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啊

2020-03-03 20:44: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略谈大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创新教育既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从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目标定位,大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心理结构,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对策等方面,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创造性能力;高等教育;目标定位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由于这些新技术,明天的社会将不同于过去的任何模式。”面对21世纪世界新格局和新模式,实施创新教育,造就新一代具有创造性、广泛的适应性是时代的要求。显然,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系统的工程,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理性思考和科学规划,而且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通力协作和明确分工。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担负起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来确定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什么规格的创造性人才?采取什么对策进行培养?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对创新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目标定位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有个目标定位,这不仅关系到实施创新教育的方向性问题,也直接制约着创新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现实问题。就高等教育阶段而言,培养大学生创造性能力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的教育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有二大特征:一是创造性人格,属动力组织系统,包括创造动机,创新意识、情意系统等;二是创造性能力、属智能系统,包括认知方式、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操作系统等。二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创造性人格为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提

供动力和保证,并对创造性能力起着激励、维持、调节的作用。没有创造性人格为基础,创造性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创造性能力是创造性人格的最终体现,没有创造性能力,创造性人格将不复存在,创造性能力的操作过程及创造性产品的最终形成,往往带给创造者以强烈的“高峰体验”。这种“高峰体验”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是影响创造性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可见,创造性人才就是这样一种蕴蓄于中、行诸于外的统一体。但与其它心理现象不同, 创造性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成果要求。在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创造性活动中,创造性人格虽为创造性活动提供心理导向作用,而创造性能力则直接参与创造活动,决定着创造性活动的成败,体现着创造性的本质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创造性人格就没有创造性能力;没有创造性能力,创造性人格无以体现。

二、大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心理结构

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来看 大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心理结构必须充分体现稳定性与发展性 现实性与超越性 逻辑性与直觉性 哲理性与实践性广泛性与深究性的高度统一与整合 其构成要素及建构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敏锐的感受性与洞察力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只有善于准确地捕捉、浓缩、筛选信息,掌握信息情报,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可以说,对信息的敏感性是未来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创造性产生与发展的不竭源泉。 感受性的敏锐,能够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信息,发现别人“视而不见”但却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从而获得有益的信息,产生创造的灵感。一个具备创造意识的大学生,应该对任何事物永远产生兴趣和疑问,学会“将生疏的事物看得熟悉, 将熟悉的事物看得生疏”。这样一来,他才可以在一个更广泛、更新颖的情景下看到同一事物的不同功能和作用,由此产生与众不同的,新颖独特的创造意念和行为。

2.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是创造力结构的核心。创造力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形式——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充分发展、有机结合的结果。在创造性

活动过程中,集中思维以其逻辑性、条理性、收敛性为特点,力图为创造性活动寻求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促使创造性活动具有方向性、稳定性和绝对性,保证创造活动有序进行;而发散思维则以其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为特点,力图为创造性活动寻找多种解决方案,促使创造性活动从多角度、无定向、无限制去思考问题,体现创造活动的独创性、新颖性。

3.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虚构能力

想象是现实通向未来的桥梁,人类的创造发明离不开想象的参与。想象的一个十分显著特征是虚构,虚构是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由于先前经验不足,发挥想象作出超越事实的人为的假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大学生,要使自己的创造成果具有独创性、超越性,就要善于利用大脑里储存的知识经验和表象,进行有意义地加工、整合与联想,破除思维中功能固着的影响,想象与虚构出一幅幅新颖的、独特的图景,从而使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心境自由奔放的创造时空里。

4.灵活敏捷的心智操作能力

品质超群的心智操作能力是创造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创造性往往是多种心智活动相互融合的结果。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新时代。敏捷高效的心智操作能力,是新时代创造性人才的显著特点。在现实中有许多伟人,他们不仅在其所从事的专门领域有独自的建树,而且在其它方面, 他们一般也具有高人一等的独到见解。之所以如此,是他们拥有一个完备的、敏捷的,能够有效统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和技能系统的心智操作系统。这种高超灵敏的心智操作能力,使创造者能够根据创造目标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策略,监控创造活动的进行过程,不断获得和分析反馈信息,把握和调整创造过程,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合理取舍、灵活应用。

