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2020-03-02 21:29: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第一章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概述

1、文献资源的概念 P16 文献资源是相对于天然资源的一种社会智力资源,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它是人们迄今为止收集积累贮存下来的文献资料的总和。

2、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 P19 文献资源建设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它文献情报机构对文献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保障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

3、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内容P19 ①对现有文献资源开展调研;②确定目标,制定规划;③馆藏文献的收集与选择;④建立有权威的文献资源管理或协调机构,确定成员单位、建立各种协作关系;⑤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4、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区别与联系P21 “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藏书”比较,其工作的立足点更高,涵盖面更广,能更好地概括文献的本质,反映文献信息工作的实际。目前,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并没有完全取代藏书建设的概念,二者之间有时可以交替使用,有时又有所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藏书建设是文献资源建设的一个分支,它一般指具体文献信息部门的藏书规划、组织、发展、采选、评价、剔除等工作;而文献资源建设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对跨部门跨地域的全局性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宏观规划、组织、布局、协作、协调等。

5、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基本任务P26-30 ①确定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②加强藏书发展政策研究;③合理布局与优化配置文献资源

6、文献资源布局的概念 P30 文献资源布局就是人们有意识地控制文献收藏与分布的活动。具体地说,文献资源布局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文献资源按学科或按文献类型在地域空间分布的状况或形成的格局;其二是指研究和建设合理、方便、经济的分布格局的设计与实际工作。

第二章

馆藏文献资源结构与建设原则

7、馆藏文献结构的概念P34 是指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同藏书成分、不同学科内容、不同收藏水平的藏书间的关联组

合形式,它反映藏书体系各部分的组织形式及相互关系,规定着不同学科、类型、水平的文献在藏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

8、馆藏文献的5种结构 P34 ①学科结构;②等级结构;③时间结构;④文种结构;⑤类型结构。

9、文献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P45-56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区域性原则、互补性原则等,这些基本的原则,既符合文献资源自身发展的规律,又符合图书馆提出的“一切为了读者”的图书馆发展方向。

第三章

文献资源的来源

10、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P77-78 网络信息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网络上发布、查询与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的总和。

11、当前网络资源建设应开展的工作P84 ①对现有网络文献资源进行跟踪和调研;

②对网络文献资源发布、查询、利用技术与工具的研究; ③确定网络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提出规划和布局模式;

④建立有权威的网络文献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统筹规划网络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 ⑤开展网络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第四章 馆藏文献的选择与采集

12、文献选择的概念 P85 文献选择是指图书馆遵循一定的方针、原则、标准,对众多的文献进行鉴别、判断,从中挑选出适合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目标及用户需要的文献的过程。

13、文献选择适用的标准 P87 ①文献内容的主题;②文献的用户对象;③文献的责任者;④文献的出版者;⑤文献的价格。

14、文献选择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P89 ①重点与一般的关系;②品种与复本的关系;③文献的有效使用期;④文献的类型、专业和价格;⑤图书馆复制文献的能力;⑥图书馆的网络化程度。

15、文献采集的概念 P97 文献采集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获取经过选择的文献的过程。它要求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规则去采集所需的文献,并主动地寻找文献的来源,利用多种方法,开辟各种渠道,通过各种途径,以保证所选文献能及时获得。同时,还要收集各种文献出版信息提供给文献选择人员以扩大选择范围。

16、文献采集的方式P98 文献采集主要有购入方式和非购入方式二种:

购入方式:①订购;②现货选购;③委托代购;④邮购;⑤复制;

非购入方式:①呈缴;②调拨;③征集;④交换;⑤捐赠;

第五章 馆藏文献的布局与典藏

17、馆藏文献的布局原则 P123 主要有三个原则:①藏书方便利用;②功能明确且实用;③运转灵活

18、馆藏文献的空间结构形式 P124 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水平布局;②垂直布局;③混合布局

