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文化内涵

2020-03-02 06:52: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佛教的文化內涵

中國文化中儒釋道如何互補的?

佛教的信仰

內部和外部

內部思想的信仰:因果報應:原因和結果 善因得樂果,惡因得苦果 做善事得好報,干壞事得惡報 有要素構成:

人有三業:

身:身體的行為、行動

口:說話 說什么話 文明? 誠實?欺騙?

意:思想、意識

業有三性:善、惡、中性(無記)

人有三報:身報、現報、後報

因果報應在理論框架上是有道理的 林彪墜機身亡,陳毅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更高的理論上講,因果報應要求人做好事,棄惡從善

因果報應是人類最好的思想。川端康成在接受諾貝爾文學獎做答謝辭時說,人要懂得因果報應,如果人人都知道這些,這个國家和民族可能就會強大。

此外還包括輪回,如人死後會變成畜牲、魔鬼等等,當然不可信的,但其提供的價值觀是值得肯定的

外在信仰有三个:

佛、菩薩、羅漢等層次廟里的像都有等級的

佛是覺者,所謂成佛就是對宇宙人生有所覺悟的,從此定義上看,它排除了偶像崇拜。覺悟什么?對宇宙、人生的本質、真諦、真相有所覺悟。

佛是自己覺悟還幫助別人覺悟,覺醒很圓滿。三个目標達到了。

菩薩也是自己覺悟還幫助別人覺悟,普渡眾生。具備了兩條。

羅漢:自覺:个人覺悟。 中國人不太喜歡,好像是个人主義,追求个人覺悟

至於四大天王:和他們不能比,他們還沒有解脫,还有生死问题,是佛國世界里的武裝警察、保衛干部,看門的,不能犯錯誤,否則會掉下來的。

外在信仰的第二个:佛塔、佛牙、佛指骨、舍利,所谓神圣的信物

第三个信仰:祖庭,即佛教祖师活动过、住过的地方。广东是禅宗的首要祖庭:光孝寺是慧能出家的地方,南华寺是慧能弘法的地方。各地禅宗的信徒来朝拜。

■佛教的哲学:

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的点,世界观不同;一个是一神论,一个是多神论;哲学上讲一个上帝创造世界,一个讲缘起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缘和条件构成的。缘起论认为宇宙万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互相依靠、互相依存而形成的。很深刻。这是佛教的根本、理论

根本。用我们的语言讲就是两个意思:一是因果关系论。

第三个概念范畴是平等。认为最平等,甚至超过了儒家。

可以和西方的平等作比较:佛教的平等不光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是众生的平等,含义非常广阔,也包括人与动物、人与佛都是平等的,因为都有佛性。不仅生命体,花草树木、山河大地都有佛性,有情感。

第四是中道。佛教让你看到两边,既看到有,又看到空;不能搞单边主义,和儒家的中用很接近。缘由、宽大、慈善

佛教的第三个内涵伦理道德:三准则(三原则):弃恶从善、平等慈悲、自觉觉他。其道德规范很多:出家人有几百条按戒,最基本的五条戒律:不杀生(首戒)、不偷盗、不妄语(和尚不打妄语)、不邪淫(前四条为基本戒律)、不饮酒。

47分钟

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 发言稿

泰国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佛教文化概论

峨眉山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文化概要

苏州的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选修课论文

《佛教的文化内涵.doc》
佛教的文化内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