5.勇于实践的创造性表现能力

创造性表现能力就是把创意转化为创造性产品的实践能力,任何创造发明的创意,离开了实践,就不能最终实现。例如,如果不是诺贝尔的反复实验,就不会有安全炸药的诞生和几百种发明专利。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创造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还应具有运用它们于实验和创作的能力;不仅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还须拥有创造活动的实际经验和能力;既是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原理的学习者,又是勇于开拓的实践者。只有敢于创造实践和表现,大学生的个性、积极性和独创

性才能得到体现,创造性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检验。

三、大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环境是培养创造性能力的重要条件

从学生接受教育的全过程看,学生时时刻刻都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校园文化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支配力量,其品位直接影响到教育环境的品位并继而影响到受教育者的人格特征和创业激情。

首先,校园精神文化是引导大学生追求理想、规范行为的无形力量。心理科学表明:一个积极进取、和谐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激情和创造性思维,促使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这种深厚的文化传统使学校弥漫着能给予学生陶冶情操和科学启迪的氛围,十分有效地影响着学生价值选择、学术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其次,校园的物质文化是保证大学生创造活动和创造性能力发展的物质条件。在这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一个靠自己的智慧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探究者,他们学到了真正的东西,发展了真正的能力,成为一个才智横溢、充满自信的时代开拓者。

2.在教学中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过分强调理论的权威性,评价的标准化,教学活动被局限于教材的解说和复制:教师力排众议、多方证明原理的正确性、唯一性;学生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视教材为金科玉律。这种教学,生动形象的感性经验被抽象为哲理,掌握精深知识成了教学的最终目的,致使学生思维固着、萎缩,创造激情被消蚀、窒息。

事实上,教育的本质功能不能像物质生产领域那样进行批量、复制人才,不是让学生仅仅满足于适应和继承人类已有的文明,而是激励他们在继承既有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超越先贤,创造出人类史上新的文明成果。教育要从守成型向创新型作相应调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对权威提出挑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加强创造学的研究和强化创造性方法的训练

自从1949年奥斯本在美国布法罗大学开办“创造性思考夜校”以来,创造学和创造活动训练就成了许多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课程,以此对大学生创造力培

养的原理、策略与方法进行大量研究和推广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与此相比,我国在这方面显得落后许多。为此,积极开展创造学的理论研究和创造性方法训练势在必行。

首先,重视教师创造理念、创造力的培养。要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就应当有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无庸讳言,当前我国教师队伍中系统掌握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的教师并不多,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牵强附会,力不从心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无疑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十分不利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不仅要有创新的热情, 而且要努力掌握与创造活动相关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创造性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研究活动,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创造性人才。

其次,开设创造学课程。高等院校历来是人才和知识最密集的地方,大学生也是最有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创造主体。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才智过人、信心十足,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渴望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创造才能。但如果缺乏创造方法的系统指导,他们将不知从何做起。从创造行为的机制来看,创造活动不仅需要创造性动机和创造性思维为基础,而且要有创造方法为支撑。科学的创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创造原理,了解创造规律,有意识、有计划地控制、调节自己的创造活动,有效地实现创造目标。

[参考文献]

[1]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罗庆生、韩宝玲.大学生创造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4]纪大海.现代人才品质与新人本教育[J].教育研究,2001.

[5]钟祖荣.关于创造教育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 .

[6]温寒江、连瑞庆.发展形象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J].教育研究,2001 .

创造学

普通创造学

创造学基础论文

创造学思想录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我的创造学心得 我的创造学心得 创造学

学习《创造学》之体会

创造学思想录(生)

学习创造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创造学的心得体会

《创造学啊.doc》
创造学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