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主持人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四)答案

2020-03-03 10:08: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

(四)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C 4 D 5 A 6 A 7 A 8 E 9 A 10 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 2 AD 3 ABE 4 ACD 5 ABCDE 6 ABCE 7 ABC 8 ABCD 9 ABCE 10 ABD 11A BCD 12 ABCDE 13 ABC 14 ABE 15 BCE

三、简答题

1、首先要根据本媒体、栏目特点和当天节目要求确定选题,开展策划,组织稿源;在获得相关稿件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节目需要的稿件,对稿件进行必要修改,为稿件制作合乎规范的标题,并对经修改选定的稿件进行编排,确定节目播出形式;节目播出内容和形式确定后,按照不同栏目的形态要求据进行录播或直播。节目播出后,及时收集受众反馈情况,继续联系稿源,及时调整、改进栏目的内容编排,为下一次编辑工作做准备。

2、栏目设置首先是要找准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要明确节目的传播对象,找准目标群体;其次,是对新闻受众的需求有正确的认识,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据;第三,是根据目标群体的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第四,确定栏目的特色和风格,避免与其他栏目雷同,确立自己的栏目个性;第五,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第六,注意协调与其他栏目的关系。上述问题是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必须综合平衡,通盘考虑,找出最佳结合点。为了保证节目的整体质量和节约时间、经费,在栏目设置时往往要确立起一套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的节目模式。此外,还要注意与其它栏目的协调,除了避免与其他栏目雷同外,还要注意与相邻栏目的配合,形成长短相间、风格各殊的互补局面,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3、书上自己找下。

4、在广播单条新闻编辑、制作、播出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拨出效果而采用的各种编辑技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响的选用和合成。

一般说来,使用音响有如下方法和技巧:

(1)在报道中音响应尽量早出,以音响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引起注意,增强报道的生动性;

(2)在报道中,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说明的,尽量使用音响,如有可能,解说时最好也有音响作为背景,使报道中的现场音响不中断,声音场面持续相连,形成强烈的现场感;

(3)根据报道内容不同,把音响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切实起到表现和烘托主题的作用;

(4)注意保持音响在报道全篇中的平衡,不要集中在一起出,也不要间隔很久才有新的音响出来,最好均衡分布,能形成的一定的节奏感;

(5)注意不要滥用音响,音响过多过杂会淹没精彩的典型音响,冲淡主题,减慢节奏。

声音合成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

(1) 切换,即将一种声音结束,然后即刻出现后一声音的组接办法。

(2) 淡入淡出:一种声音的音量由小变大而出,取代前一种声音,再由大变小,让位于后一种声音。

(3)混播:即两种不同声音如解说和音响或两个音响同时播出,分出主次叠放在一起。

5、单条新闻的编辑主要是指影像组接、声音组接、叠加字幕等。

影像组接有如下常用方法:

(1)合乎接受逻辑。

(2)镜头长度恰当

(3)注意轴线规律。

(4)使镜头衔接流畅。为了使镜头自然流畅,就要选择好镜头的编辑点,包括动作编辑点、心理活动编辑点、声音编辑点等。

(5)转场的技巧。

字幕的运用及电视特技的运用。然而,在这些手段应用上,一定要掌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并注意正确处理字体选择与安排、字幕与图像的搭配及布局、字幕与画面的色彩和协、字幕与节目情调和节目整体风格的统一,等等。另外要注意文字的书写要规范化、大众化,杜绝错别字、杜撰字等的出现。

6、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既包括新闻选择、分类及编排,也包括新闻栏目设置、栏目之间的组合关系等。节目编排的常见技巧包括:

(1)突出重点。任何新闻机构都把精心选择头条新闻作为新闻编排的重点,以时间顺序为传播形式的广播电视新闻,突出重点的最重要的方法便是选择好头条新闻。突出重点还可以体现在一次新闻节目中重点新闻的“量”上。

(2)优化组合。优化组合是提高传播效果最常用的方法。编排时要通过将不同节目合理巧妙地组合,使其在整体传播效果上超过单条新闻传播效果之和。在编排组合时较常使用的方法有关联组合、专栏集纳与稿件配合。

(3)巧妙安排结构。新闻编排要遵循三个重要概念:峰谷、节奏、分段。所谓峰谷技巧是保持受众兴趣高峰状态的方法。要求对能引发受众兴趣的节目分散安排,有意搭配有趣与无趣新闻,以减轻观众的疲劳感和厌烦情绪。节奏意味着起伏和变化,即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与重复。

(4)起承转合流畅自然。一般新闻栏目的起承转合,有各种方法,如栏标、标题、广告、音乐、片花、结尾等等,包括节目间直接的呼应连接,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其中最直接的方式,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起承转合,即通常所说的节目提要、按语和串联词。

