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学与宗教之优秀教案

2020-03-02 07:55: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一、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知道屈原的成就,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读《佛教传入中国路线图》、中国佛教道教的建筑图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史学研究成功的原因和佛教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佛教道教的社会影响,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增加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屈原和他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追求理想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对佛教道教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别正统宗教与邪教,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及突破: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通过教师讲解、引导突破。

难点及突破:佛教道教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再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与历史原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活动中突

破难点。

三、教学手段与策略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展示,结合现实,利用学科渗透法、问题探究法等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屈原、司马迁画像和峨眉山、青城山风景图,导入课题。

一、大诗人屈原

通过提问请学生回答有关屈原的事迹,教师再对屈原生平作总结,通过师生共同赏析屈原诗歌让学生了解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正是他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才让中国人民如此爱戴,并让学生回答今天纪念屈原的方式;通过赏析《离骚》诗句,教师明确指出屈原所创作的诗歌形式被称为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并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屈原的爱国事迹和文学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

神,增加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司马迁与《史记》

1、

过渡:介绍史学著作的体裁: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纪传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史学体裁,丰富知识,为介绍《史记》体裁打下基础。

2、

《史记》体裁、时限、体例

指导学生带着“司马迁的生平、生活年代、《史记》的体裁、时限”等问题看书,

并请学生完成上述内容。

3、

《史记》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 《史记》的历史价值:开创了纪传体的史学体裁;为后人研究从黄帝到西汉初年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翔实的资料。还反应出司马迁全面的历史观和实事求是的写

作态度。

文学价值:《史记》是优秀的文学传记作品,推动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对《史记》史学价值、文学价值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史记》

的历史地位。

4、

学史感悟:司马迁最终完成史记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回答:忍辱负重、坚忍不拔;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能一遇到挫折就退缩

放弃。

【设计意图】情感教育,学习司马迁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5、

学以致用:下列哪些历史事件能在《史记》中查阅到?

【设计意图】强化重要知识点

三、佛教的传入

1、

过渡:提问:你知道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种宗教吗?再引用乐山大佛像,提问:你知道哪些有关佛教的知识(如发源地、创始人、经典、教义)

2、

利用佛教传播路线图,让学生指出佛教的发源地,传播路线:古印度、沿着

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3、

传入中国的时间:西汉末年东汉初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对佛教的传入形成明确的时间和空间

概念。

4、

佛教教义: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忍耐、顺从、修道行善,来世便可得到幸

提问:为什么佛教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教师引导学生从教义上分析

统治阶级:麻痹人民,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劳动人民:寻求心理安慰,心理寄

5、

佛教的影响:利用幻灯片展示图片,让学生明确佛教的传播在建筑,艺术、社会生活中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

小练习: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秦汉时期刘邦的夫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尼姑庵的故事。这个电视剧有错误没有?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明确让学生知道,如今的电视剧有不尊重历史史实的现象,强化重要知识点。

四、道教的兴起

过渡:展示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青城山图 请学生看书回答道教兴起的时期、教主、教义

1、创立的时期:东汉时期

2、教主:老子—太上老君

3、教义: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追求今生的成功

4:道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并结合课件展示) 建筑:城隍庙、青羊宫等;科技:火药的发明;生活:气功、太极拳、豆腐等

5: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如何区分认识正统宗教和邪教?

教师引导得出:邪教的根本点在于具有反世俗生活和反国家性。如“法轮功”,以各种非法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害人夺命。我们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打击

邪教,维护社会的安定。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

五、课堂小结

就本课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深化思想情感教育

六、板书设计

《文学、史学与宗教》教案

文学与宗教

文学与宗教

宗教与文学论文

关于宗教与文学的议论文

《战国策》的主要内容及文学与史学价值

新闻与文学的区别之(优秀)

科学试验班(含文学、史学、哲学)

民间信仰与宗教[优秀]

史记_的史学价值,文学特点[1]

《文学、史学与宗教之优秀教案.doc》
文学、史学与宗教之优秀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