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史【考试_资料】(推荐)

2020-03-02 04:40: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

其特点有: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莫里斯及其追随者借用行会这种组织形式,反抗工业化的商业组织。最有影响的设计行会有:1882年由马克穆多组建的“世纪行会”和1888年由阿什比组建的“手工艺行会”等。 水晶宫博览会——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

①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是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的②其展览馆被称为“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件构件。③这次展览会一方面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④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问题⑤从反现代主义大师地位。战后的重要作品有西格兰姆大厦、柏林新国家画廊。

赖特是美国现代建筑个人特点最大的设计师,他个人风格有过不少的变化,如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他的设计具有相当大的个人表现成分,与当时领导世界设计主流的现代主义、新建筑、国际主义风格大相径庭。采用大量几何图形,极具装饰性。另外努力在作品和自然环境中找寻和谐的关系。虽然他一直否定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但其作品却渗透出现代气息,所以仍把他当作具有强烈风格的现代主义大师来看。其设计的都市建筑有强烈的反都市化倾向,大部分外部密封,内部开放,代表有纽约水牛城的拉金公司等。1880年他有机建筑观念形成:

1、简练应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2、建筑设计应多种多样。

3、建筑应与环境协调。

4、建筑色彩应与环境一致。

5、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6、建筑中精神统一和完整性。不同于其他现代主义大师的冷漠、理性主义的是他的建筑往往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对于现代主义的最大贡献就是对于传统的重新解释,对于环境的重视,对于现代工业化材料的强调(特别是混凝土的采用),为以后的设计家提供了非传统的典范。代表作:流水别墅、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等。 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设计家,现代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有机功能主义的原则,把现代主义单调面貌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正,奠定了斯坎的纳维亚现代主义的形式。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包豪斯、国际主义风格的人情化改良,强调功能和民主化的同时探索更具有人文色彩、更重视人心理需求的设计方向。作品轻松、流畅,三任校长

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密·凡德洛

格罗皮乌斯的理想主义,迈耶的共产主义,密斯的实用主义

两个重要阶段:

1魏玛时期(1919.4.1—1925)

双轨制:工作室导师,或工作室师傅(the Workshop Master)担任技术、手工艺、材料部分教育工作的教师形式导师:担任形式、绘画、色彩、创造部分教育工作的教师

2迪索时期(1925—1933) 包豪斯的意义: 艺术和技术的新统一

打破了纯艺术和实用艺术的界限,在艺术和工艺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注重机械化工业生产方式和实际工作的密切关系,达到艺术和技术的新统一。 形成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新风格:

用构成主义的几何形造型达到结构的完整和均衡,抛弃一切传统的痕迹和多余的手工装饰,色彩单纯明快,形成一种理性、冷漠的造型形象,支配着德国以致西欧的产品设计风格,成为欧洲产品的特征,这种风格至今仍发挥着影响。 对设计教育的贡献

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

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提倡集体创作一场风格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并波及欧美。波普一词源于英语的“Popular”,有大众化、通俗、流行之意。它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它受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大众文化和20世纪60年代波普美术的影响,认为艺术不应仅供少数人享用,而应走向普通大众,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因此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线,打破一切传统的审美观念。波普设计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

设计伦理观念:由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提出,《为真实世界的设计》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

5.6.3 国际主义风格:战前欧洲现代主义设计与美国国际主义风格的关系、异同

5.6.4 人体工程学:中心是解决人机之间关系的问题,其中包括:

1〉人造的产品、设备、设施、环境的设计与创造;2〉对于人类工作和活动过程的设计;

3〉对于服务的设计;4〉对人类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合适程度的评估。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

1〉提高人类工作和活动的效应和效率;

2〉保证和提高人类追求的某些价值,比如卫生、安全、满足等等。

6.世界现代设计

6.1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瑞典、挪威、芬兰、丹麦、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 约翰•拉斯金及其设计准则

要点:师承自然 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 重视与材料本身的特点 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有很大区别,但他的倡导对当时设计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莫里斯等人都深受其思想影响。 威廉·莫里斯

他是在实践中实现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第一个人物。他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采取哥特式和自然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具有鲜明的特征,同“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完全吻合,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代表作有自己在伦敦郊区的住宅“红屋”。他不仅仅把设计看成一种单一的审美运动,而是超越了“美学”的范畴,把设计看成是更加广泛的社会问题的一个部分。在这种意义上,他被誉为了现代设计的伟大先驱。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这一名称出自法国著名的设计师萨穆尔·宾。(他把自己的艺术品商店称为“新艺术画廊”,使“新艺术”这个名称不胫而走,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的名称。在1895年左右的法国发展起来,20世纪初蔓延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涉及到上十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装帧到绘画、雕塑都受到影响.