(5)风格的统一。力求节目风格上有一个整体的基调。整体基调的确定以栏目的基本风格定位与栏目中重点新闻的基调为基础。广播电视栏目不同,风格也不同,编排是需要根据本栏目的定位,选择、加工新闻稿件,策划、编排节目,突出节目的个性特征,保持节目的风格统一。

7、与其他媒介的评论相比,广播电视评论的特点与媒体自身传播特点紧密相关,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快捷、浅显、平易和生动上:

(1)快捷:由于广播电视的传播速度快,加之节目制作工序较少,流程较短,因而对于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很快;近年来,现场直播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多,在现场直播过程中穿插主持人(记者)的即席点评或预先准备好的口播评论,可以说把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快”发挥到了极致,是印刷媒体无法相比的。

(2)浅显:广播电视评论是具有线性传播的共同弱点:稍纵即逝、不易留存,因此广播电视评论要在“浅”字上下功夫,应表述浅显明快,语言通俗易懂。这里更重要的是在适当控制说理的抽象程度的基础上,调动各种手段,在内容和表现形式、表现方法方面,为听众和观众创造理解抽象内容的条件。

(3)平易:广播电视评论即要让人易听,也要让人爱听,要把受众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平等交流、平等地分析问题和探讨问题。同时也可以吸引广大受众直接参与评论,让受众在广播电视评论中直接发言;

(4)生动:广播电视评论各种音响或画面的使用可以让广播电视评论节省对于环境、气氛等方面的叙述、描写,让评论更生动、感人。

(5)论点的复合性:广播电视评论特别是述评性节目或谈话体节目,其论点呈现出明显的复合性特征,即评论的论点不是令仅由主持人(或记者)一个人说出,而是融汇了包括普通百姓、各界人士、专家权威以及有关领导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并由主持人(或记者)做必要的点拨、提炼或补充而成。经过对各种意见性信息的采集与整合最终形成的论点,显得更丰富和立体,也容易具有权威性、亲和性和易受性。

8、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

评述结合,以评为本。新闻述评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职能于一身,一般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全面的、多方面的介绍,包括典型的具体事实、概括的情况以及必要的背景材料等,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

述中有评,评中有述。述评以事实为基础,这些事实来自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述评的评,就是在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加以阐明的。述与评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认识规律,容易被人们所理解。

由述而评,以评驭述。在述评中,述是为评服务的,述是评的依据,评是述的归宿。

9、要办好谈话类电视评论节目,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选择受众普遍关心的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二是选择具有较强的现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机敏、干练的合适的主持人;三是选择有代表性且具有较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意见领袖”式的嘉宾以及现场观众;四是善于运用播放有关录相带和现场音乐演奏等方式掌握谈话节奏,营造轻松、自然、和谐的现场交流气氛。其中,主持人的选择在这类节目中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并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10、制作舆论监督节目,开展舆论监督要注意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建设性监督。开展舆论监督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要始终坚持重在建设、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抓住那些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舆论监督,要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着眼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向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

二是坚持科学监督。开展舆论监督,应当有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做到事实准确、客观全面、以理服人。

三是坚持依法监督。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严格依法办事。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泄露国家秘密,不能干扰和妨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不能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舆论监督的手段、方法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获取新闻素材、核实报道内容都要通过合法的途径、程序和正当的方式,不能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

四、案例分析题

1、这是一篇优秀的广播新闻评论作品,结合农村经济生活中的新问题,采用比喻、例证等受众容易接受的评论手法和群众自己的语言,把道理讲得明白如话、入情入理。

(1)语言上,非常通俗化、口语化,运用受众容易引起兴趣的材料,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它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乡镇企业在横向经济联合中想与一些重点企业、科研单位挂上钩的思想比喻为想“攀高亲”,弄个“附马当当”,即形象贴近,又通俗易懂。用群众自己的语言----厂长一头一尾的两句话,非常准确、形象的表现出从实际出发选择合作伙伴的好处。

(2)形象说理,事理融合,这则评论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例----与养禽专业户联合的村办厂办得挺红火来说明论点,让人亲切可感,说服力很强;评论最后还采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把乡镇企业横向联合比作生活中的“找对象”,劝有关政策者不要高不成低不就,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也能娶上好媳妇。

2、这期《交通新闻》的栏目编排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节奏感强,是一次编排得比较成功的节目。它在编排上有以下特色:

(1)突出重点。这期交通新闻把头条的文章做足,从不同角度用四条报道来聚焦“立法听证会”,形成一定的舆论声势,使节目一开始就先声夺人,抓住听众的注意。中间关注无障碍的录音新闻配发了短评,形成整个节目的次重点。

(2)节目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搭配合理。这期节目体裁涉及口播新闻、录音消息、短评、简讯,形式多样,内容上也做了精心安排,头条一组报道聚焦立法听证,中间两条配合式报道关注无障碍问题,通过配发短评深化报道的力度,然后三条关于交通的报道把最近的动态体现出来,最后用四条简讯结束,这部分节奏快,信息量大。从整期节目看,前半部分重在深挖,后半部分短平快,一张一弛,在重点突出的同时,兼顾一般,能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

(3)突出广播特色,优化稿件配置,这期节目有两个录音消息,体现了广播的优势,而录音消息的位置也经过了精心安排,穿插在节目中,有利于调节听众的收听状态,中间三条最新动态内容均是工程进展,最后三条简讯都是关于事故的报道,使非重点信息的报道也有了一定的集纳特点,使节目的整体性加强,让听众感觉层次清楚,详略得当,结构严谨。

五、写作题

1、本科生缘何难见教授面?

