药”,起到了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行了区纪委负责人与下级党政领导干部廉政谈话、任前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近年来与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140余人次,与新提拔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300余人次。领导干部报告重大事项400余人次,党政负责人进行述职述廉260余人次,通过廉政谈话,把监督管理的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为领导干部构筑了一道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起到了很好的教育警诫作用。近年来对180余名新任科级干部进行集中廉政教育。举办了26期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培训班,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洁勤政教育,参训人员达5000余人,通过培训增

-7-

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法制意识、廉政意识。还组织了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宣讲团,以他们的先进事迹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廉政教育,要求他们抓好基层廉政建设,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抓好正反典型教育,建立廉政文化示范警戒教育机制

在区委党校、任城监狱建立了廉政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对党员干部的正反典型教育。编印了《感悟、教益、和谐》、《构建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学习资料》、《读文思廉文集》等2万余册作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教材,供全区党员干部学习。组织观看了《周恩来》、《一心为民的好干部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一批典型电教片,用典型事例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同时注重发现和培养身边的典型。每年评选推荐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广泛进行宣传推广,达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区形成了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开展了胡长清、成克杰、李真等重大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每年举办一次大型警示报告会,与检察、司法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活动,让服刑犯人进行现身说法,增强了-8-

教育的震撼性。近年来,全区党员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劳教场所和听取忏悔报告40余场次,让正在服刑的犯人进行现身说法15人次,近10000名党员干部接受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六、围绕“三资”实施“五制”,构建农村廉政制度机制

任城区环城近郊临矿,村居工程多,与企业经济交往多,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一度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为确保热点降温,化解矛盾,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三资”,实施“五制”,制定出台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全面推行驻村廉政监督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村级重要经济事项招投标、村章委托管理等五项制度。截止目前,我们共派驻村级廉政监督员630名,代理村级收入6.25亿元、支出6.16亿元,拒付村级不合理开支362.5万元,组织农村经济事项招投标562宗,增加集体收入2683万元,节约资金1246万元。五项制度的整体推进,有效解决了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村级事务得不到有效监督,村干部暗箱操作、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等突出问题,转变了基层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9-

促进了社会稳定。2008年3月28日,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议在我区召开。2008年7月30日,在泰安召开的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区作了典型发言,并在全省得到推广。《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了我区的经验做法。今年6月1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法泉来我区视察了李营街道薛口社区党务、村务公开情况和接庄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场,看望了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干部,充分肯定了我区的纪检监察工作。

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廉政勤政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从政行为得到很好的规范,全区上下廉洁勤政氛围更浓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热情更高了,确保了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以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10-

弘扬廉政文化

构建特色廉政文化 创新反腐倡廉机制

构建特色廉政文化 创新反腐倡廉机制

弘扬警察廉政文化

街道办事处主题教育机制创新

弘扬廉政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创新教育机制 弘扬廉政文化.doc》
创新教育机制  弘扬廉政文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