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2020-03-03 00:48: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观看了《圆明园》这部经典的纪录片后,感触颇多,为了我们的历史,我们骄傲又为其感到遗憾。该纪录片为我们再现了一段真实可感且震撼人心的历史,仿佛我们穿越了历史,亲眼见证了大清帝国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全过程,我们一起为大清的兴盛而自豪骄傲,又一起为其逐渐衰亡悲哀感叹,直到纪录片结束,我的心情依旧久久不能平静。从中也获得了颇多感悟。

圆明园,这座旷世名园,是清朝统治者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役使无数能工巧匠,经历五位皇帝,历时150年才建成的。这圆明园,集全国名园胜景之精华,处处园林、处处景观,更有不少取材于诗歌中的景色;图书典籍、珍贵文物、名人书画、中外各式精巧绝伦的艺术珍品更是遍地都是。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那些千千万万工匠呕心沥血建造出的精致雄伟的建筑也在转眼间消逝,看到这些镜头,身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为之悲愤惋惜!

鸦片战争之时,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双方大战,然而清军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仍然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最让人深思的是,英使马噶尔尼送来了最好的大炮和枪械,但他们在角落封闭的房间里一睡便是五十年。康熙皇帝是那么的喜欢自然科学,而后世的皇帝却是如此的无视科学的伟大力量,使中国失去了独领风骚的地位。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的两次大肆掠夺慰藉了他们饥渴的心灵,每一个战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财务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公开的拍卖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一种耻辱呢?

雨果于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样一段屈辱的历史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是什么造成了大清帝国如此轻易地从兴盛转瞬间步入衰亡?是英法联军的惨绝人性?不,那只是我们欺骗自己的借口,大清鼎盛外表下糜烂的本质才是大型帝国走向衰亡的真正的原因。长期的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流,只一味的认为自己的万里河山是不能被其他人毁灭的,却没有发现这个偌大的帝国早已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而西方国家已经后来居上,危机早就到来了。

圆明园毁了,封建王朝亦灭了,但卧薪尝胆之后的中华民族再一次站起来了,她正用事实告诉世界,我们不再是百年前的中国。我们依然会在今后的世界历史上书写我们更辉煌的篇章!

看了电影后,我相信每个人的心情都一样,都为那盛世园林的毁灭感到痛心,历史就是这样上演。圆明园,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修筑扩建,才达到如此繁盛,它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包含了几乎当时中国所有的建筑风格,它里面的奇珍异宝,名人书画更是数不胜数。历史往往这样捉弄人,让这盛世之园毁于一旦。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圆明园既代表了清朝的空前繁盛,同时还代表了清朝的衰败与灭亡。

历史的骄傲已不复存在,满腔的愤怒也挽救不了那场大火,但我们可以记住历史,记住中华民族用三个王朝建构的神奇,回顾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认清事实,结合历史,回馈现实,圆明园的烧毁其根本原因不是强盗的入侵,而是国门轻易地被打开,是自身的落后,以致失去了东方那辉煌奇妙的神话,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强大自己的名族,保护我们的家园,为祖国的稳定繁荣富强而努力,而奋斗!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doc》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