新艺术运动持续长达十余年,在设计上是一次形式主义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其影响之源,莫里斯、马克穆多等人的风格对它有直接的影响。它们有许多相似处:都是对维多利亚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反映,都旨在恢复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它们也都放弃了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自然的装饰动机;又同时受日本装饰的影响。但二者又存在区别: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而新艺术运动放弃了任何的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平面和直线,在装饰上突出曲线,有机形态,装饰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在意识形态上是一次知识分子在面对工业化和过分装饰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虽然新艺术运动在各国间有很大区别,但在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尚是一致的。它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崭新的阶段,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逐步被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取代,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新艺术运动:

六人集团是----由察平特、普罗密特、吉马德等六人组成的松散的设计团体。其设计杰出,影响大于以上两集团。六人在设计理念上极为一致,都强调自然主义,提倡回到自然的口号,曲线等设计倾向在他们作品中都有出现,风格较为接近。其中最杰出的是吉马德,设计多采用植物蔓枝等自然动机,过多的装饰细节使作品无法批量生产。早期作品能够保持功能与形式的平衡,晚期则出现了过分繁杂的设计倾向。具有运动中极端自然主义倾向。代表作巴黎地下铁道系统的一些列入口。 凡.德.威尔德----是比利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设计家,他的设计理论和实践都使他成为现代设计史的重要奠基人。他在比利时时期主要从事新艺术风格的家具、室内等设计。他支持新技术,肯定机械,提出设计中功能第一的原则,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反对漠视功能的纯装饰主义和纯艺术主义。他在德国时期,他创立了魏玛工艺美术学校,还参于现代设计运动,是工业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此间他提出达到工业与艺术结合的最高目标的三点原则: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准确;工作程序明晰,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对德国设计影响深远。

霍塔----的设计以曲线为主,装饰上保持了运动的基本风格,很好的平衡了功能与装饰的关系,他也是最早把钢铁与玻璃引入住宅装饰的设计师之一。代表作霍塔旅馆使新艺术运动最杰出的设计之一。博维开办了“日本之家”,其家具设计也具有典型的新艺术特征。比利时新艺术运动于一战后就结束了。 英国的新艺术:麦金托什的作品——格拉斯哥派(代表作) 德国新艺术风格——“青年风格”。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被认为是德国现代设计之父。代表作:标准化的电壶、AEG标志、透平机厂房等。贝伦斯设计的建筑十分广泛,民用的、商业的和工业的,从使馆到教堂,从工厂到豪华别墅。简洁和实用是贝伦斯建筑的特征,这些建筑对现代主义运动的建筑师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后期,贝伦斯迅速并且完全转向了机械美学风格,成为德国工业同盟的缔造成员。

高迪和西班牙新艺术: 高迪 代表作有居里公园、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等。米拉公寓是他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新艺术运动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到极端的代表。高蒂在现代设计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新一代设计师称为能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相抗衡的符号,并加以借鉴。 装饰艺术运动

代表作品(美国建筑为主)

美国的装饰艺术风格被称为是建筑引导型的设计,代表作:纽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和洛克菲勒大厦、克莱斯勒大厦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

对现代主义思想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人物有科布西耶、米斯•凡德洛、赖特、阿尔瓦•阿尔托等人。他们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基础,影响到全世界的发展。 米斯•凡德洛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少即是多”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曾任工业同盟主席,后任包豪斯校长。他终生追求所谓的单纯建筑,主张少则多甚至达到违反功能的地步,是国际主义产生的重要人物。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等一些作品奠定了他 喜用木材,注意环境的协调,使单一的设计具有多层面的意义。他的设计理论包括信息理论(设计具有信号特征)、表现理论(表现主义可以屈从基本的功能要求)和人文风格(建筑应具有人情味)。对米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人情化的风格改变了德国现代主义的单调,建立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新有机功能主义风格,对各国设计师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现代主义的形式

