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导学案

2020-03-01 23:17: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18课 永生的眼睛 导学案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琳达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

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从更深的意义上理解,“永生的眼睛”体现的就是一种热爱生命的情怀。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读了本篇课文后,应该能够感受到这其中体现的真善美,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也能够涌起很多的感动。但是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器官移植非常陌生,对其意义更是不理解,因此,这是本课

教学的难点所在。

学习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

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资源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器官捐献的有关资料或事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眼睛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拥有它就拥有光明,拥有美好的人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永生的眼睛》。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的动人事迹,

赞美了他们高尚的()。

2、再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

1、课文中“我”对母亲、父亲、女儿捐献角膜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1)针对母亲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

2)针对父亲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

3)针对女儿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 3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2、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家庭涌现出这么多眼角膜捐赠者

3、说一说“永生的眼睛”你是怎样理解的?

4、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四、感悟主题,小结升华

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交流一下或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悟。

五、小练笔

替重见光明的角膜受捐者写一封感谢信。

板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

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18、永生的眼睛问题生成--------评价单

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

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自主学习

1、试着补充下边的词语。

与()长()()()横溢重见()()

()泪()眶()()其来()()如生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3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不但„„而且„„宁可„„也不„„

因为„„所以„„虽然„„可是„„

(1)《永生的眼睛》一课()使我感动,()引起我许多的想法。

(2)父亲()死去了,()他那话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3)()我们的捐献给了别人快乐,()这种做法是很高尚的。

(4)()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帮助别人,()应当处处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才是有意

义的人生。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的动人事迹,

赞美了他们高尚的()。

合作探究

4、课文中“我”对母亲、父亲、女儿捐献角膜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1)针对母亲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

2)针对父亲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

3)针对女儿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

5、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家庭涌现出这么多眼角膜捐赠者

6、说一说“永生的眼睛”你是怎样理解的?

7、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8、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交流一下或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悟。

评价

阅读资料,交流感受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

1、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2、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

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3、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4、深圳大学生吴翼飞捐赠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5、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6、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具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因此对于死后捐献器官,大多数人不能接受。一方面需要移植角膜的患者多,而另一方面损献出来的角膜少,因此患者重见光明的可

能性小。

7、张英瑜幼小的生命来到世界仅仅116天,而她的角膜却给三位受捐者带去长久的光明。

看了以上资料,心中有什么话要说?谈一谈对器官移植的看法:

永生的眼睛 导学案

《永生的眼睛》导学案

第18课 永生的眼睛 导学案邢

四语赵国君:《永生的眼睛》导学案

15永生的眼睛预习学案

永生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导学案.doc》
永生的眼睛导学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