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教案

2020-03-02 05:58: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二课时 比大小

备课人:冯娇娇

教学目标:

1、通过3种水果学具,让学生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

猴子、桃、香蕉、梨等图片 教学重点:

理解“》”“《”“=”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卡片1—5,让学生认识这些数字。并让学生说出来我们身上哪些部位的数量可以用1—5表示。比一比,谁找的又快又多。

二、创设故事情景,学习比大小的方法。

1、讲述图片故事,在黑板上贴出猴子、桃、香蕉、梨等图片,摘 了这么多水果,应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

2、汇报交流。

3、动手操作。

(1) 把小猴和桃子作比较。

把桃子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数的方法比较。摆的方法比较)

小猴有3只,桃子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桃子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在黑板上写出“=”。 3=3,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 (2) 把小猴和香蕉作比较。

3比2多,在3和2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 写出“=”,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3) 把小猴和梨作比较。

3比4少,应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4) 教学生顺口溜,理解“》”“《”“=”的用法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大口朝左大于号, 大口朝右小于号, 两边相等用等号。

三、练习

练习使用“》”“《”“=”符号,做课本17页练习题

1、2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教学板书

比大小 3=3 3>2 3

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原理设计了使用图片教学来向学生直观的展示出比大小的基本方法,教学效果良好。

但是在教学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一、教学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复习旧知5分钟,教学过程15分钟,检测15分钟。复习旧知时间过长,教学后练习时间过短。最主要的是后期练习效果不明显,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练习,老师批评改正。将同步训练与教学融合,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去。而本节课,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

三、教学要多样化。

四、语言要规范,书写要准确。学生还小,现在正处于效仿模仿阶段,老师在课堂中的一些失误,可能在之后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纠正,甚至伴随学生的一生。

通过这次上课、领导和同事评课,使我收获颇丰。我以后会好好学习,改正不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doc》
比大小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