现代主义是从建筑开始的,所以从现代主义的建筑的形式我们来看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功能主义特征

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这个特设计考虑,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重要成员和作品

彼得.贝伦斯——德国电器联营(AEG)“透平工厂厂房 格罗皮乌斯——法格斯鞋楦工厂 机器美学

柯布西埃对于机器的颂扬在理论上的反映就是“机器美学”。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模式。

其视觉表现一般是以简单立方体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抛弃一切附加的装饰。在机器美学被实际应用到机器本身之前,首先在建筑和一些实用艺术品上得到体现。在这里,对于机器的兴趣不如说是对于简单、抽象形式的兴趣。

柯布西埃最有影响,也是最受非议的一句名言就是“住房是居住的机器”,他主张用机器的理性精神来创造一种满足人类实用要求功能完美的“居住机器”,并大力提倡工业化的建筑体系。他的一些建筑设计采用了机器的造型,如模仿轮船飞机的部件等,但它们与机器的功能及效率并无关系。这些设计把机器美学推向了高峰。在形式语言上,他赞美简单的几何体。他说: “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因为它使我们能清晰地辨识。”在这一点上,他也赞美工程师,他认为“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形体,用几何学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良好的艺术。”但他同时又强调造型的重要性, “轮廓线是纯粹的精神的创造,它需要造型艺术家。” 3.6二十世纪新建筑的特点

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讲究设计的科学性,注意建筑使用时的方便、效率;

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性能特点。

经济性——用最低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建筑效益。 反对旧传统。

讲究建筑空间的运用。 废弃外观的附加装饰,认为建筑美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与逻辑性。

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勒.柯布西埃萨伏伊别墅是奠定他现代主义大师的重要建筑。新建筑的5个特点

①底层架空,②屋顶花园,③自由平面,④横向长窗,⑤自由立面。这些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使墙体不再承重后产生的建筑特点。萨伏伊别墅是具有这些特点的著名代表作。

密斯.凡德洛的口号——少就是多

他对“少则多”的偏好,达到甚至可以违反功能的要求的地步,从而把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基础变成一种变相的形式主义。

密斯与理性主义高层建筑 密斯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的奠基人。早在1921年,在一个高层建筑设计竞赛方案中,密斯向人们首次展示了全新的高层建筑构想:将高层建筑的一切装裱全部剥去,只留下最基本的结构框架,外面覆盖纯净透明的玻璃幕墙。这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观点,用最小化、最纯化来处理建筑元素。 包豪斯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1933年4月被纳粹强行关闭。

这所由格罗皮乌斯创建的学院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和试验成果,并加以发展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大成的中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和工业设计的基本面貌。包豪斯经历格罗佩斯、迈耶、米斯三任校长及不同阶段,造成了包豪斯兼具理想主义的浪漫、共产主义的政治目标、实用主义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精神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它建立了以观念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与美国以改形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形成对立。而后来包豪斯大批人员移居美国,将包豪斯体系的部分内容和美国的商业体系相结合,形成战后美国版本的国际主义风格,形式主义加大,商业味道浓重,理想主义内核消失,遭到理论界的批判。包豪斯的宣言和宗旨

1919年格罗皮乌斯发表的宣言: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存在着,只有自觉地和所有工艺技师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具有价值。建筑师和画家必须重新认识,一栋建筑是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建筑的精神,以免流为沙龙艺术。” 宗旨:

采取艺术和工程合一的教育制度。主张以工业技术为基础,去创造合理的,符合功能要求的美的产品,达到工业与艺术的新的统一。

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强调设计必须要遵循客观的规律进行,要按严格的程序办事,要有严密的科学性(确定产品的功能,了解产品达到的条件,是否具备生产条件等)。 的教育思想。

