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总结

2020-03-02 05:17: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一、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答:(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2)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能驱使个体进行某种活动,也能阻止或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即具有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

(3)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4)组织功能。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二、简析影响心境的因素

答:(1)心境产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生活中的逆境或顺境、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个人的健康状况、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心境变化的原因。

(2)心境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人的气质、性格有一定关系。

(3)人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评述詹姆士一兰格情绪学说

答:这种理论认为,情绪是对有机体变化的知觉,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在情绪体验中是第一位的,个体的情绪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的。根据这一理论,情绪的产生必须先有引起知觉的刺激,这种刺激引起个体内脏的活动和骨骼肌的反应,这些生理反应反馈到大脑而产生情绪体验。

评:他的理论引起了一系列的情绪研究,但是得到了许多与他们理论相反的事实。这些实验证明,情绪不只是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机体变化的知觉,它还受到更高级的神经中枢的调节和支配。鉴于首先提出了生理变化是情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推动了情绪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四、评述沙赫特一辛格的认知一生理结合情绪理论

答:他们认为,个人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认知性解释是构成情绪的主要因素,泛化的生理反应决定情绪体验的强度,而情绪的性质则是由对情境的知觉所决定。

评:将认知因素纳入到对情绪发生的解释,这对情绪的认识又是一个进步。

第九章??需要、动机与意志

???简述动机的功能

答:(1)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能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

(2)指向功能。动机可使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同,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

(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可使行为具有坚持性。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

二、简析动机和行为效果的关系

答: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关系非常复杂。一般的,良好的动机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行为效果。但是,有些时候,动机与效果并不一致。

三、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1)人类行为是由生来固有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决定的。

(2)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3)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

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4)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以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

(5)在人类历史上,那些为实现理想和事业胜利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是不考虑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

评:(1)把人的需要看做多层次的组织系统,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向,以及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我们科学的理解需要及结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人的需要是自然禀赋的,人的高级需要是生物进化到人类以后而出现的,而事实上,人的本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尤其是精神需要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处于不同社会历史地位的人们,其需要是不尽相同的,有些甚至是对立的。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层次结构学说,尚未有科学依据,带有假设的性质。

四、评述动机理论中的本能论及认知理论中的归因理论

答:

(一)本能论:(1)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

(2)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3)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

(4)个人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评:本能论不能确切的解释行为的原因,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有循环论证的嫌疑。另外,本能论所列举的许多本能行为(如自信、自卑等)实际上是在学习、经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二)归因理论:使用因果关系理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作归因。(1)海德提出,一般的,人们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2)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并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

(3)韦纳在归因中增加了“稳定性“维度,即把行为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评:(1)将行为归因为稳定或不稳定,会影响人们对行为结果的预期

(2)归因影响人们的情绪反应

五、简析个体受挫后的主要表现

答:(1)情绪性反应。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的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它表现在强烈的内心体验或特定的行为反应。情绪反应的形式很多,一般有攻击、冷漠、退化、固执、幻想、逃避、自戕等。

(2)理智性反应。是一种意志行动的表现。当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克服各种困难,排除障碍,毫不动摇地朝预定目标迈进。理智性反应不仅表现在坚持目标,继续努力,还表现在个体能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挫折或问题,适时的调整目标、改变目标或降低目标以实现最终目标。

(3)个性的变化。持续的挫折或重大的挫折不仅会使个体产生持续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而且某些行为反应还会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个体相应的习惯和某些突出的个性特点,甚至会影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六、怎样合理应对挫折?