2、节目编排如下:

(1)无障碍通道有障碍

(2)某小区居民反映,物业在大热天就收取暖费

(3)延庆观众反映,延庆两条公交车线路莫名其妙停运,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4)小区旁建起加油站,带来安全隐患

(5)小区内建起了淘宝网

(6)石景山区发放帮困助学金

(7)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交通违法告知通知书开始投递发放

(8)北京启用车辆动态称重检测系统,车辆经过不停车,就可测出是否超载

(9)京郊农村赤眼蜂成了害虫的克星

(10)背景:赤眼蜂灭害有原理

(11)昌平区长出酷似葫芦的柿子。

(12)平谷大峡谷景区今年夏天接待游人创新高

这期节目编排分为三组,第一组1—6是社区新闻,主打的内容是无障碍通道有障碍,把观众反映的问题编排在一起,突出贴近性;这组新闻的后两条是新风尚和新办法,起到舒缓节奏,启迪思路的作用;第二组

7、8是新闻,动态性比较强;最后一组是来自郊区农村的报道9—12,有新鲜事,也有新动态,目的在于掀起又一个收视小亮点,在观众疲倦之时,加入有趣的内容,令观众持续收视。

注意:编排方式可以很多样,自己言之成理即可。

3、春运报道策划方案

报道主题:直击中国铁路春运

报道目的:在公众与铁路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化解乘客与铁路间的矛盾,在春节临近时营造欢乐、祥和的过节气氛。

报道时机:选择农历腊月二十

七、八铁路春运的最高峰进行直播

报道内容:铁路系统的紧张忙碌、回家乘客的焦急情绪、中国铁路春运的历史回顾、专家对铁路春运的理性分析等等

报道思路:分动态报道和静态报道两种,静态主要报道各大铁路枢纽(包括各大火车始发站、中转站、终点站的购票、乘车、调度情况),动态报道则以记者的体验式采访为线索,报道铁路春运过程中的情况。

报道方式:采用动静态结合的报道方式,选择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火车站进行多点共时直播,由各路记者现场出镜报道。选择北京到广州、上海到成都的纵横两条铁路线,由乘车记者进行亲历式报道。其间穿插演播室主持人对专家及政府官员的访谈,并适当穿插相关的背景资料。

报道规模:受报道内容的限制以及日常新闻播出的限制,本次直播报道虽然历时两天,但不准备采用不间断的连续报道方式,而是采取分时段直播,如选择列车出发、到达,开始、高峰、结束等几个时段进行集中直播。

报道范围:报道范围涉及全国铁路春运,但可以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铁路枢纽来实现全国范围的覆盖。

4、在今天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我省有“四线五景”榜上有名。

这次我省入选的精品路线包括南昌、吉安到井冈山一线,赣州、瑞金到古田一线等4条精品线路;萍乡、井冈山、上饶集中营等五个景区则入选经典景区。

《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是由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家单位首次联合公布的,全国共有30条精品线路和123个经典景区入选。

我省是全国比较早地开展红色旅游的省份,但目前也面临提升红色景区素质的压力。

新近出台的《2004—2010全年全国红色展规划纲要》上规定,国家重点扶持的红色经典旅游景区门槛比较高,要求80%以上必须为国家3A级旅游区,其中4A级以上景区要达到40%,而江西省目前4A级景区仅为9家。5A级景区数目为零。

5、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我省入选4条,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我省上榜5个,这令我们这个红色旅游大省有些汗颜。

虽然咱们是搞红色旅游比较早的一家,可现在其它兄弟省份也不甘示弱,北京、河南、山西、四川等省大有后来居上的气势。与他们相比,我们省的景点层次偏低,5A景区数目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难怪这次上傍的线路和景区数量上还偏少。

做得早,还要做得好,目前,我省红色旅游应该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好在现在还不晚。

新闻记者 主持人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六)答案

新闻记者 主持人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七)答案

新闻记者 主持人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二)

《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八)及答案

记者证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三)

《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三)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工作总结

编辑记者主持人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缩印)

新闻记者业务工作报告

广播电视业务

《新闻记者 主持人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四)答案.doc》
新闻记者 主持人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四)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