包豪斯的基础课结构,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视觉教育第一次比较牢固的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化的、不可靠的感觉基础上。包豪斯惯犯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程,体验工业生产与设计的关联。对我国而言,受其最大的影响一是三大构成为主的教学方式;二是其技术与艺术新统一的精神。

作品:巴塞罗那椅:密斯·凡德洛设计。维森霍夫椅:密斯·凡德洛设计华西里椅 美国设计 芝加哥学派

沙利文——形式永远随从功能,他的代表作是1899-1904年建造的“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第一个提出“功能第一,形式第二”。 赖特

现代主义建筑的四位大师之一(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埃,莱特)

赖特与密斯凡德洛提倡的国际风格不同,他始终保留着对天然材料的感情:木头和砖块。造型简单、对材料重视、环境与建筑互相密切配合,这是他一生倡导的“有机建筑”。

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

其理念是以“大自然”为建筑的依托,建筑本身也具有生物般的生命律动,不着痕迹的贴近大地,与周围天然景观浑然一体。仿佛建筑本身就在那儿,而不是突然冒出来的,给人突兀的感觉。 他从来不上教堂,他说,“大自然就是我的教堂”。 草原风格(prairie style)

强调建筑呈垂直水平、没有弧度、造型与美国中西部的平原地形互相呼应。 工业设计职业化的开始 驻厂设计师自由设计师

美国的设计运动沾满了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在战后欧洲的设计观念和美国的市场结合后,形成了国际主义设计运动。强烈的竞争是美国现代设计的发轫点,美国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发展了工业设计并使其职业化。 诺尔曼.盖茨

确定产品所要求的精确性能;

研究厂家所采用的生产方法和设备; 把设计计划控制在经费预算之内; 向专家请教材料的使用; 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

对这一类型的产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 雷蒙德.罗维

流线型风格的积极倡导者

雷蒙•罗维,法国人,美国早期重要的设计大师,工业设计的奠基人之一。他设计的转折点是1929年为客户重新设计复印机。是个使工业设计成为受尊重职业的主要人物。为西尔斯百货公司设计的冷点电冰箱奠定了现代电冰箱的基本造型。30年代引入了流线型风格,从而发动了重要的设计运动流线型运动。他的设计具有强烈的人情味,他是一个直觉敏锐的设计大师,而没有多少理论的探索。他成为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代表作有可口可乐玻璃瓶、灰狗汽车、克莱斯勒汽车等。

图CI设计,可口可乐公司,壳牌石油

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是由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他们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称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此方式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 形式

功能型废止合意型废止质量型废止 国际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国际主义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庞蒂的佩莱利大厦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现代主义被称为国际风格的开端是约翰逊认为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的风格会成为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而称这种理性、冷漠的风格为国际风格。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马克斯•比尔)、乌尔姆-布劳恩体系的产品设计(兰姆斯)都是其影响下的产物。根源上看美国的国际主义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同源的,是包豪斯领导人来到美国后结合美国事迹发展出的新的现代主义。但意识形态上看二者却有很大差异。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色彩,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运动,是将设计为上层权贵服务扭转为为大众服务的一种手段,这种探索是进步的。设计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是第一位的。这种以形式为结果而不是为中心的立场,是现代主义运动的初衷。到美国以后少则多的米斯主义受到欢迎,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得到协调的混合,成为国际主义的标准面貌。形式已具有象征性力量,成为第一性的,而社会性、大众性则逐步被抛弃。原本的民主色彩变为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目的性消失,形式追求成为中心是国际主义的核心。米斯是这个风格集大成者。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

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

波普艺术:

冰岛

6.1.1北欧设计的特点:(1)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北欧五国很好的把现代工业设计和传统手工艺相结合。设计精致典雅,手工制作的味道浓郁。(2)造型简洁优雅,注重形式美感,不依赖装饰。(3)大量运用自然材料。产品给人以亲切感和充满人情味的感觉。(4)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注意形式的优雅。5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被认为是“好的设计”的代名词。

6.1.2丹麦的设计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具有简洁、现代、富有人情味的特征。 汉斯•维纳:“中国椅”;雅各布森:“蚁”椅、“天鹅”椅、“蛋”椅;保罗•汉宁森:“PH”系列灯具。 6.2日本现代设计: 6.2.1 “双轨制”:

