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

2020-03-03 09:43: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什么是人才,能够充斥整个社会建设,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做为人才的一个大型培训基地——大学,存在着许多或者称之为包容了许多各式各样的21世纪新青年,而这个大学时期就是这些新青年的一个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交往、自我角色等方面的改变,许多大学生步入了迷茫阶段,甚至产生了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故此从根本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着未来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人对内心修养的塑造能力,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指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任何挫折困难,心理都不会迷乱,都能用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行动去克服它。这种很安稳很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心理健康,需要有抵制诱惑的自制力,需要有处乱不惊的心态,需要有分辨是非的思维„„

在我看来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客观方面来讲: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

1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3、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二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甚至超出了个人能力的培养。在校大学生要通过自身探索和老师引导,努力达到心理健康的要求。这样,相信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在自己的大学生涯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那片天空,是那么的蔚蓝和广袤。

我们应铭记:年轻时多一分磨砺,少一分安逸,在今后的岁月里就会少一分懦弱与无能,多一点坚强与自信,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令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富有成就!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事事顺心,但如果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怀着一份感激的心情去面对这个世界,就一定会使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快乐!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之我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试之我见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心理健康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

【心理论文素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doc》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