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著作

2020-03-03 09:17: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毛泽东著作

1925年冬至1927年春的著作主要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书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张国焘的左倾冒进主义思想。在当时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下,由于中国社会复杂的经济政治环境,各阶级,比如民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地主等各个阶级对反殖民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怎么革命的顺利进行,取得民主民族革命的胜利要求党重新认识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等,首先是认清敌我。这就是本文产生的原因。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由于北伐战争胜利,随后出现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清党运动,而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使得党在一段时间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依靠农民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通过对湖南部分地区的农民问题考察,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

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要是指出在国共合作最终失败,党最终在各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面对当时国民党的围剿红色政权如何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状况分析,指出红色政权可以存在,并指出红色政权要存在必须依靠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等工作。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利益所在,解决土地问题就是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和建立巩固的革命后方,武装斗争是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保持革命成果和党的生存的现实保障。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这篇著作提出和阐明的重要思想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概括,是作者应用马克思主义从事社会调查,同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作斗争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雏型,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1935年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经过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的经验教训,我党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照抄。

从1937年7月开始,即在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是针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党和军队工作开展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文章系统总结党创立以来18年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正确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的中国革命。

《新民主主义论》,这是1940年1月9日毛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文中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问题,并批判了当时党内外的一些模糊和错误认识,指出党的领导、中国现实国情均要求党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而不可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

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全面回顾总结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的抗日表现和中国广大群众的要求,提出中国的前途问题及党顺应民众需要,希望建立一个民主自由新中国的希望。但是又指出面对这个趋势我党的任务和面对的形势依然严峻。

1949年7月1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对国家国体政体的建设问题的思考。

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主要总结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东中西部关系等问题。

1957年2月,他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正确指出我国社会的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段斗争已经是经济建设和人民需要的矛盾。但是很快在1957年下半年这个正确认识被放弃开始了“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毛泽东著作”线索

毛泽东著作总结

毛泽东著作学习体会

毛泽东著作读书笔记

毛泽东著作读后感

毛泽东著作读后感

毛泽东著作读后感

19211949毛泽东著作

毛泽东著作读后感

毛泽东著作总结

《毛泽东著作.doc》
毛泽东著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