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了所谓的“双轨制”。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通过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1956年柳宗理设计的“蝴蝶”凳就是一例。日本设计又称“和魂洋才”风格,是指日本传统文化思想加欧美现代设计手法。

7、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7.1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少即厌烦)、《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人物文丘里:美国建筑设计家。他是在建筑设计上奠定后现代主义基础的第一人。1969年提出“少即是烦”(le is bore)的原则,从形式基础上对现代主义挑战,作品“温图利”住宅提出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形式宣言。他并反对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设计包含了大量清晰的古典主义单调的形式特征,但总的来看仍然是简单明确的、功能性的、实用主义的。温图利追求一种典雅的、富于装饰的折衷主义的建筑形式。他设计的英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圣斯布里厅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约翰逊:美国最重要的设计理论家、当代建筑设计师之一,先后经历了两次重要的现代设计运动。他是最早把欧洲的现代主义介绍到美国的人物之一。他和密斯合作设计西格莱姆大厦是其成为世界大师的重要转折点。在文丘里提出少则烦主张后,它设计了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厦,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他代表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比较讲究保持古典主义精华完整性的一派。

矶崎新: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极具个人特点。他能够在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间找到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达到既有现代主义的理性,又具古典主义的装饰色彩和庄严。代表作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第一次在设计中明确提出“后现代主义”。 詹克斯把后现代建筑归为六个方面:

历史主义:文丘里,他把大众趣味和历史装饰风格混合在一起。 直接的复古主义:强调“历史的记忆”。

新地方风格:一般指小型砖木结构、带有19世纪遗风的住宅建筑,尤其“砖是人道主义的”。

针对性+城市规划=因地制宜:建筑与城市背景相和谐。 隐喻与玄学 后现代空间:“就像中国园林的空间,除去明确的事件布置,而追求一种迷宫曲径、永远达不到绝对目标的“路线”。

以上六种,可以归结为一种折中性、兼容并蓄历史主义、地方风格、传统装饰、现代材料等因素。 7.2后现代主义建筑: 7.2.1类型:(1)“戏谑的古典主义”(“嘲讽的古典主义”):具体分析(2)比喻性古典主义:(3)基本古典主义:(4)复古主义:(5)现代传统主义:7.2.2主要特征:(1)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2)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的“文脉主义”。(3)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有“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征。 7.3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

7.3.1曼菲斯设计集团(Memphis):在意大利的米兰成立于1980年12月。由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和7名青年设计师组成。在80年代,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激进设计集团,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在产品设计上的集中代表。设计倾向:①开放式的设计思想。突破一切模式,认为设计只要可能性与经验性,是一种讨论生活的方式。②对功能的新解释。认为功能是产品与生活之间的一种可能关系,设计师的指责是去发现功能、设计功能。③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认为产品是一种信息载体,是某种文化体系的隐喻或符号。④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认为材料不仅是设计的物质保证,也是一种积极的交流感情的媒介,是感性的。⑤装饰不是罪恶,把装饰看成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7.4解构主义设计:

7.4.1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界。其理论以德里达在60年代创立的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对现代主义设计强调表现统一整体性和构成主义设计强调表现有序的结构感均持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

7.4.2特点:a.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b.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的;c.没有次序,没有固定形态,流动的、自然表现的;d.没有正确与否的二元对抗标准,随心所欲;e.多元的、非统一的,破碎的、凌乱的。 7.4.2代表设计师与作品:(1)弗兰克•盖里:古根海姆博物馆、洛杉矶“加利福尼亚航空博物馆”、洛杉矶迪斯尼音乐中心等(2)彼得•艾什曼:哥伦布市会议中心等 7.5新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作品 理查德•迈耶——

7.6高科技风格:代表人物、作品

“蓬皮杜艺术中心”——.罗杰斯和R.皮亚诺

- 1 -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现代设计史论文

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试问答题复习提纲

读现代设计史 读后感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作业

《现代设计史【考试_资料】(推荐).doc》
现代设计史【考试_资料】(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