答:(1)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对事情的成功与失败有正确的估价,以预防挫折的发生;受挫后,认真分析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的程度;也可以暂时离开挫折情境,以改变环境气氛。

(2)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教训,找出不足,力争改进;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振作精神,战胜挫折。

(3)调节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在从事活动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成就的标准。个体的成就标准要适合其能力水平。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受挫后,能有朋友分忧解难,有利于自己从挫折中解脱出来,内心的紧张也会减弱,从而树立信心。

第十章个性概述

一、简述个性心理的特征

答:(1)个性的整体性。构成个性的多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整体。①个性具有内在统一性

②对各种具体成分的理解,必须从整体出发,从该成分与其他成分的联系中去认识,才能比较准确

③个性具有多层次、多维度、多侧面性

(2)个性的个别性与共同性

(3)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4)个性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二、简述个性心理的结构

答:(1)个性的倾向性: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特征

(2)个性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

三、论个性的形成

答:个性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产物。

(1)??? 素质因素是个性形成的物质基础或必要前提

(2)??? 社会生活是个性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3)??? 学校教育是个性形成的主导性因素

(4)??? 社会实践是个性形成的必要途径

(5)??? 主观努力是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

第十一章能力

???试析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答:(1)自然素质。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2)环境和教育。产前环境的影响,早期经验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作用

(3)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对能力形成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实现性

(4)个人的主观努力。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能力的发展还依赖于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简析能力的个别差异

答: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结构类型的差异

(4)能力的性别差异

三、述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答: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

(1)??? 智力活动的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加工材料或信息类型。如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等

(2)??? 智力操作即智力活动的加工过程或形式。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

(3)??? 智力活动的产品即智力加工活动的结果或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

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同时考虑到了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产品,这对智力测

验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吉尔福特本人通过测验,已经证明了三维模型中的近百种智力。

四、述评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答:斯滕伯格认为,大多数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

评:三元智力理论中,智力成分亚理论是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三元智力理论对于编制能力测验、深入了解能力的本质、促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十二章人格

???简析人格的特征

答: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功能性

二、简述四种基本的气质类型的主要特点

答:人的气质有四种最基本的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基本的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如下:

(1)多血质:活泼好动,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注意易于转移,接受新事物快,但印象不很深刻;情绪和情感易于产生也易于改变,并直接表露于外。

(2)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反应迅速;情绪明显外露,但持续时间不长;行为上表现出不平衡性,工作特点带有明显的周期性。

(3)粘液质:安静平稳,反应缓慢;善于克制,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以转移。

(4)抑郁质:行为孤僻,反应迟缓,体验深刻,情绪不易外露,善于觉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

三、述评气质生理基础的体液说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答:(1)体液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部有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根据何者在人体体液的混合中更占优势,可以将人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

评:实际上,人体的四种体液决定了人的整个体质,而不仅是气质。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甫洛夫认为,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多维特性的反映。他提出,大脑皮质神经过程即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与界限;灵活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更替的速度;平衡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相对关系。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这三个基本特性的不同组合,把神经系统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强而平衡、灵活型(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强而不平衡型(不可遏制型),相当于胆汁质;弱型,相当于抑郁质。

评:在分类上划分不够全面,不能将每个特性都描述出来。

四、简述性格的特征。

答:(1)性格的态度特征。即个体对现实的态度的稳定表现。如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对工作、对学习以及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意志特征。即个体在意志过程中的稳定的表现。如行为目标明确程度,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在紧急和困难的表现及时对已经做出的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即个体在情绪、情感方面的稳定的表现。具体表现在情绪强度、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

(4)性格的理智特征。即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方面的稳定表现。

五、简析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结构

答: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 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前提。

(2)???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体现。自我体验可以使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进而引导一个人的言行。自我体验还能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为。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六、试析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1)区别:形成基础不同;在稳定性方面有所不同;在评价方面不同。

(2)联系:①特定的气质类型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②气质使性格表现染上某种色彩

③气质的动力特征受性格的意志特征的制约

④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⑤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可以使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发展出健康的性格

八、试析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答:(1)区别:①性格是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 ②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③性格是多种类别的心理特征在个体身上的有机统一,能力是某一种类别的心理特征

(2)联系:①发展能力和培养性格是人的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②性格与能力相互制约,能力制约性格的形成,性格制约能力的发展

③良好的性格特征能够弥补某些能力的不足

④性格与能力的结合是人们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普通心理学学习总结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总结

普通心理学教案

普通心理学教案

普通心理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作业

普通心理学教案

普通心理学教学计划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

《《普通心理学》总结.doc》
《普通心理学》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