19、书库划分的两种基本方法 P126 我国图书馆界习惯按藏书的用途及使用方式,把书库划分为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和专门书库。

国外图书馆注重按藏书利用率来组织藏书,将书库划分为一线藏书、二线藏书和三线藏书。 20、三线典藏制的概念P130 三线典藏制是按照藏书的新旧程度及利用率的高低来组织藏书的一种布局方式。一般把全馆藏书分为利用率最高的、利用率比较高的和利用率较低的三部分,将利用率最高的藏书组织到一线书库,实行开架借阅;将利用率较高的藏书组织到二线书库,一般实行半开架借阅、部分开架借阅或限制开架借阅;将利用率较低的藏书组织到三线书库,基本上实行闭架借阅。

21、馆藏文献管理应做好的主要工作 P146 ①馆藏文献的登记;②馆藏文献的调配;③馆藏文献的清点;④馆藏文献的注销;⑤典藏目录的编制;⑥馆藏文献的保护

第六章 馆藏文献的评估与剔出

22、馆藏文献评估的概念P150 是对图书馆文献的采集、入藏情况以及馆藏满足读者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作出评判和测定的具体过程。

23、馆藏文献评估的内容 P150 ①藏书数量;②藏书质量;

24、读者满足率的概念 P151 指馆藏文献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即一定时期内,读者已借到的文献册数与读者合理要求借书总数之间的比率。

25、藏书利用率的概念 P155 指一定时间内,读者借阅的文献数量占馆藏总数量的比率。

26、馆藏文献剔除或“复选”的概念 P166 馆藏文献剔除是图书馆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将长期滞留在书架上的,读者不用或少用的,陈旧过时或失去价值的文献进行筛选处理的过程。

27、藏书剔除的一般范围 P174 ①复本过多长期压架的书刊;②内容陈旧过时的书刊;③内容有错误,不宜公开流通的书刊;④残缺破损不堪使用的书刊;⑤实用性差、流通率很低的书刊。

第七章 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

28、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的概念 P192 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是指在全国各类型图书情报机构中合理地配置文献资源,使全国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收藏的文献资源形成一个整体,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29、文献资源布局模式的概念 P196 文献资源布局模式是指文献资源的宏观构成和地理分布格局。 30、我国文献资源布局的几种模式 P197 系统布局模式:是由一系列按行政系统划分的图书馆网络构成的文献保障体系。 地区布局模式:是一种重视文献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合理分布的横向结构模式。 学科布局模式:这种模式主张应按文献的学科属性对所有学科的文献加以完整收藏,从学科体系上建立国家的文献保障体系。

31、如何加强我国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P201-207 1.我国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的保障条件:①更新文献资源建设理念,树立宏观文献观;②理顺体制,加强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管理;③创建高效的技术支持系统,使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公共图书馆在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作用; 3.加强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组织领导。

第八章

32、文献采访工作的基本流程P213 文献采访工作的基本流程是:①确定文献采访工作原则和文献采集标准;②收集各种文献征订目录;③圈选或是直接到书店、出版发行部门、各种书市以及访问网上书店初选书刊;④查重、确定需要补充的文献,其中超出权限或重要问题,需提交有关领导或采访委员会通过; ⑤填发订单,办理采集手续;⑥编制预订书目或建立预订书目数据库;⑦验收新书、登记造册;⑧报帐等。

33、文献典藏工作的基本流程P217-218

典藏工作的基本流程是:①确定文献典藏工作原则和工作标准; 接收已分编加工好的各种文献并进行登记;③确定文献下库地点; 下库文献交接; 编制典藏目录; 清点馆藏,调节馆藏; 剔除、注销文献等。

浅谈客家文献资源

资源教室文献梳理

体育赛事资源开发文献

科技文献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

山东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会议纪要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文献资源建设探讨

图书文献资源采购管理办法

文献资源检索课教案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简报

文献资源采购协调协议书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doc》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