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教案

2020-03-02 00:51: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爱我中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音高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音阶的音高。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3、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团结是国家昌盛的前提,激发学生奋发向睥精神风貌。

4、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培养他们民族团结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音乐风格。

2、基本音阶音高的把握。

教具学具:钢琴、电脑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音高教学

(一)、音的高低基本音、唱名

简谱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标记的:1234567

它代表了七个不同的音高,这七个音叫作基本音,它们分别被唱成:do

re

mi

fa soi la si , 我们称之为唱名。

范唱一遍,电子琴伴唱练习若干遍。

(二)高音,低音,中音

为了表示比基本音更高或更低的音,则采用在基本音上面或下面加点的记法。在基本音上面加点的叫高音,在基本音下面加点的叫低音,基本音叫中音。

二、引入新课:

介绍新疆特点及风土人情

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歌舞音乐呢?(视频)

2、感受歌曲情绪特点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爱我中华》。

三、《爱我中华》[背景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集中我国南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4/4拍, B调式。曲式结构为三段体,即A+B+A+C。其中,A段(领唱部分)是全曲的主题段,B段和C段(齐唱部分)是与A段构成对比的段落。整段音乐既跳荡又平稳,表现出一种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B段是一个带有插句性质的对比性段落,这个只有三个音(sol、rei、dao)构成的乐段基本上重复的是一个音型,这种带有集体舞风格特点的节奏型,第一次轻松

地将歌曲送上高潮。C段是一个具有较强对比性质的音乐段落,此段音乐的节奏型既表现出“呼口号”的气势,又表现出集体舞的欢快和热烈。整首作品有张有弛,一气呵成。

四、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一首歌曲《爱我中华》,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爱我中华》一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音准)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注意:

1、装饰音、休止符的运用。

2、控制整体音量。

3、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5、通过学习《爱我中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根据学生特点分析歌曲,并编排男生女生部重唱,轮唱及二声部合唱

六、分段练习

1、第一段男生女生分开

2、第二段轮唱

3、第三段齐唱

七、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全体学生进一步熟练此歌。

八、整合歌曲,注意情绪,强弱的处理

九、完整演唱歌曲练习

十、教师总结:

备注:本首歌需要一个月完成声音、声部、合唱的训练

反思:整体感觉不错,但还是有个别同学有早唱或拖拍,情绪处理不完整的缺点有待于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改善

《爱我中华》教案

《爱我中华》教案

爱我中华教案

爱我中华教案

《爱我中华》教案

爱我中华教案

爱我中华教案

爱我中华教案

爱我中华教案

爱我中华教案

《爱我中华教案.doc》
爱我中华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